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两天开始,就有人问我,要囤什么物资?
我说,囤个屁。
去年的时候,也有人煞有介事的建议,要囤肉,囤米面油,还有所谓的内行搞出清单。
我那时候的回复依旧是,囤个屁。
我们这种时代,我们这种国家,如果还要担心物资紧缺的问题,那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真的不要活了。现在这个时代,最应该操心的是怎么把自己的商品卖出去,而不是担心物资紧缺。
但凡你在现实中做过生意,就一定会明白,物资几乎不可能短缺,尤其是中心城市,如果出现大面积的物资短缺,立刻就会有无数企业来填补空缺,不然真是太小看世界第二经济体了。
商务部的通知也好,给民众发应急包也好,有点智商的想一想就知道,肯定跟战争无关。
而且仔细想想其中的逻辑,就能发现其中的荒诞,一方面认为会爆发战争,一方面认为可以摧枯拉朽,所以渴望战争、呼唤战争,一方面又大量囤积食品,没有十年的精神分裂干不出来这种事。
这种情绪,不仅在大陆有,在台湾、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多的是,但其实,正常人都知道,全面战争根本不会在两个拥有核武器的大国之间发生。
和平和发展,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共识。
两个大国全面启动战争机器,开启热战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但是可以想象的是,无论是台湾、中国、还是美国,或者是这颗蓝色星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不会有人有心情上互联网呼唤战争,如果那时候,还有互联网的话。
渴望战争是一种病,这个病其实毛泽东早有描述,而且给这种病,诊断了早期、中期、晚期。
这种病,就叫「小资产阶级狂热症」:
穷的时候,小资小农不会狂热,生活温饱之后,他们的狂热性可能就出来。这是主观主义,诞生的原因在于生产环境顺利的时候,产生了急功近利和投资激进的狂热态度;环境困难时,则依照情况的变化以次变为拼命主义、保守主义和逃跑主义。
反「游击主义」的空气,统治了整整的三个年头。其第一阶段是军事冒险主义,第二阶段转到军事保守主义,最后,第三阶段,变成了逃跑主义。……无疑地,这全部的理论和实际都是错了的。这是主观主义。这是环境顺利时小资产阶级的革命狂热和革命急性病的表现;环境困难时,则依照情况的变化以次变为拚命主义、保守主义和逃跑主义。这是鲁莽家和门外汉的理论和实际,是丝毫也没有马克思主义气味的东西,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
渴战和怕死并存,拼命主义和逃跑主义并存。
因为拼命主义,所以,呼唤战争;
因为逃跑主义,所以,囤积物资。
网络上,个个奋勇争先,实际上,对战争的期待是躲在自己家里吃方便面。
为什么小资产阶级会有狂热症?很简单,因为想改变,因为觉得自己坐不上牌桌,想上牌桌玩游戏。
就像《权力的游戏》中,小指头说的,混乱就是阶梯,chaos is a ladder。很多人,尤其是中产,特别容易产生幻想:就是没有生逢乱世,就是没有遇到天下大乱,要不然,就可以火中取栗,富贵险中求。
但是真的是想多了,能够在火中取栗的人,要么是社会的上层,要么就是一无所有的穷人。
中产最大的能耐是什么?是攒,是积累。中产最怕的就是洗牌。因为每次洗牌,一定洗的是你的牌。
真的遭遇重新洗牌,等于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所有的积累化为乌有。
所以小资产阶级的好战,就是叶公好龙,必然要经历拼命主义、保守主义、逃跑主义三阶段,这也是大多数投资者在投资中的心态。
小有资财时,天天盼望着大的来了,要搏一把大的;
有机会时,又无限趋近保守,不敢乱动;
真的被割韭菜了,又疯狂逃跑,形成踩踏。
炒个股都弄成这样,你说,呼唤战争干什么?
所以,忘战必危是对的,但是不要好战。真的不要好战,不要犯病,去感谢和平,感谢和平给你带来的一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