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奶奶花50年囤10000件垃圾,家里无处下脚,却看哭无数网友:这不就是我奶奶!



在「断舍离」之风盛行的今天,「囤积」似乎是一个不健康的习惯。
甚至一旦发展为囤积癖,更是成了一种需要治疗的心理疾病。
但,不管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你总能看到大爷大妈在拾废品、捡垃圾。
神奇的是,这并不是他们的经济来源,仅仅只是“习惯了”——
在过惯了苦日子的老一辈看来,有些东西并不算垃圾,还能继续使用。于是捡回来,让其在某一天能“物尽其用”,也是一种未雨绸缪的勤俭。

正在拾荒的白发老人
艺术家宋冬的妈妈赵湘源,便是这样一位老太太。
她一生中,囤积了一万多件破烂、残缺,甚至从未使用过的物品:旧衣服、餐具、饭盒、肥皂、鸟笼、瓶盖、玩具……
凡是家里人用过的,她都舍不得扔掉。  
而这些外人眼里的“垃圾”,却构成了她具象又真实的一生。

▲赵湘源的一万多件物品在展出

1938年,赵湘源出生于湖南桃源。
幼年时,她的生活还算优渥,却在15岁后突然家道中落,只能靠母亲贩卖家当、做针线活、打零工来赚取一些微薄的家用。
年纪轻轻的赵湘源,就已经意识到了生活的不易。
在假期,懂事的她会跟着母亲一起做零活,日子过得拮据又艰难。

▲赵湘源和妈妈
因为没钱,买不起新衣裳,母女俩还学会了改旧衣——
把旧的衣服染上新的颜色,再略微缝补、改动一两处地方,便是一件新装。
而改衣剩下的布头,还可以留着以后打补丁用。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赵湘源养成了保留旧物的习惯,总想着以后的某一天会用上,让它们能物尽其用。
这样的习惯,在她后来的婚姻中也随处可见。

与丈夫世平结婚后,赵湘源生下了两个孩子,但过得依旧拮据。
在那个物质匮乏、按票供给的年代,为了操持一大家子人,她必须精打细算——
能回收再利用的东西,坚决不能丢掉,也不买新的。
甚至,她还一直想着:“等孩子们长大了,就能留给他们用。”
在宋冬年幼时,他记得母亲总是买布头做衣服,因为布头不需要使用有限的布票购买。


▲赵湘源的布头

在那个年代,赵湘源总是因为物质匮乏、按票供给,而充满了担忧与恐惧。
比如,买肥皂需要票本,且每人每月只供应半条,这个数量远不够她们一家三口人使用。
好在一些不亲手洗衣服的单身小伙子,会主动把购买肥皂的票本让给赵湘源。
久而久之,肥皂是不再担心会用完了,但囤积的习惯却一直在延续。
赵湘源说:“到后来我把它们存起来,作为那些小伙子对我支持的一种纪念品,不想轻易地忘掉这段共患难的友谊之情。”

与代表着友情的肥皂不同,赵湘源收集瓶盖就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理由。
原先她只是想卖塑料瓶赚点小钱,后来却被同颜色的瓶盖给激发出了兴趣——
黄的凑一对、红的凑一双,赵湘源心里一直想着:“攒够了同一颜色的再说吧。”
甚至后来她还考虑过拿瓶盖当象棋,红色是车,绿色是跑,“不用写字也能分得出来”。

同样,盖子颜色同样艳丽的牙膏,也成了赵湘源的收集品之一。

除了布头、肥皂、瓶盖、牙膏,赵湘源的家中还有一堆花盆,因为她的公公酷爱养花。
只不过在那个年代,花盆是很贵的,于是丈夫世平便研究出了铁模子铸花盆的工艺。
但是自从公公去世了,家里的花便无人照顾,只留下一个个空盆,也成为了赵湘源守着的纪念物。

还有儿子、女儿从小玩的玩具,她也从来不丢。
那些保留下来的破衣服、烂布头,赵湘源都能说出它们背后的一个个故事。
她疯狂收集着这些上了岁数的物件,甚至已经超出了勤俭节约的范畴。


▲赵湘源留下来的玩具
但在赵湘源看来,即使那些旧古董早已没了实用价值,却有着宝贵的情感价值:
“这许多物品不是标本,而是活过的生命。岁月给我们留下了这许多痕迹,但也带去了许多东西。我千方百计地留下这些东西,为的是要延续它们的生命。” 

可直到丈夫世平离世后,赵湘源的囤积变得更加严重了,逐渐成了一种“病”。
她无法接受爱人不在的现实,需要通过沉浸在庞杂的物品之中,就像藏身于一个巨大的“茧”,才能感到温暖与安全。

▲赵湘源的房间
但这也让她陷入了回忆制造的“监牢”,怎么也无法继续向前行走——
赵湘源不肯扔掉任何东西,房间里堆满了多年囤积下来的各种物品,空间变得逼仄,而她对过去的执着也到了一种近乎“病态”的地步。

▲丈夫和公公生前遛鸟的笼子,赵湘源用来睹物思人
起初,儿子宋冬还会经常给赵湘源整理房间,但总是会发生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造成这种冲突的原因,除了两代人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还有观念上不可逾越的鸿沟。
宋冬不是不能理解母亲在失去爱人后,需要被物件所填补的无助与空虚,只是希望她能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

于是,他为母亲找到了另一个情绪的出口,艺术——
用一场名为“物尽其用”的展览,来展示赵湘源这一辈子囤积的物件,展示她生活的哲学。

只不过,宋冬的初心并非在于造就一个时代的伟大艺术品,仅仅只想给妈妈“治病”,帮助她从自己建造的“茧”里解放出来,因为里面也包含了太多沉重的、面向过去的记忆。
他将赵湘源这一生收集的一万多件物品分门别类地堆放在展厅里,其数量与种类之多,给无数人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

▲2009年,在纽约现代美术馆展出的《物尽其用》
但是,《物尽其用》最重要的并非这些数量惊人的物品,而是它们的主人——赵湘源本人。
在宋冬的构想里,他希望妈妈能够全程参与这个展览。
她可以自由地和观众交流,为他们讲述这一件件物品背后的故事。

事实证明,宋冬的判断与决策是正确的。
将这上万件物品以展览的形式公之于众,既能改变目前对旧物痴迷的状态,也能改善她原本拥堵的生活环境。
在现场,赵湘源乐此不疲地向前来看展的观众介绍自己珍爱的“藏品们”,讲述它们背后的一个个故事,或幽默,或感人。此刻的她,比儿子宋冬更像一个艺术家。
只不过为了完成这件艺术作品,她用了一生的时间。

组成《物尽其用》的物品,本身再普通不过。
而赵湘源积攒旧物舍不得扔掉的行为,在经历过物质匮乏年代的老一辈人身上也十分常见。
只是这些看起来像垃圾一般的旧物,以其庞杂的数量、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却能让无数人感受到普通人生活的重量与厚度。
“物尽其用”,之所以被用作这个展览的核心观念,也是因为它概括了中国人的一种生活哲学。
在这个热衷“快消品”的年代,或许老一辈的生活方式早已过时,囤积也显得过分病态,但对物品的珍视、情感的依恋,却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参考资料:《物尽其用 老百姓的当代艺术》巫鸿编著
一个画廊与亚洲当代艺术的七十年|宋冬 物尽其用,用我母亲的生活哲学做“艺术”
看视频
她创立“雪境”扎根青藏高原,解决“人兽冲突”,维护生物多样性,守护这一片净土,让每一个生命可持续地共享自然所带来的福祉。
精彩文章推荐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