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宁遇豺狼,勿近白虎”,晚清首富的临终遗言,白虎究竟有多可怕


点上面“趙氏宗亲”加入关注
常回家看看
投稿
为繁荣、弘扬中华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
编辑 | 趙英雄
在社会上谋事,人们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历经千帆,增益其所不能,才能够成就大事业。为汉朝立下战马功劳的“兵仙”韩信,经历过胯下之辱,几经周转才最终被萧何所重用,成为一代名将。

古往今来,这样从尘泥中来,最后却成就极高的人数不胜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善始善终,这其中的变数非常之大。遇人不淑、机缘不当、突遇危害等等,这些都属于不测风云,人们无法事事都能预料,但难道就这样“听天由命”吗?答案是否定的。

想要结得善果,那必定自身也要付出异于常人的努力,但是如何能够少走弯路,让这一生更加安稳呢?有这样一位富极一时的商人曾在临终前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宁遇豺狼,勿近白虎”,这白虎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威力,这其中另有真知。
贪欲白虎,吞噬自身
“宁遇豺狼,勿近白虎”,很显然这里的豺狼和白虎都另有所指。首先,这豺狼指的是极为残暴和凶狠之人,儒家圣人孟子曾经有言“嫂溺不援,是豺狼也”,如果遇到嫂嫂溺水处于性命攸关的生死关头,但却不予以援手,那将是非常残暴无仁德的人。

在社会上谋事,遇到此等油盐不进的人,则是非常害怕的,但为何古人却说宁可遇到豺狼都不要接近白虎呢?“白虎”本是中华神话中的四大神兽之一,在战事上拥有不败的战绩,于是后人便逐渐将白虎与兵权相联系,例如在古代军队中的白虎旗和白虎兵符。在古代那样风起云涌的年代,拥有白虎的权利就能够成为万人之上,所以这白虎象征着贪欲与权势。

宁可遇到表面上凶狠残暴的对手,也不要去纵容内心的贪欲,去争权夺势,这样最终会反噬自身,这是古人对于后人的警醒。而这样一句话正出自于晚清的一位红顶商人胡雪岩之口,他的一生跌宕起伏,窥其人生之路,人们皆有所体悟。
乡野小子,逆袭成空
在晚清的社会中,流传有这样一句民间谚语,那就是“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曾国藩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其起点极低,但却成就颇高,而与之相企及的大商人胡雪岩也出身于乡野之中,但两人最终的结局却天差地别。

胡雪岩出身于安徽一带的贫苦家庭,从小便是村中的放牛娃,以此来谋生贴补家用,在十三岁初成为青年时,他就去城中闯荡,什么大活小活他都干过,尝尽了人间的苦和累,学会了圆滑处世的行事道理,后来机缘巧合之下,他的能力被钱庄老板赏识,于是他一跃成为了掌柜,之后凭借这一身份结识了朝中官员王有龄,于是也慢慢的踏入了仕途。

就这样在欲望的驱使之下,他越陷越深,沉沦在人际关系与利益的大网之中,谋得了许多的钱财,一时之间,财产几千万两,成为了全国屈指可数的权贵之人。

但是好景不长在,之后在外商的抵制之下,胡雪岩在一场商战中输得体无完肤,甚至牵连起社会的金融危机。墙倒众人推,无论他如何力挽狂澜,都已经是强弩之末,在人生的末年他被查封家产,最终郁郁而终,而就在临终前,他回顾自己的一生对后人说道“勿近白虎”,可见其悔恨颇深,但却早已为时已晚。
知足常乐,平淡心境
圣人历经千帆之后,不坠青云,最终守心修成正果,但是太过的平凡之人只会被利益所掌控。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是人生一世,钱财是取之不尽的,考虑自己的生活实际,做到不亏空就足以,但过于执着,反而会受到祸乱。

道家先师老子曾经有云“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道满足,才能懂得真正的快乐,因贪欲而蒙蔽双眼,最终在五色之中目盲,无法看清最简单的快乐就在身边,就像在深山之中的野花,即使无人问津,但也芬芳怡然。
赵氏宗亲小编小结
“宁遇豺狼,勿近白虎”是古人通过社会中的人情冷暖,最终总结出来的警世良言,对于这样的智慧,还是多学习多体悟为好,天堂地狱只在人的一念之间,对于这毁人身心的贪欲还是要提早看清才能少走弯路!
赵氏宗亲微信公众号
赵氏的家
赵氏的人
赵氏的文化
这里
弘扬趙氏文化
传承趙氏精神
团结赵氏宗亲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趙氏宗亲企业合作专区欢迎咨询
世界趙氏宗亲联谊会官方QQ群865376455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