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学,是职场第一学问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电视剧,《士兵突击》,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情景,就是王宝强演的许三多被发配到草原五班。草原五班是一个什么地方呢?它是部队在草原上的一个重要的补给基地,因为它太过重要了,所以所有的设备都已经按程序设定好了,全部智能化运行,草原五班的这几名战士就只是在这里驻扎,其他的事情都不用管。而且草原上人迹罕至,除了这几名战士,周围方圆几百里看不到一个人,哪怕遇见一个走失的羊羔,都是非常稀罕的事。
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就是在这里的所有的战士,基本都是摆烂、摸鱼,甚至不能叫摸鱼,而是完全躺平了,就在这里等着退役。甚至可以说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坑,哪怕是最优秀的人到这里之后,都会被同化,因为你没有其他的办法,其他战士都躺平了。你要是不躺平,就会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逼都能把你逼疯,所以你必须得服从这个大环境。
草原五班的班长老马,原来是红三连最优秀的一个班长,结果到这里以后也被迫躺平了,因为他没有别的办法。但是老马后来说了一句非常非常有意思的话,「你不要觉得你在混日子,你小心日子把你给混了。」
这就是摸鱼党最大的一个问题,你以为你在混日子,但其实到最后最混不下去的人是谁?是你自己。
我见过在各个行业混日子的人,在各个行业表演的人,到最后第一个觉得混不下去的人,都是他自己,因为他觉得自己失去太多时间了,觉得自己失去太多可能了。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到 20 岁的时候,你是可以混日子的。你可以心安理得的躺平,可以心安理得的去玩自己喜欢的东西,什么都可以玩儿,什么都可以尝试。但是一旦你到了 30 多岁,你的公司开始有新人进来,并且过了几年之后,新人骑到了你的头上,这是非常尴尬的一件事。到这时候,你就没有办法再心安理得的躺平了。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是什么?那些你看不上的人比你混的好,比你还有钱。这就是摸鱼党最大的一个困境。你在可以奋斗的年纪,没有奋斗,但是等到你想要奋斗的时候,你发现自己摸鱼摸过了太多的时间。那种感觉是什么呢?就是你的后背上会直接有一股冷汗冒出来,先是冷汗,后是灼热,然后你晚上就再也睡不着觉了。
我觉得但凡有一点上进心,或者对自己生活有一点要求的人,都可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你以为所有的摸鱼党都是心安理得的,但你不知道他背后其实承受着多大的一个心理压力。

当然,奋斗逼也有奋斗逼的心理压力。你要想成为一个精英,你要想往上混,那你摸鱼肯定是不行的,因为摸鱼一定不会产生成果。
但是奋斗是不是就一定能产生成果呢?实际上,奋斗有时候也是不能产生成果的。
大部分人所谓的努力是什么呢?其实只是一种圈层以外的努力,根本就没有进入到游戏规则里面。
大多数人的努力,其实都是在刮墙皮,根本没有办法深入进去,无非就是无头苍蝇似的乱扑,一味的加班、996 ,一味的表现,看起来是在奋斗,但是大部分的工作都是无用功,这就是无效的努力。
奋斗逼的如意算盘是什么呢?
我以前总结了内卷的三部曲:
1. 先压低自己的价格制造奋斗逼环境;
2. 通过熟练的奋斗逼行为把非奋斗逼同事挤走;
3. 最后因奋斗逼的行为被老板「赏识」而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
这是奋斗逼们设想的第三种情况,但是通常第三种情况不会发生,因为你把非奋斗逼同事卷走之后,剩下的全是奋斗逼同事,你卷,我能比你更卷。

职场定价最关键的是什么?
是稀缺性。并不是因为你奋斗才给钱,而是你的能力很稀缺,才给钱。
为什么草原五班要养五个闲兵?因为这地方很重要,你在这里虽然平时可以躺平,但其实这个地方很重要。而且这个地方有一个隐藏的风险,就是无休止的枯燥,这不是一般的人能待下去的地方,所以要把老马、许三多这样的人给送过来。所有价码的设定,背后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都有其稀缺性所在。
职场中,尤其是国内职场中,最不缺乏的就是能力平庸但愿意无限的奉献自己的精力和时间的奋斗逼们。所以奋斗逼最可能的结果是什么?就是市场上遍地奋斗逼,导致其价格就被严重的压低,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可能被上司青睐。然后大多数普通奋斗逼到了35 岁,就被那些更年轻、更能干,也没有家庭负累的奋斗逼替代。
你说奋斗逼做错了什么事儿吗?他什么都没有做错,但是很遗憾,他们就是不稀缺,这就是奋斗逼的一个困境。所以摸鱼党有摸鱼党的困境,奋斗逼有奋斗逼的难处。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呢?首先你不能躺平,同时你也不能做奋斗逼。
我一直有一个主张,就是所有事情你其实都有第三种选择。
这个第三种选择是什么?就是你要成为稀缺的那一个,成为唯一的那一个。
IBM公司有一个经典的笑话:
两个食人族到IBM上班,IBM老板警告俩人:「绝对不许你们在公司吃人,否则我立刻开除你们。」
三个月下来,大家相安无事。
突然有一天老板把两个食人族叫到办公室大骂一顿:「不让你们吃人,不让你们吃人,非吃,明天你们不用再来上班了。」
两个食人族收拾东西离开IBM,一个痛骂另一个:「告诉过你多少遍了,不要瞎吃不要瞎吃。三个月来我们每天吃一个部门经理,出啥事了没有?啥事都没有,昨天你吃了一个清洁工,你看看吧,立刻就被他们发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旦你开始进入大组织的管理层,你完全消失其实也没有啥影响。
每天消失一个部门经理,对这个公司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消失一个清洁工,这公司就完了。这就提出来一个经典的问题,到底什么好当?到底是大公司的领导好当,还是大公司的员工好当?
答案就是,大公司的领导更好当。
如果你是一个创业型小公司里做领导,你确实需要全能,但是在一个大的组织机构中,当官反而是最容易的,因为你下面的人全是精兵强将。所以领导缺一个,没有什么影响,但是下面的员工缺一个,就影响很大。
所以,成为领导,就是职场奋斗逼和摸鱼党以外的第三种选择。但是很多人对成为领导的过程理解有误,觉得自己一定要奋斗,才能成为领导。当然,奋斗是必须的,但是不是仅凭奋斗就能成为领导?不一定,成为领导的关键点其实还在于,稀缺性。

一切职场晋升的核心,其最根本目的就是打造稀缺性。如何打造?一定要明白一点,领导真正想用的人是谁。
这就是我一直在强调的一件事,升职就是升职本身。
领导想用的人是谁?其实就是自己可以信任的人。在中国有一句话叫任人唯亲,我们接受的所有教育都在告诉我们,任人唯亲是错误的,但是真的到了一个组织的内部,你会发现大部分领导都是任人唯亲的。为什么要任人唯亲?因为领导只能了解跟自己亲近的人。所以任人唯亲才是正确的。所有不任人唯亲的管理者,都被淘汰了。你只有跟领导建立信任,你才能够被提拔。所以职场升迁的关键点是什么?就是赢得领导的信任。
你要知道一点,职场上人才不稀缺。比如说一个大厂,或是国企、央企,招进来的全部都是优秀的人才,对于这些人,其实理论上提拔谁都可以了,那么既然提拔谁都可以,那领导为什么不提拔自己可以信任的人呢?
职场最关键的学问是什么?是爹学。所有的领导都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凡是他想管的事情,他都想大权独揽。
第二个,他不会认错。如果他认了一个错误,就是代表他承认了所有错误,所以他会尽可能的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形象。
一旦一个人成为领导,他就必然会形成这样的习惯,在国内的这种职场文化中,尤其是在一些国企或是体制内的单位,这种现象就更加严重。有一个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就是一把手说了算,他有绝对的拍板权。所以跟这样的人,你跟他对抗没有任何好处,最好的选择就是加入他的梯队,成为他信任的人。
所以,你如果想成为稀缺的那一个,第一条就是抱大腿。职场中一定要学会抱大腿,而且你要知道,所有的领导都有一条线,你的领导上面有他的领导,你选择了他这一条线,其实就选择了他们这一个梯队,那么这个梯队中的提拔就有你的份儿。如果你那个梯队都不加入,那么可能提拔的机会永远不会给你,越大的组织越是如此。
大家都知道要搞好高层关系,那么具体怎么搞?这就衍生出了两门学问,一个叫糊弄学,一个叫画饼学。
什么叫糊弄学呢?就是在积极的向领导靠拢的同时,你要知道一句话,学爹者生,似爹者死。你学习他的一些经验、方法,那你可以活,但是你要是完全跟他一模一样,学个十成十,那你就完蛋了。所以,听爹的话,死路一条;假装听爹,大有所为。
你一方面要表现出听他的,但同时也要学会糊弄。这里糊弄的目的不是为了摸鱼,而是为了做事。
为什么?因为大部分领导给你的方针路线,其实是妨碍你做事的。所以,你靠拢他,是要借助他的资源,用他的资源去做你的事,做出业绩,最后再把这个业绩归功于他。借助他的路线,来用你的方法,这就是糊弄学。
第二个管理领导的方法,叫画饼学。在大家的印象里,一般都是领导给下属画饼。那么向上管理的时候,怎么逆用画饼学?简单来说,就是你向领导要资源。
大部分人在职场中最缺的不是能力,而是资源,你能拿到的资源越多,就越容易做成事。
那么怎么跟领导要资源?那就是画大饼,你要告诉他这件事如何重要,这件事对他的仕途有什么影响,你要把你和他的利益进行深度绑定,给他描绘美好的一个图景,让领导看到支持你的好处,那么领导就会更愿意把资源给你,那么你自然就越容易把事情做成。即便是你在有这些资源的情况下,最后还是搞砸了,领导还是会为你背书,为你找原因的。因为他集中了这么多的资源,还没有把这个事情做成,那就不是单单你背锅的问题了,而是他也可能背锅的问题,你们是一根儿线上的蚂蚱,所以他一定会去找原因,帮你把难关给渡过去,甚至跟你一起化败为胜。
当然,除了做好这两点,你的能力也是需要提升的。具体的提升方法,送大家一个 PDCA 法则。
PDCA原则也叫戴明环,最早是我们工业上,用于质量管理的。早期质量管理按照PDCA原则分为四个阶段:
计划(Plan)
执行(Do)
检查(Check)
处理(Action)
真正优秀的工作者,你以为都是通过加班做奋斗逼来让自己升职加薪吗?不是的。优秀的人其实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断的改进自己的工作循环。
比如说,你刚进公司,有一大堆文件需要打印,装订,应该没有比这个更简单的工作了吧。但是同样的工作,就会有两种应对方法,一种人,你让他打印一万次,他永远是打印、然后把打印出来的文件弄得乱七八糟,然后从这里慢慢理出头绪,才能进行下一步;但是还有一种人,他们会在经历开始的乱糟糟的运行之后,逐渐找到规律,然后在打印的间隙,对不同的文件进行分类,然后装订,他们做再简单的工作,都看起来有条不紊,看他们工作,完全是一种艺术。
所以,好员工和差员工的区别就在于,你是不是会用PDCA循环上。
同样做一件工作,有人做 1 万次,始终要用 8 个小时,有人可能刚开始也是8个小时,但是到最后他用一个小时就能搞定,那剩下的 7 个小时你可以干来什么?你可以用来提升,可以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越是有这种能力的员工,越可以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所以这种员工的向上管理通常是最好的,因为他好像永远在进步,永远在催着老板给他派活一样。你琢磨一个道理,身为老板,不重用这样的人,重用什么样的员工?
过去有一句话,叫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这种人最擅长的就是制定标准,而且不光是他自己的工作,甚至是他所在的部门,甚至整个公司的工作,他都能整理一个更好的框架出来,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或是降低成本,那么老板不喜欢这样的员工,喜欢谁呢?这就是在能力上进行向上管理。
所以,大家想要在职场快速成功,首先学会抱大腿,其次善于要资源,最后就要有能制定标准的能力,做到这三点,你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在职场上既不做奋斗逼,也不做摸鱼党,而是能身心健康的取得成功。
END
推荐阅读
考公          熟悉         专家
  主动          耐烦         会玩  
自肥          外卷         智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