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趙氏宗亲”加入关注
常回家看看
投稿
为繁荣、弘扬中华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
编辑 | 趙英雄
在以前古代的农村,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人们大多住在村落,很少远走他乡。亲戚们都住在一处,抬头不见低头见,所以这人际交往就显得很重要,一不注意,就很容易得罪人。
民间俗语作为百姓生活文化的载体,虽然短小朗朗上口,但在其字里行间中却体现着古人的大智慧。例如这句俗语“饿死不吃葱,人穷不走亲”就一语道破了人情关系的冷淡,而这样的观点又是因何而来呢?
逃荒之路,饿死不吃葱
这句俗语“饿死不吃葱,人穷不走亲”,最重要的都是前面的人生状态,那就是“饿死”与“穷死”,都表示生活已经走到了极差的状态。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却是不能吃葱,也不能与亲戚往来。为什么当人生跌入谷底的时候,这不能吃,那不能做呢?其实这都是有原因的。
“饿死不吃葱”是古人农耕时期的经验所得。古代的农民依赖于土地,都是靠天吃饭的,一旦碰到天气极端恶劣的情况,大水淤积或者长期干旱,那么这一年的收成将被作废,一家人都很难填饱肚子,于是只能逃荒,但是在这逃荒的路上,也不是见什么就吃什么,不然很有可能解不了饥,还会搭上性命,而葱就是其中的一种。
当人在长时间处于饥饿的状态中,会饥不择食。但是葱作为一种食物的辅料,是非常刺激的。如果肚子空空如也的情况下,吃了很多葱,那就会使腹部灼热,引起烧心的感觉。这种感受是十分痛苦的,所以古人才得出了这样的道理。
穷困潦倒,人穷不走亲
与之相对的,古人还以此来告诫后人“人穷不走亲”。就像饿肚子吃葱会有弊端一样,当人穷之时走亲戚也不是什么好事。不论古今,“利益”都是人际往来的一大准则,当你家境窘迫之时与非富即贵之时,亲戚间的人情往来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你的家庭幸福美满,事业蒸蒸日上,有一定的资产,那么当你与亲戚间往来的时候,定是和和睦睦,慈颜悦色的,大家都呈现一派和谐相处的好景象。
但是当你突然家道中落,需要帮扶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身边的人都会走散,只会留有少数诚挚的亲人与朋友会雪中送炭。而其他人则都对你避而远之,在交谈时的神色也没有昔日的和悦之感。这样与人交往时巨大的心理落差,看起来事小,但却会真切地伤害亲人之间的关系。
在东汉时期,郭圣通出生于名门望族,其母亲是真定恭王刘普的女儿,享受荣华富贵,自然身边都是好言相向。刘秀作为当时起义军中的一员,并没有什么权力,于是他便开始讨好郭圣通,并让其结发妻子让位于正妻。
随后在郭圣通的帮助下,他率领大军节节胜利,登基为帝。但是在刘秀手握重权之后,对着已经色衰,对自己没有利用价值的郭圣通就逐渐起了疑心,屡次挑拨两人之间的关系,让她犯错,最终将其废后。
相益则亲,相损则疏
鬼谷子作为纵横谋略的始祖,他曾在教导自己的弟子时说道:“相益则亲,相损则疏”,简单来说就是在人际交往的时候,如果与人与人之间能互利共赢,那么就能相交。但是与人相处有所损害的时候,那就要疏远。这样的话正印证了人际交往时以“利”为首的基础。
虽然人人都说自己有着最诚挚的亲朋好友,但那都是由自身的生活状况所决定的。只有你与亲朋好友互不相损,甚至还能共同谋取同利的时候,双方之间的关系才会显得和谐美满。
但是如若触发了对方的既得利益,那难免就会心生芥蒂,从而疏远关系。古代寻常百姓中,常常因为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却因为涉及利益而吵闹得不可开交,邻里是如此,亲朋好友亦是如此。
赵氏宗亲小编小结
当人生踏入极境,导致贫困的时候,人际间的往来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往往是难以开口,开口之后又害怕因为利益而伤及感情。“饿死不吃葱,人穷不走亲”这样一句俗语,正是道出了现实的冷暖,与人们面对困境时的为难。
但是我们要相信,风雨之后总会见彩虹,当因为天灾人祸而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要把自己逼入绝境,而是要转变心态,再次以顽强的态度重新面对生活。
赵氏宗亲微信公众号
赵氏的家
赵氏的人
赵氏的文化
这里
弘扬趙氏文化
传承趙氏精神
团结赵氏宗亲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趙氏宗亲企业合作专区欢迎咨询
世界趙氏宗亲联谊会官方QQ群865376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