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的成果:连续写作打卡100天、运动100天、思考笔记65万字、线上阅读617小时、阅读完174本书、运动665公里。
写在前面,这是300天,每天坚持写作之274/300,记录我每日的成长经历与感悟 !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保持每天持续的写文章,不再依赖冗余内容,不再纠结写作的格式,毕竟自己的公众号自己做主,依然践行着“记录成长、分享生活”的价值观初衷。以下是今天的思考:
三思而后行
“每次开始行动之前,你都需要问自己三个问题”,如果这三个问题都能得到正面的回答,那这件事情大概率上就会比较靠谱,对你来说就是一件值得做且正确的事情,你就可以开始行动了。
那具体是哪三个问题呢?
第一个问题:对方能获得什么(你的思考就得从对方的需求出发,这是一切的起点。);第二个问题:我能获得什么(通过这件事情,你想得到什么,要钱,要名,还是为下一步做准备?);第三个问题:时机到了吗(“顺势而为”)。
对方不能获益,市场就根本不需要你,这是一切的基石,你能成功,不是因为你有多厉害,而是有人需要你;
自己不能获益,你就根本坚持不下去,要么中途放弃,要么最后饿死;
时机不够成熟,事情的成功率就太低,早一刻太费力,晚一刻费力也没用。
当你把这三个问题都认真地思考一遍后,那么你对这件事情的理解就会比较通透,这个时候如果你还是决定去做,那么它在大概率上就是一件“正确”的事,是靠谱的。
刻意练习
所谓刻意练习,简单来说,就是“有目的”地去训练一些动作,然后通过“反馈”不断修正训练方式的一套训练方法。
那你该如何成为某项技能的高手呢?答案是,积累足够多的有效训练量。
技能水平的高低,最终只和你的有效训练量成正比。有效训练量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专注的训练状态、有效的训练方法,以及不断地重复。
做事
提高做事速度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先得把这件事情弄懂,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实现目标需要哪些条件,自己还缺哪些知识和技能,等等。
流程化+标准化=SOP
所谓流程化,就是把实现某个结果的过程给固定下来,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第三步干什么……像清单一样地列出来。
然后,每次都按这个固定的流程来执行操作,不得跳步、改步、少步,必须严格执行,像计算机程序一样。
有了这个流程,过程就不会出错,每一次,你都会很清楚当下该干什么,下一步要做什么,不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效率就会变得很高,想要的结果也会像时钟一样如约而至。
专注
专注是效率的保证,但是专注之所以能提高效率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得先有SOP,不基于SOP工作,专注就可能是在发呆或者瞎忙……(回想自己,只有计划,没有时间安排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