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先健脾还是先祛湿?记住七字口诀,轻松解决这个问题



体内湿气很重,导致脾胃很虚弱,那我们是应该先健脾还是先祛湿呢?

其实很多人对这些问题都有疑问,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体内的湿气从哪里来,才能根据这些问题对症下药。
想要了解具体内容的朋友,赶紧跟着我们的文章一起来看看吧。

一般湿气会存在我们的体内,而湿气主要分为外来的湿气和内生的湿气。

外来的湿气主要指的是环境特别潮湿,人们长时间待在这些潮湿或者湿热的环境下,很容易会让这些湿气侵犯到身体。

其次,也可能是因为平常我们的饮食不当,尤其是喜欢吃油腻食物和甜食的朋友,更容易让体内的湿气加重。

而内生的湿气则是因为脾胃的器官的问题,尤其是身体的脾。
它需要将我们的体内的水湿运到身体的各个部分里面,让我们的身体得以正常运作。

如果我们先天性脾胃虚,或者后天性因为饮食的问题导致脾胃虚的话,很容易导致脾胃里面积攒湿气,所以这些湿气就是体内生的湿气了。

其次,可能是因为肺部有湿气,因为肺是我们身体里边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而肺又被称为“水上之源”,如果肺部出现问题的话,也很容易导致湿气的产生。

第三,肝脏主要承担于疏泄作用,它能够分泌胆汁,协助脾运。
如果肝脏出现问题的话会导致疏泄正常,运化不正常,体内也容易生湿气。

所以我们体内的湿气主要来源于上面这几个器官,如果体内生了湿气的话,一定要注意调理。

有朋友会问,我们应该怎么样判断自己的体内有没有湿气的存在呢?
其实方法很简单,我们只需要记住一个口诀就可以了,这个口诀就是“重,黏,阻,伤阳,趋下”。

第一个是“重”,也就是湿性重浊。湿气进入我们的人体之后,很容易让人感觉到肩膀累或者颈椎累,腿部也会感觉特别的沉重,这种就是湿性重浊了。

第二个则是“黏”,湿性黏滞。如果我们发现身体容易出汗,出的汗是特别黏腻的。
脸上还特别容易出油,出油之后也是特别黏腻清洗不干净的,这种就是黏的表现了。

第三个则是“阻”,如果体内出现湿气的话,会阻滞到我们的上焦,感觉到胸闷或者总是有一口气喘不过来的情况。

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也会感觉特别难受,尤其是吃一些甜食或者油腻食物的话,总是会感觉腹部胀气。
而且长时间下来还会感到食欲减退,这种就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了。

第四个则是“伤阳”,体内有湿气的话,很容易会伤阳气,尤其是脾胃虚,吃凉食容易拉肚子,或者出现手脚冰凉水肿的情况。

第五个则是“趋下”,如果体内有湿气的话,我们的下肢容易出现湿疹或者下肢肿胀。如果有这种现象的话,也可能是因为体内的湿气过重。

记住这个口诀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自己的体内是否有湿气了,想要脾胃健康,我们最好还是先去湿。

想要去除体内的湿气,就要在生活的饮食上面多下一些功夫。不要经常吃油腻的食物,只有将体内的湿气去除了,我们的脾胃才能健康。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就到这里,看完的朋友别忘了将它转发出去,给更多好友看见。
觉得对你有帮助的话,也可以将点赞和在看安排起来,我们下期再见啦。
文/橘子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