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西峡县一位高考毕业生小张同学,高考成绩551分,超过河南一本线42分,报考的6岁大学,全都被拒了!原因竟然是: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空间隔缺损,心功能二级。
为什么学校会拒录呢?《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有明确规定,对于患有严重心脏病、心肌病、高血压病等6类疾病的考生,学校可以不予录取。
所以各大院校没有录取小张是符合规定的。毕竟小张算是高风险学生,如果出现意外,学校肯定需要承担责任,为了避免“自讨苦吃”,学校都没有录取小张。
这件事我觉得不能直接说大学歧视,这个困局是难免的。从学校角度,学生在大学出事,不管主观客观理由,家长一定会委屈愤怒,那么紧跟着学校不仅要赔钱,相关人员可能还要被处分,这是巨大的风险。
小张本以为努力学习,也如愿考了满意的分数,但是生活却给他一个结结实实的耳光,看着同学们陆陆续续都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憧憬上大学的小张也是发了视频,希望有大学可以录取他!
为了小张能够上大学,他的家人表示,可以和学校签免责协议,在校期间,若小张犯病,责任全在自己,学校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也不用承担医药费。即便如此,小张还是未能收获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第一志愿河南师范大学拒绝了,第二但第六志愿也都拒绝了。
此事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大多数人认为患病的小张应该得到学校的特殊照顾,而不是当作嫌弃的考生,指责各类高校歧视患病考生。
我的看法是:首先,高校的做法确实符合招生规定,小张的情况确实满足不予录取的要求,学校为了避免风险,无可厚非!但是,出于人道主义和社会教育的责任,学校育人应该有教无类,不是做生意,真正的教育,不会去操心这些事情。患病的考生一边对抗病魔,一边热爱学习,却没有学习的机会,这应该是我们需要反思的!如果因为患病,把他拒绝在大学校园的门外,这样还算教育吗?
从学生的角度,这个年轻人是有体力完成学业的。我建议,有没有学校,能接受这位学生的同时,也接受其家人陪同照顾。
也有网友说:现在学校不至于还这么干吧?都这年代了,难不成学校还想被冲一波热搜吗?生病,残疾,少数民族,罪人之后,犯罪史等等,都不应该被成为学校拒绝的理由,作为知识学府,更要以身作则。
还有网友说:有先心病还须心药医,希望有大学梦想的给一个圆梦想的机会。尽管上大学,有规定,在上一本院校中有心脏病人,但是,他有理想,有梦想。为什么要不能关爱人家,拒人家一本院校的呢?
据说,2022年7月2日,人家以投档线42分的成绩,以一本的标准达到一本线……无论怎么样,就能够以人为本的应该关爱,把高招的大门打开,而不是关闭或上锁……心脏病二期,不能做手术,不能作剧烈运动。可以理疗,吃药控制。不受风寒感冒的干扰,不就可以了吗?
也有的人说:而在当今社会为怕担责任,就作了法规规定,就不能更改一改吗?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学子,不就得到充分体现了吗……我以为,应该有仗义的学校出现,就不能让他在保证生命安全的笫一的情况下,再写一份协议书吗?事是S的人是活的。规定是S的,人是活的哦!
还有网友举了个例子:说有一年有个新闻,一个重度残疾患病的同学考上了北航,那么北航给他安排了一个单间,让母亲陪读,这样即全了年轻人的梦想,也给予当事人最大的照顾,并且同步免责一些了。
上一所梦寐以求的大学,是多少学子的梦想,有多少学子为之努力着。本来他的成绩真的不错,他和家人应该在欢乐的氛围中,却因为这病阻挡了他前行路。这只是他前行路的一难,以后还会有更多困难需要他克服,在这里小编希望这病不会将他打倒,希望他能勇敢追梦,在未来的道路上勇敢前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