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将军,在北京结束了他七十多年的传奇人生。
粟裕将军离世后,按照他的意愿,他的骨灰被抛洒在数个他曾战斗过的省市。
对这位淮海战役一战封神的大将,就连陈毅都曾说:“粟司令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你们坚决执行”。
然而,建国后授衔,粟裕却未授元帅。
有人说,这和粟裕的一位冤家对头有关。
这个人就是乐少华。
乐少华这个名字,大家并不熟悉。
其实,按照他曾经的军功和资历来说,是可以在1955年授大将军衔的,至少也是一个上将。
但可惜,没等到授衔的那一天,他便于1952年在家中自杀了。
而他与粟裕之间,又有什么故事呢?
一、乐少华其人
1903年,乐少华出生在浙江镇海。因为家境贫寒,他只在老家读过几年私塾。之后为了减轻家里的压力,便前往上海一家五金厂做工谋生。
在辛苦的工作中,乐少华初尝人间心酸。1925年,他毅然加入我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
当年,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引起全国工人、学生的反抗运动。这其中就有乐少华的身影。
之后的乐少华更加上进,他在周总理的领导下从事秘密电台工作,由于表现突出,被我党选派去苏联学习。
在莫斯科,乐少华认识了王明、博古等人。
回国后,王明大权在握,乐少华成了王明的得力助手,先后担任红5军团第15军副政委、红3军团第7军政委。1933年11月,成为红7军团政委。升职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王明
而此时的粟裕,已经在沙场血战了5年,还处于师级指挥岗位。
二、矛盾
也许是仗着有王明撑腰,乐少华在很多事上表现得非常强势,这一点,在跟粟裕的关系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乐少华上任的当天,红7军团开会表示欢迎。乐少华上台讲话时,任军团参谋长的粟裕正巧从外面回来。军团长寻淮洲便和粟裕打了个招呼。
但仅仅这样一件小事,却让乐少华大为恼火,他大声骂道:“老子做报告,哪个还在讲话?”弄得寻淮洲和粟裕极为难堪。
当时的战局已不容乐观,面对国民党第五次反围剿,由于王明等人的错误指挥,我军遭受到了极大损失。为了更好地战斗,我军只能放弃根据地,进行长征。
就在如此危机关头,乐少华仍放不下个人恩怨。一次,红七军团奉命阻击国军李默庵的部队。打退部分敌人后,粟裕特意跑回来,请示是否需要追击。
军团长寻淮洲下令追击。粟裕听了后转身便要去执行命令,但在一旁的乐少华却一下跳起来大叫道:“站住,别走!政治委员是摆设么?”粟裕只好下令停止追击。
当晚,军委来电,严肃批评了红7军团没有追击敌军的做法。
而且,从那以后,乐少华便将粟裕看作反对政治委员制度的危险人物,限制并监视他的行动。
陈毅后来说:“粟裕受委屈最多、提拔最慢。”
这和乐少华的限制不无关系。
之后,为了转移苏区的压力,中央决定派出一支部队去吸引敌军火力。1934年,红7军团组建,共计6000余人,由乐少华和寻淮洲、粟裕率等人指挥。
部队抢渡岷江,准备北上浙西时,接到了上层要求东袭福州的命令,这导致了一场激烈的争执。
寻淮洲坚持反对攻打福州,认为部队应该坚持北上抗日。
粟裕也认为,进攻福州过于盲目,与北上抗日背道而驰。
就在此刻,乐少华忽然破口大骂:“粟裕!你懂个X战术!你这是公开违抗军委命令!”
面对乐少华的暴怒,粟裕慢慢解释:“北上抗日,才是中央和军委明确交待的命令,再说,我们要对部队负责。”
听了粟裕的话,乐少华蛮横大叫:“这支队伍我当家!谁反对我,就是反对政治委员制度!”
最终,进攻福州失败,部队虽歼灭敌军不少,但我军也伤亡了几个师、团级干部。
之后,红七军团与方志敏的红10军会合,编入第10军团,乐少华仍担任政委。
但乐少华在军事指挥上并不在行,却一心只想控制住军队。
这就致使他与粟裕之间吵架更为频繁,矛盾越积越深。
同年12月,部队在皖南战斗中失利,寻淮洲牺牲,年仅22岁。乐少华负伤。
紧接着,方志敏等人被捕牺牲。
在经历失败后,乐少华秘密转移到上海,后回到老家养伤。
而粟裕则集合退下来的红军,进入闽西,开展艰苦的游击战争。
二人相较,高下立判。
三、饮弹而亡
1937年,乐少华进入抗大学习,与浦代英是同一期学员。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乐少华喜欢上了这位来自大城市的富家姑娘。二人交往后,于1937年12月正式结婚。
浦代英何许人也?她有两个姐妹,一个名叫浦石英,另一个名叫浦琼英。而浦琼英正是邓设计师的妻子!
时间到了1942年,延安号召干部发扬艰苦精神。乐少华早就多次提出要到基层工作。获得批准后,他来到一家兵工厂当了厂长,成为我国军工工业重要领导人之一。这一次工作变动,标志着乐少华此时已远离政治舞台。
而粟裕渐渐成长为一代名将。
建国后,针对部分官员日益腐化的问题,1951年12月,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
这场运动也波及到了乐少华,他被迫接受调查。但还没等结果调查清楚,1952年1月15日,乐少华在家中饮弹而亡。
之后,东北局宣布,乐少华是畏罪自杀,并开除他的党籍。
而对于乐少华自杀的原因,到最后也没有调查清楚。
四、平反
1980年5月,随着风气逐渐放开,有关部门对乐少华的问题重新调查。乐少华才获得平反昭雪。
但粟裕,一直到他离世10年后,才得到平反。
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