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聊聊考公的问题


全文共计7184个字,预计阅读时间18分钟
这个时代,你还要不要考公务员?

考公务员是现如今非常热门的一件事情,甚至有的地方的公考出现几千人抢一个岗位的情况,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考公热」?
首先,工作难找。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招聘也好,求职也好,之前每年都有两个所谓的旺季,一个叫「金九银十」,一个叫「金三银四」,但是从去年开始,已经没有「金九银十」这个概念了,「金三银四」更不用说。
其实求职之所以会有金三银四这个概念,是因为这个时候考研的分数已经出来,有很多同学考研失败,很多企业会去抢这些优秀的考研的落榜生。但是你会发现,今年没有这回事。
而「金九银十」、「金三银四」的消失说明,现在对于很多人来说,就业是非常非常窘迫的一件事。
其次,大家被前几年互联网大厂的「996」、「007」吓怕了。
现在不是只有互联网大厂的「996」、「007」厉害,而是市场上所有的行业「996」、「007」都厉害。大厂程序员的「996」、「007」有人关注,是因为他们收入高,可能刚毕业就有三十万、四十万的收入,还有的人达到五十万、六十万,因此程序员在互联网上有很大的话语权,所以大厂的这些同志们叫苦有人管。但是普通的行业,其实也有很多都存在「996」、「007」,但是因为收入低而鲜有人问津。
公务员这个职业有一个好处就是至少不会让你「996」、「007」。当然,关键时刻需要为人民服务,就是「007」你也得上。但是整体来说,公务员这个职业的苦,大部分跟你真的到市场上去竞争的苦是不一样的。市场竞争,是真的需要耗费你的体力、耗费你的精力的,甚至是可以每天把你的体力和精力用尽的。
但是公务员这个行业就算是需要加班,更多的也是时间上和管理上的限制,并不需要你做到竭尽全力的地步。当然你要是有更高的追求,一心一意到更高的位置上,想要为人民服务,那你在脑力上、体力上还有时间上肯定是要付出更多的,甚至你还要牺牲很多跟家人共处的时间。但是这种所谓的「996」、「007」,并不具有行业普遍性。所以为什么公务员吃香?原因就在这里。
此外,现在大家都选择考公务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做题思维。大家都是高考出来的,能上985的人都是很优秀的做题家,而考公务员最需要的一个技能,恰恰就是做题。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你高考的成绩好的话,你公务员考试大概率也能考的很好。
公务员考试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他很公平。现在的公考一般都是由几个部门一起组织的,比如人事部门、组织部门,甚至由公安部门来负责考场秩序,有的时候面试还要委托第三方。这么多部门加起来,对普通人而言,这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最公平的考试,甚至比高考还公平。
但是,这么严的考试加上这么多优秀的人都要挤这个独木桥的结果就是公务员行业会非常非常内卷,但是他给你的收入却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公务员的整体收入是非常低的,公务员的工资有一个标准,就是当地收入的中等水平,甚至中等偏下一点的水平。尤其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公务员的收入跟当地的水平其实是没有办法比的。你即使进了中央部委,也会发现中央部委的收入之低可能远远超出于你的想象,如果你家境不是很好的话,很难在北京这种城市生存。
所以我建议大家,在你考公务员之前,一定要思考一下你人生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你的野心很大,你的人生目标是有一个比较高的收入,或者达到一个什么什么样的水平,那么其实是不建议你考公的。
这里跟大家讲一个思维——「窄门思维」。如果一个行业已经到了全社会都追捧的程度时,那么这个行业一定是内卷非常严重的。但是公务员的内卷,不是在你进入之后的,而是你在进门之时就已经卷的很严重了。
现在发达地区的公务员都是什么水平?是动不动985硕博的水平。现在报一个基层的公务员岗位,碰到一个985大学的本科生是非常常见的,甚至硕士、博士来跟你竞争都是完全有可能的。而这样卷的结果,就是公考分数水涨船高,即便是偏远岗位,竞争也都是非常激烈的。
而当一件事情的内部竞争已经激烈到如此程度时,你在这件事上的努力和付出,到最后不一定能收回成本。所以,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有「窄门思维」,做事想要获利,就是要进窄门,不要进宽门,大家都走的路一定不好走。
而公务员实际上就是一个宽门,这就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工作。公务员系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基础,它是最成熟的一个组织,你所有的工作,其实前面都有人做过的,如果你不进入一些决策部门的话,那么它需要的人的素质其实没有那么高。比如你是作为一个硕士、一个博士考进来的,但其实你做的工作,有高中水平就可以做到。当然我不是针对公务员,作为公民都希望有更优秀的人进入到公务员的行政系统中,因为素质越高,带来的服务质量也越高,但是作为个人而言,你进入这样一个系统,可能你会感受到非常非常的压抑,尤其当你在基层的时候。

公务员有哪些优势?
武汉有一个作家叫池莉,她讲过一句话,一个男人到了40岁,还有点不卑不亢的味道,那么毫无疑问,这个人是公务员。
这句话把公务员的优势说的很清楚了,公务员能够给你最大的好处就是一张不被欺负的脸。
进入体制内,其实就获得了一种权力,尽管这种权力在开始的时候可能感受不到,但是当你进入到一个系统以后,你的同事、你的上司或者说整个系统已经给你贴上了一层保护膜。唯一能够欺负你的,就是你这个单位的一把手。
只要你工作上不出大的问题,每天早九晚五、勤勤恳恳的上班,认认真真的做你的工作,不出大的纰漏(不违法不违纪),还不想往上爬,那只要不得罪你的一把手,你的脸上就可以一直带有一种淡然的、不卑不亢的颜色。甚至等你到了一定年纪之后,你还可以去一些清闲的岗位,这就是公务员能带给你的。虽然它不是特别赚钱,也没有那么大的出息,但是它能带给你就是这种笃定,就是这种不卑不亢。
社会上的人一般是没有这种颜色的,因为一个人到了40岁,即便是掌握了一点权力或是财富,如果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话,那么一定是经历了很多心酸的,这样的人脸上一定会有另外一种颜色,就是戾气。
此外,公务员其实还有两个潜在的优势,一个是社保,一个是医保。社保的优势就是公务员相对来说养老金、退休金多一些。这就是为什么公务员不愿意辞职。因为公务员一旦辞职,他后面的这些养老保险和退休金的优势全部没有了,他前面的所有付出都没用了,他还要跟社会接轨,光是这个接轨就是一个问题。
医保同样如此。普通人辞职,比如你从阿里跳到腾讯,或者从阿里辞职自己去创业,这都没有关系。因为你的社保都是那套东西,无非是你交的多最后得的多,交的少得的少的差别。但是公务员不是,公务员一旦辞职,前面那些所有的工龄、积攒的那些付出都没有用了。很多人喜欢在网络上攻击公务员说既然这么辛苦,为什么不辞职?还是因为有利可图呗。其实不是有利可图,是它的损失成本特别大,它的沉没成本特别大,大到有点被社会边缘化的感觉。所以公务员有很多做到了处长,甚至更高的职位时辞职的,而在比较低的层级一般很少有人辞职,因为这条路一旦踏进去就很难再出来了。
那么,公务员的危机是什么?
大家都说公务员好,因为大家都看到的是20岁、30岁、40岁的公务员。20岁的时候,尤其是当你经济压力不是很大的时候,体制内能给你的好处就是你不用慌,因为你不用担心薪水的问题,也不用担心跟老板撕逼的问题。
到了30岁,其实有一些公务员就开始慌了。因为如果你有一定的野心想往上爬的时候,35岁就是一个坎,35岁不能爬到一定位置,那么你到35岁以后就很难再到了,那么到了40岁、50岁,公务员的危机就真的来了。
50岁是公务员危机的一个巅峰。因为到了50岁,你的子女开始面临上学或是工作的问题,这时候你在体制内如果没有个一官半职,那么你会面临一个非常直接的问题:你的配偶会嫌弃你,因为你帮不到你的孩子。大家都说体制内人脉广,但是其实体制内人能够提供给家人的帮助,都是一些小方面的帮助,真到了上学、求职这种大问题,大多数公务员都是无能为力的。
再加上收入少,如果是在社会上有一份高收入的职位,那么至少会有比较多的积蓄,但是公务员一般没有那么多的存款,所以到了这个阶段,体制内人的压力是倍增的,至少在家庭或者是在一个局部的小环境中,焦虑达到了顶峰,而且这个焦虑大部分没有办法解决,只能随着退休自己去慢慢释怀。
20岁遇到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因为你年轻,你当下可能觉得这个事情快过不去了,但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是可以解决的。但是公务员遇到的危机,大部分都是在40、50岁左右,在人生的衰落期里,你在上升期遇到的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但你在衰落期遇到的问题都是山一样的问题,而且没有办法解决,这时候,你会感觉自己的人生非常苍白。
但是为什么大家都看不到这一面呢?因为这些人,他们不会在互联网上发出声音,可以说中国整个40岁、50岁这个阶层在互联网上是失语的,没有人会关注这些人在想什么。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你现在20岁,你可以暂时不用考虑那时候的问题,但是你的人生中总要经历这个阶段,总要面临这样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大家应该用长一点的眼光去思考一下这个问题。除非你进入体制内后不结婚、不生孩子,但是实际上你会发现,体制外你还可以独善其身,但是当你进入体制之后,很难避免结婚这种事情,甚至在体制内你结婚以后提拔的机会都多一些。
很多人的父辈或者祖辈是基层公务员,或者在国企的基层岗位工作多年,到了40岁50岁的时候非常难搞,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有非常强烈的无力感,他帮不到你,所以只能用各种方法控制你。我经常说公务员家庭的这些子女,其实有时候是非常可怜的,很多人看到之后会觉得是矫情,但是这真的是事实。
这就是很多人在体制内都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在互联网上没有一个人会跟你说,因为很多人还没有到这个阶段,即便你的父母是公务员,他也通常不愿意面对面的跟你讲这些,他只会跟你说公务员的好处,比如稳定,比如钱虽然不多,但是钱真的是能够存起来。确实是这样,但是即使是能够存起来,实际上也不多。
这里说一下大家都关注的问题,体制内的工资到底哪高哪低?首先你要明白,这跟你的能力和你的努力大概率没有关系。工资高低直接就是跟地方财政挂钩的,工资高的地区,其实只有三种地方:
1. 财政收入高的地方。在疫情之前,国内只有六省市的财政是有富裕的,上海、北京、广东、江苏、浙江、福建。
地方财政花不了就要上缴中央财政,所以,这六个省市地方财政有花钱动力,所以会给公务员较高的薪水。而且往往是单位越小,工资越高,衙门越低,工资越高,比如浙江很多县级乡镇经济非常活跃,地方财政一级一级往上交,那么县级当然会愿意把更多的钱发给自己的工作人员而不是上交,所以这些地方反而是市级干不过县级,县级干不过镇级。但是对于一些穷的地方来说,位置就换过来了,越是高级的地方,工资越高。
当然,这六省市也不是伸出指头一边齐,有大富裕,也有小富裕。比如福建,虽然也是六个省份内的,但是肯定就不如江苏、浙江,广东,同样是浙江,浙西就不如浙东的一些区域。
2. 转移支付节点地区。中央财政把各地的水抽来,肯定要放水的,那么,放到哪里,哪里的财政就富裕,所以各个转移支付的节点,体制内工资就高一些。
这些节点,一般是各个地方的省会,所以省属单位一般比基层高,同样是地方公务员,省会城市也比一般地市高,还有一些地区是国家战略重点,比如成都这种大区重镇,也是转移支付节点,收入也会高一些。
3. 老少边穷地区。这其实也是转移支付的一个特例,因为要建设贫穷落后地区,不适当经济刺激不行,所以这些地方也会适当有些补贴,比如青海、西藏、贵州的一些地区,公务员的待遇相对就会高一些。

考公热这件事最少已经火了20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名词,叫大学生村官。2013年的时候,大概有300万人去考大学生村官,而当时的招收名额是40万。
这300万人中大部分都是考不上或是暂时考不上公务员的人,而考大学生村官的原因,是因为会有加分,而且有的地方还会单独拿出来比如百分之十的公务员岗给这些大学生村官考,当然大多是一些比较基层的岗位。从考大学生村官的火爆程度,就不难看出考公务员的火爆程度。大家现在一直说考公热,其实一直都没有凉过。
所以,我想跟大家说的是,任何事情都有周期性的,如果一件事已经火了20年,那么你想想,它还能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吗?它还能是一个香饽饽吗?
就像炒股一样,炒股有一句话叫「逢赤莫赶,逢黑不丢」。一个股票涨得非常厉害的时候,就不要再追高了;而当一个股票已经降到低谷时,反而不应该卖掉,这就是大热必死。任何事情都是有周期性的,一个东西火了20年,事实上这个事情已经非常廉价了,它的内里其实已经不是你当初想象的那样了。
实际上在80年代的时候,公务员的地位普遍不高,那时候大学生毕业可以直接进入公务员系统当干部,但是那时候相对于进体制,人们大多都会选择当工人,为什么?因为当时工人的收入真的很高。
当然那时候考大学、进国家机关当干部的这些人享受到了体制内的红利,但那时其实已经是国家干部红利的顶点了。
而就现在国家改革方向而言,未来体制内这些红利势必会越来越少。

第一件事,2019年1月16日,宝应县纪委在扬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寄语市长》频道上,回复一个家庭困难的公务员的提问:「公务员如因生活困难,利用周末时间送外卖,原则上不构成违反党的纪律,但作为公务人员应当向组织上报告有关情况,并不得影响本职工作的开展。同时,对于确实困难的公务人员家庭,相关党组织和所属单位应给予关心慰问。」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是不能从事任何盈利性活动的,基本上你能想到的副业都不能做。但是为什么允许有困难的公务员送外卖、跑滴滴?就是因为很多地方的公务员真的收入非常低。所以,只要你在不影响本职工作开展情况下,在下班的时候可以去送外卖、跑滴滴,这其实也是为了保障这些家庭困难的公务员的基本生活。
第二件事,就是我以前见过一个公务员自学了一门手艺,贴瓷砖。这个人并不是普通公务员,而是一个科级的干部,但就是这样一个在大众眼里算得上是官员的人,下班的时候去贴瓷砖,去当泥瓦工。贴瓷砖一个月能挣七八千块钱,能够很好的补贴家用,而这样的人其实都是已经放弃晋升了,当然了,这样的人也没有晋升的可能。
还有一件事,2014年10月1日,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养老金开始并轨改革,从此以后,公务员编制和事业编制的人员也都和企业人员一样,采用同样的办法计算养老金。这是一个分水岭,以2014年10月1日为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什么意思呢?
这个时间之前考上的人,前面几十年养老金还是按照工龄结算,而后面直到退休的养老金,按照养老保险的金额结算,但是在这个时间点以后考上的公务员,养老金就跟企业的职员采用同样的办法结算。当时这个政策引起了很多公务员的不满,但是这个政策同时也有一个好处,就是2014年10月1日以后考上的公务员,想要辞职非常的方便,因为跟社会接轨了,辞职之后可以把原来的养老金比较方便的转移出来。
这个政策的目的是什么呢?第一个,减轻财政负担;第二个,逐渐的放开公务员的退出渠道。
因为国家财政供养的人数是非常多的。比如有些地方的配置已经达到了1.5个人一个编制的地步,甚至有的地方达到了2个人一个编制的地步,所以国家这样改革的目的,其实就是制造一个公务员的退出机制,而且随着AI智能等等各种办公软件电子化进程,国家财政会越来越少的供养人,这是一个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可能有些人会说,进入到行政体制的这些人,作为既得利益者是很难对自己动刀的。但是大家要想想,真正掌握决策的人是谁?其实并不是下层的些人,而且就像以前的国企改革一样,行政体制进行改革也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一件事情。
最后,跟大家讲一讲,什么人适合考公务员?
第一种,女生。
因为公务员是绝对不可能有女性歧视的,而且在行政系统里面,女生甚至具有天然的地位。比如需要提拔一些人,那么肯定会有一定比例的名额给女公务员的。
以前有一个说法,干部提升的快车道,叫「无知美少女」。
「无」,无党派人士;
「知」,知识分子;
「美」,留美经历(当然现在留美经历不行了);
「少」,少数民族;
「女」,女干部。
所以如果你既是民主党派,又是知识分子,有比较高的学历,同时又是少数民族,又是女性,那么你非常适合进入体制内。
第二种,家境非常贫寒的人。
家境贫寒的人一般有两个比较大的问题,其一是缺少一个防止自身坠落的平台,因为你人生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其二,缺少信息带宽。
而公务员能给你一个基本的信息带宽。信息带宽有什么好处呢?很简单的一点,比如买房,如果你在体制内,尤其是在一些比较要害的部门,信息就会相对比较灵通,可以知道未来哪些地方是发展的重点,而这些信息,就可以让你在亲友关系中有一定的地位。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公务员家境贫寒,但还是在婚恋市场上很吃香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公务员整体来说还是比一般人有更多的信息渠道。
所以,家境特别贫寒的人,建议考公务员,因为考公务员能够保证你基本生活的稳定,同时在找对象各方面相对来说都可以有一定的资本。当然,我不建议家境贫寒的人考大城市的公务员,考本地的公务员会相对更好一些。
第三种,特别没有野心,特别不会为人处事的人。这样的人到社会中去混,绝对会被吃的死死的。而进入体制内,需要面对的无非就是考试的问题,而且只要考上了,除了需要和一把手维系好关系,其余的只需要闷头做事就可以了。
第四种,特别有野心,而且特别有钱的人。比如家里有千万以上身家,同时成绩也比较优秀,特别有野心,特别精明的人,是非常适合走仕途的。
END
推荐阅读
智慧        开阔        趋势
名门        圈养        自耕
共存        权力        刨根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