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升值计」→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1. 千军万马,万籁无声
我特别喜欢看港剧,尤其是历史剧,有一种粗制滥造的别样美感。
以前有一部港剧,《楚汉骄雄》,里面有个片段,刘邦起义后去投奔项羽,项羽带他述说革命理想,把刘邦带到一片小树林,问他,如果这个树林里有十万兵马,这里会怎么样?
刘邦说,「那当然,熙熙攘攘,热闹得好像一个集市。」
江华演的项羽说,「不对,我看到的是,千军万马,万籁无声。」
郑少秋演的刘邦吓得浑身打个冷战,决定跟着项羽混。
港剧好就好在,想象力好,虽然是粗制滥造,但是因为编剧的想象力好,感觉都是对的,反而有一种野史的生命力。
越长大,越能理解,想象力,是一种稀缺的财富。
几年前,我最开始跨入内容行业的时候,劝过一个姑娘一起来做公号,她的文笔和内容都不错,她去报了很多课,最后,她跟百度百家签了约,一篇50,我当时震惊了,怎么能看上这么低的价格,我告诉她,公号只要坚持半年,收入就是这个收入的百倍。
她耸耸肩,振振有词地告诉我,「百度百家给我钱了啊,我写公号,我没看到钱。」
结果就是,当年做公号的人均百万的时候,她在百度百家坚持了一年多就坚持不下去了。
前不久找到我说,想重新做自媒体。
孔子有句话叫,「夏虫不足语冰」。只能活三季的虫子,不可能理解冰是怎么一回事,你一说冰,它就急了。
过去我一直以为,夏虫不足语冰,是认知不行,格局不行,但是见了太多夏虫不足语冰的人,现在我觉得,这就是想象力不行。
2. 不赚毛毛钱
很多人都在搞副业,但是之所以很多人搞副业,搞这么多年,还是没有成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很多人把副业这件事理解错了,理解成了——「搞钱」,甚至更偏狭地理解成「薅羊毛」。对很多人来说,就是薅一个平台的羊毛,一个视频,一篇文章,或者一个代发,薅个30,50,甚至3块、5块,只要薅的平台足够多,一篇文章发十个八个平台,一天小几百到手,就是「搞钱」了,就是「副业」了。
然而所有羊毛党,都有一个问题,一个羊毛,最多薅一年,甚至不会超过几天,为什么?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羊,不傻。
所谓的羊,都是互联网大公司,他们的算法,都经过层层设计,小部分确实是漏洞,大部分,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引流手段,这方面我在文章《!》里写过。
不过,可以理解,因为不少人是,家庭主妇、大学生、上班族,对他们而言,薅一百两百,上班摸鱼,上课偷懒,一个月能赚千把块钱,都是赚的,请女朋友吃饭,买个化妆品,都是赚的。
但是结果就是,赚毛毛钱的,最后连毛毛钱都赚不了。
你以为你在薅羊毛,其实你才是羊毛,这些羊毛党,本身就是产品的一部分,拿自己最珍贵的时间,换一点毛毛钱。
所以羊毛群和这些所谓的自媒体群,都是火热的时候,千军万马,过半年万籁无声。羊毛党,要一直寻找下一个羊毛,这不是副业,这叫「数据蝗虫」。
3. 两个曲线
副业不是「搞钱」,副业的真正价值,是开启人生第二曲线。
如果给年龄-收入画个曲线,大多数人的曲线走势是这样的。
如果给所有家庭的需求画个曲线,大概是这样的。
如果两张图重合,会发现收入曲线完全无法覆盖上需求曲线,因为到了35岁这个节点,几乎所有职场人的事业开始进入瓶颈期,而几乎所有家庭的需求曲线,从这时候开始,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因此,有一个叫「35岁职场危机」的词广为流传。
很多刚进入职场的二十多岁年轻人,在看到「35岁职场危机」这个词的时候,不禁疑惑,在职场上,真的一到了35岁很多人就会失业吗?这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只是有人在贩卖焦虑?
所谓的「35岁危机」,并不是到了35岁就失业,而是大概在35岁左右,你的家庭收入,开始无法覆盖支出,然而你的身体,却开始无法承受以前的工作状态,收入反而开始缓慢下滑。
这个问题的答案,实际情况更能说明一切,互联网大厂的裁员节点已经无数次证明这一点。
35岁职场危机,确实存在,而且绝对不是个例,35岁俨然成为了职场人的一个分水岭,35岁,才开始自己的职场冬天,这就是夏虫不可语冰那个冰。
4. 人生第二曲线
那么职场人该如何面对35岁危机,如何让收入曲线覆盖需求曲线?这时候就需要第二条收入曲线,这个第二条收入曲线就是副业。
只不过,要把副业当主业,到了35岁还没有副业的人,大概率是因为,他们前面的时间浪费了。
人生的第二曲线,很多人都有误区,想着我就赚些小钱,薅些平台的羊毛,赚些就行了,但往往这样想的,最后自己都成了被薅的羊,被割的韭菜,因为你在拿自己的业余去拼人家吃饭的本事。
这些人,就是「十万人马,熙熙攘攘」,最终被那些「千军万马,万籁无声」的玩家杀得一干二净,无他,前者业余,后者专业。
我换了几个赛道,最近见投资人给我印象最深的事,就是人一定要换圈子,你圈子上限什么水平,基本就决定了你的上限什么水平,大家都是做一样的事,能做到上限的人,就是头脑+运势+天赋+执行力顶尖的人,任何一样跟他差一点,你就无法超越他,在同样一个圈子里,思路一样,操作一样,即使互相不说,套路一看都能摸个八九不离十,怎么突破上限,没有办法突破,因为你连想象都想象不到。
我刚毕业的时候,在制造业打工人这个圈子里,月薪2300,还经常要加班,新人比较厉害的,5-6k,再厉害的,7-8k,不是人厉害,是因为工作有一定危险性了。过2-3年,看见大学群里朋友分享经验,说自己赚多少钱呢?2-3w,群里激动得不得了,都跟看天神一样看待,女生忙着加大神QQ,甚至有人组织线上分享,那时候,我就知道,这个圈子的上限就是这个水平,你各方面做到最佳,就是这个水平,这个圈子讨论的,都是图纸、技术、考证,都认为要做大牛大神,只有技术突破,才能升职,才能加薪。
后来因为我开始在转岗做企业内部战略管理,开始接触到多行业的人,其中一些建材行业的人,发现这些人的收入,很多最差的,一年也在50w左右,那时候房地产最火,建材行业也跟着发财,因为认识了这些行业的人,于是我也开始试着创业。
这个赛道的转换,让我进入了全新的圈子,然后果然,很轻松我拿到了50w,但是这个在我想继续做下去的时候,做不动了,因为我起步比较晚,这个行业,有做到50-1000w这个级别的,但是我做,就是做得突不破百万。这个圈子里讨论的,也都是政府关系、客户、房地产的趋势、大宗原材料价格,大家最常做的事就是应酬。这几样,都不受我控制,我在短期内也无法突破,我只能慢慢熬,我们这行,到千万流水的,都是40-50岁的,这就是我的未来。
后来大概2014年的时候,我开始接触知乎,开始接触自媒体这个圈子,然后用半年的时间,我开始逐渐感受流量、用户增长、互联网运营、社群这些概念,然后在这时候,看别人开了公号,自己也开了公号,看别人写什么,自己也写什么,有什么大号就关注什么大号,研究别人写什么,从今天来看,是踏对了节奏,踩上了风口,但是你知道吗?
当时是没有风口的概念的,比如开公号,有一部分原因,是知乎不给开专栏。当时,只要是个大V,都可以申请下来专栏,我当时在知乎的点赞量是全知乎第几我忘了,粉丝数是前几,要知道这包括知乎邀请的李开复这些人,还有别人都已经在知乎写了1-2年,我到这才不到半年,但是,就是申请不下来专栏,没有办法才去的微信公号,真的是,「使我有洛阳二顷田,安能佩六国相印?」
现在回头看,知乎专栏屁用不顶,但在进入微信公号以后,逐渐的认识了一些自媒体圈子里的人,开始懂了其中玩法,自己也摸索出来一些玩法,然后开始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我那时候在知乎宣布,能做到年入百万不是梦,那时候的想法也很幼稚,就是年入百万,因为自己创业嘛,做建材,没做到年入百万,就想突破一下。
结果一步步做下来,远超预期,巅峰时期我曾经做到一年广告500w收入,当然这个行业顶级的,有一年过亿的收入,还有后来直播带货兴起以后,薇娅和李佳琦这种巨无霸,因为这个行业的上限很高,我确实不如这些人,但是也算小成,所以,我们这些圈内人,只要稍微跟上,就能赚钱。
做自媒体的几年,我也认识了很多圈里的朋友,圈里赚到快钱的人,无非就是买车买包,聪明点的买房。然后我发现一个现实,大家其实都没有一个途径,能把自己赚到的快钱固化下来,大家都不懂,跟拆迁拿到几千万的暴发户一样,所以我开始逐渐远离这个圈子,跟圈内的朋友用一年多的时间都断了联系。
最近几个月,我逐渐开始接触投资圈,我最大的感触是,这个圈里根本拿钱不当钱。其实我在16年的时候,也接触过投资圈,但是当时一门心思只想把自媒体做好,没有觉得有什么必要投资。但是那时候认识的人脉,让我后来结识了很多创投圈的人,开始真正思考商业模式、商业的底层逻辑,护城河,把自己当一家公司在运营,而不是把自己当成一个专栏,一份报纸,只不过里面恰好有广告而已。
可以说,每次换圈子,都带来价值5-10倍的增长,每一次都是无意中认识的人,带我入行,让我开始更新圈子,切换赛道,没有这些人,这些事,呆在原来的圈子里,思维永远不可能换。
5. 如何把副业当主业做?
所以关键不是做副业,而是把副业当主业做,你的主业才是副业。
那么如何把副业当主业做?从我的人生经历来看就是:
做对事。
跟对人。
正确堆量。
做对事就是选对一个行业,跟对人就是选择一个能正确带你走上道路的人,然后正确堆量,重复做正确的事。
做对事,决定你能不能赚到钱;
跟对人,决定你的付出是不是有回报;
正确堆量,决定你副业的上限。
大部分人,都止步于第一步。在人群中熙熙攘攘地捡个毛毛钱。
因为他们遇到的老师,自己也只能捡个毛毛钱。只有少数找到导师,才能找到人生第二曲线。
比如我在新媒体课程社群,一直强调一件事,从业者要做的,不是写手,是产品经理,是主编,是CEO,即使你是最底层的从业者,你也一定要有产品经理的思维,要有主编意识,商业IP意识。
商业IP意识、产品思维可以教,但是问题,就在于,市面上流行的,99%的写作课,不教你商业IP意识,不教你产品思维。也不是不教,是他们自己也不懂。所以,大多数的写作课,不灵。
我的《新媒体商业IP训练营》已经走过了8期,经过了几百人的打磨,不同于一般写作课的是,教商业IP意识培养,教产品经理思维,这是最核心的东西。我也是经历了几年的思考和打磨,线下我也给几十家公司进行过培训,进行过几百场的培训讲座迭代,用了很长时间,才把课程打造得更适合一般人。
这个课程,其实也是我培养和自己员工的内部教材,这几年来,培养了不少人才,有人已经成为大企业的新媒体负责人,有人已经开始在微博有了上万的粉丝,有人经过学习,在自己自媒体平台获得以前上百倍的流量,有人从天坑专业的毕业生,成了月薪2w的新媒体人,有人开始有了自己的第一笔副业收入。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在这里不仅仅是学到写作的技巧和套路,还有对自己商业IP的重新定位,学会商业化地打造IP。
我知道很多人还有一个疑惑,真的能赚钱的本事会教给你吗?
6. 网红没有编制
很简单的一件事,大家可以看我公号,付费阅读赚得不少,但基本不接头条广告,头条我的广告报价,2-3w左右,一直有人找,但很遗憾,现在能接到的广告,基本都是课程广告,这些课程有没有用,基本都很清楚,我可以直白点说,没有用,还有一部分理财和投资的广告,各种保健品。
当然了,这些广告,头部的大V们也接,而且不少接,但是对我来说,理财、投资、养生保健,一概不碰,所以我的底线就是课程,偶尔会接一些课程广告,而且头条从来不接。
从商业的角度说,这部分流量,浪费了,团队的工作也不饱和。
所以对我来说,与其是推别人那些产品,不如自己就做一个自己的真正可靠的产品出来,这是我的第一个需求。
还有第二个需求,「升值计」这个IP已经有了一定影响力,但是,不够,所以我需要一些有影响力的人帮我传播自己的品牌。对我来说,我最看好的就是新媒体的事业,新媒体在我看来是一代人的红利,所有的生意在未来一定跟网红大V为代表的泛媒体人有关,所以我也希望找到这些现在和未来的有钱人,有影响者。
我对新媒体抱有开放的态度,我坚信一件事:网红没有编制。网红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是你有了我没有,市场非常大,玩法非常多,每天新媒体都有新的玩法,新的增长方式,我吃不下所有的流量,我也垄断不了所有资源,我相信,我的学生们也是。
这就是我的商业IP训练营的初衷和私心。
所以,我希望找到真正的从事泛媒体业务的从业者,或者将来有意从事泛媒体业务的新人,我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跟不愿意入局的局外人普及知识。我希望这里,「千军万马,万籁无声」。训练营原价1999元,现在购买可享受限时拼团特价1299元+100元押金,任务达标完成,全额退还押金,不为别的,只想跟专业的人交个朋友。
1299的价格说贵也不贵,说便宜也不便宜,所以我希望你是真正对这行有兴趣的人,对副业和商业感兴趣的人。
为什么我是最适合教大家写作的人?
我做自媒体8年了,懂得所有平台的写作。
我几乎在所有内容平台上,都靠写作证明了自己。在知乎,我在不到3000粉丝的情况下,写出1w多赞,200多万阅读量的答案。
在2w粉丝的时候,写出600多万回答的微博,一条微博涨粉2w,在有3w粉丝时候就成为了金V。(1000w阅读量)
我的写作不靠蹭热点,靠自造潮流,完全靠内容吸引读者。贯彻精准有力这个原则,刚健清新,没有废话,是我一直倡导的写作风格。跟随我,让你的内容专业化,以优质内容吸引流量,赚取财富。
作为资深自媒体人,经过几年的钻研,通过线下讲座,和线上课程迭代打磨,把自己新媒体的经验浓缩成19节课,21天训练营。
《新媒体商业IP训练营》第09期,教你在这个全民IP的时代,在这个新媒体创作人才紧缺的时代,通过内容增长塑造高质量IP,提升你的内容竞争力。
为什么选择我们?
1. 普适性强。
课程难度从低阶到高阶,阶梯式推进教学,不管你是内容小白,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内容创作者,都能跟上课程节奏。课程内容干货满满,一站式解决新媒体写作的相关问题。
2. 实操性强,专注学员全栈式内容创作能力培养。
每一个知识点,每一次作业,都可以用于实践,即学即用,比如日常小打卡适合微博平台写作,每日课后作业适合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创作,大作业适合知乎、公号、头条等平台创作。
3. 社群提供优质人脉资源。
训练营设置,加上升值计粉丝的门槛,足以筛选出真正有能力、有写作欲望的各行业优秀人才加入,从以往的训练营经验来看,我们的学员包括但不限定于医生、律师、公务员、心理分析师、老师、媒体编辑。。。在学习写作之余,已经有众多学员通过训练营找到了同行,找到了一群上进的人。
4. 侧重IP意识和思维培养。
不同于一般写作课,我们的课程,不单单只教授具体的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大家商业IP意识培养,教产品经理思维,这才是做自媒体的核心所在。既教你如何写出来,又帮助你运用IP思维将自己的产品推出去。
我的目标是,让一部分人先「红」起来。
我们的特色
1. 21天养成输出好习惯。
「教学练测评」五维成长模式,每天都有作业,帮你在这21天里,养成持续输出的好习惯。
2. 游戏体验式学习。
课程难度循序渐进,像游戏一样升级打怪的成长模式,细化分析新媒体内容创作原理,帮你从零开始搭建自己的写作框架。
3. 专属加餐。
现在抄袭我们课程内容的人有很多,但我们的训练营内容,绝不单单是19节课程这么简单,因为我们还为自家学员专门打造了加餐课程,告诉你在其他地方根本学不到的新媒体技巧。
4. 涨粉秘籍。
我们的课程,不会教你微信群广撒网、到别人评论区抢热评这些low逼的营销方式,我们只传授你涨粉的最顶级打法,告诉大家怎么以不变,应对平台算法万变。
5. 全国首创CESK写作系统 。
「模块写作+专业写作」,为你详细解析写作框架,全面揭秘新媒体写作套路及其背后的底层逻辑。
6. 小班教学。
每个班都有专门的助教和班主任,学习效果反馈更及时。助教带你充分理解课程知识,每日群内1对1作业点评,随时在线答疑解惑,班主任保姆式督学服务,让你的学习更有动力。
我们的成绩
这8期的训练营下来,我们已经培养了不少人才。
1. 已经有50多位学员,在自媒体平台上完成了从0-1W粉丝的冷启动。
2. 30多位学员,平时写的社交平台内容阅读量只有2-3位数,在参加完训练营之后,在自己自媒体平台获得以前上百倍的流量。
3. 50多位学员将自己学到的能力变现,有的成功跳槽,成为大企业的新媒体负责人;还有人将学到的知识结合自身技能,自己开设线上课程,赚到万元以上的收入;有人从天坑专业的毕业生,成了月薪2w+的新媒体人;有人开始有了自己的第一笔副业收入。。。
现在购买并参加训练营还可以获得2个专属福利:
1. 《新媒体商业IP训练营》09期,原价1999元,限时拼团价1299元+100元押金,
2. 如果在训练营中获得状元奖项,除了可以获得升老师价值1w1小时的一对一咨询外,还有机会加入升老师的运营团队,成为助教,额外获得一份副业收入。已经有学员获得了每月2000元以上的收入。
报名时间截止到5月1日,时间有限,赶紧扫描海报上的二维码加入我们吧~
《新媒体商业IP训练营》09期,期待每一位优秀小伙伴的加入!
本次训练营最终解释权归升值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