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没有顾千帆


唐山打人这种事出了,大家都希望旁边的人,尤其是男人站出来,能够觉得「温馨」,觉得「日子还能过」。
张雨绮女士甚至提出,让中国的男人都当兵。
这就是增加中国的退役军人比例,增加含兵比,其实本质上还是希望有「大侠」,有「梁山好汉」,有「路见不平一声吼」,呼唤英雄。
如果再有一个陈晓这样的顾千帆来救场就更好了。
唐山打人的事件,不就是《梦华录》第一集的翻版吗?一群暴徒,忽然冲进一家小店,对一个弱女子施加暴力。
只不过,正好,两个弱女子恰恰是高手;
只不过正好,恰恰有一个皇城司的指挥使在场;
只不过正好,顾千帆武艺高到令人发指;
只不过正好,顾千帆恰好还是个衙内。
无巧不成书,故事一定要这样才好看。
但是可惜,现实不是电视剧,烧烤店里边的那些男人,也是弱者,这是团伙性的作恶,团伙性的犯罪,任何一个人,面对这种团伙性的作恶,都是弱者,在这种街头打斗中,以一敌三,甚至可能以一敌六,完全没有任何胜算。
即使不是团伙性的作恶,就是一个单独的坏人,在这种街头的争斗中,谁更坏谁就是强者,谁善良谁就是弱者。
这比拼的不是武功,甚至不是体格,这里拼的就是谁无下限。
很遗憾,任何一个到饭店只是跟朋友开心聚个餐的人,都打不过存心作恶的坏人、混混痞子,即使他要强壮很多,高大很多,甚至像张雨绮一样说的,受过军警训练。
因为任何一个正常人、一个不反社会的正常人,在这种情况下站出来,最多想的是控制、制服,他不会想致伤甚至致死对方。
但凡这样想,就一定是弱者。
但是,坏人,不这样想。
所以,在这种街头争斗中,职业的拳王打不过业余混混,甚至被混混刺伤的,多的是。
中国人有一句话,一人拼命,百人难挡。我知道很多人对武功、格斗术有过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那些以一敌多,片叶飞花皆可伤人,谈笑间还能制服敌人的,只有在电视剧里才会有。
即使是专业人士,要制服人,也要各种军械、警械,普通人有吗?普通人敢去放心大胆的用这些器械吗?
这种器械造成的后果,需不需要自己承担责任?这就是普通人要考虑的问题,就是顾千帆,顾千帆手里还有个刀呢?
我上次说反诈老陈,反诈民警老陈和热心老陈,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最大的区别就是那身警服。
顾千帆手里也有个「皇城司」的腰牌,且不说还有个使相的爸爸。
即使有退役军人、退役警察,面对这种场面,只要他是个好人,他同样是弱者。
不要想遍地是大侠、遍地是英雄、遍地梁山好汉,我们要的,不是一个遍地是大侠、遍地是英雄、遍地是好汉的社会。
我们要的,是一个「弱者也可以得到法律保护,好人也可以得到法律保护」的社会,我们要的是保护弱者、保护好人,而不是总有一个强者出现。
唐山打人的事儿里,没有出现顾千帆,但是,也仅仅是没有出现顾千帆而已。
那么怎么办呢?升值计是一个有关人生和财富的公号,总要给人解决方案。
说一个案例吧,美国1964年,发生了一件举国之耻,一个叫凯瑟·吉诺维斯的20岁女孩,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暴徒袭击三次,期间女孩多次呼救,时间长达35分钟。「纽约皇后区38位受人尊敬的、遵纪守法的公民们却漠然视之」,不仅仅是袖手旁观,甚至没有一个人报警。

‍这件事报道后,被称为「国耻」,甚至有不少人痛斥,美国是不是变成了一个自私自利、麻木不仁的国家?美国已经变成了一个「冷漠社会」。
但纽约的两个心理学教授,给出一个解释,38个人袖手旁观,恰恰是因为38个人在场,旁观者没有帮忙,不是因为他们无知,是因为他们不能确定,因为太多人在现场,这种紧急的事,看起来就不是那么紧急。谁都有责任,等于谁都没有责任。
这就是「多元无知」,当你不知道发生什么,就会倾向于跟旁人一致。所以很多人在暴力事件中,他们不进行救助,但是同样,也不跑,如果他们真的认为发生暴力,他们应该吓得跑掉,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因为他们陷入一种「信息迷雾」中。

所以,没有什么国耻,只不过一群不知所措的人而已。
这就是社会认同原理,尤其在周围都不是熟人的时候,你会选择跟身边的人一样。
所以正确的方法,是什么?是指定一个人,告诉他,你,就是你,那个穿花色格子衫的男生,我正在被袭击,请你报警。

最佳策略,就是减少不确定性,明确的让人知道,你正在发生什么,我需要你的帮助,如果可以,再加一条,你的帮助不会有任何责任。
顾千帆为什么是稀缺的?勇敢为什么是稀缺的?因为每个人其实都是弱者,都处于无知状态。
END
推荐阅读
考公         熟悉         专家
主动         耐烦         会玩
自肥         外卷         智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