过去一年的成果:连续写作打卡100天、运动100天、思考笔记65万字、线上阅读617小时、阅读完174本书、运动665公里。
写在前面,这是300天,每天坚持写作之265/300,记录我每日的成长经历与感悟 !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保持每天持续的写文章,不再依赖冗余内容,不再纠结写作的格式,毕竟自己的公众号自己做主,依然践行着“记录成长、分享生活”的价值观初衷。以下是今天的思考:
你有没有发现,焦虑的背后一定是某种恐惧和担忧。但是焦虑和恐惧不完全是一回事。处于恐惧的状态时,危险是看得见、客观的,而焦虑往往是人们对未发生的事情的担忧,在焦虑的状态下,人往往会武断地做出消极的判断。
焦虑的两个特点第一,焦虑背后一定是恐惧。第二,焦虑是我们对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的负面想象。理解这两点,是理解因压力而产生的焦虑的基础。焦虑本身就像恐惧、悲伤一样,是一种应激反应,是无法避免的情绪。只有在确认自己安全时,焦虑才会消失。而当你所处的外界环境暂时无法改变时,焦虑记录法是一种很好的内在解决法。
前面分享过,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行动力主要来自四种动机。
1.内在—正向的动机:你想要什么、渴望什么、想过怎样的人生、成为什么样的人。
2.外在—正向的动机:你想被外界怎么评价、想获得怎样的认可和成功。
3.内在—反向的动机:你惧怕什么、否定什么、抗拒什么。
4.外在—反向的动机:你在意什么、避免什么。
读书笔记模板关于读书笔记模板的解释——收获:是指你读书后的感悟、心得。金句:摘抄书中的金句即可。行动:是指你读完后,要根据书中内容,采取什么行动。心得分享:是指你输出的书评、线上/线下分享、视频、直播等。践行分享:是指你“行动”一段时间后的输出分享。重读笔记:重读后填写即可。读书笔记模板可帮你在读完书后,不用费劲就轻松完成总结输出。你填完的读书笔记,将一本书的重点轻松总结在了一张纸上,更易于你去理解吸收。同时,这样的读书笔记如果发到朋友圈,也非常吸引眼球,能帮你赢得很多点赞,让你的成就感爆棚。
注意:(1)通常,读完一本书,做一页读书笔记即可。如果你遇到特别喜欢的书,也可以每一章做一页读书笔记。(2)通常,你需要固定场景来重读读书笔记,至少重读笔记3次才会帮你更有效地记住读书笔记内容。建议可以将每周末或每月底,作为固定的重读读书笔记时间。(3)大脑更喜欢视觉化的信息,如果你用不同颜色的笔去填写,可能效果更好。总之,读书时记笔记、读书后总结笔记,能帮你更好地内化吸收一本书,真正地让书融入你的大脑中,为你所用。
逻辑:没有逻辑的人,读书时理解力差,抓不住重点,思维一片混乱,想不清楚;与人沟通时没法清晰表达自己,让听的人干着急;写文章时没有条理、让人不知所云;解决问题时也无法直击要点,突破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