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个新闻大家应该都看到了:法国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了某位先知的画像,然后就被一名18岁的青年砍掉了脑袋。
注意,这名凶手当时并不在课堂里,他甚至根本都不认识这位教师。在发生这起命案之前,这两个人的生活可以说完全没有交集。这名18岁的凶手听说课堂上的事后,特意花了几百欧元向学校的学生打听这名老师的长相,并在学校门口等了两个多小时。等到老师下班后,凶手尾随在他身后,然后在学校附近的一条马路上把老师的头砍了下来。在警方赶到现场时,凶手还试图对警察进行攻击,随后被当场击毙。
也就是说,这起命案并不是由于一时冲动而导致的,而是一起处心积虑的、冷血的谋杀。
我知道,对一个民族贴标签是不对的。但不得不承认,当看到报道里说这名18岁的凶手来自车臣时,可能有不少人都会在私底下觉得:“车臣人啊,怪不得……”
这也没办法,因为每当有车臣人出现在新闻里时,似乎都是比较残暴的形象。比如说下面这条新闻:
2020年6月10日,在法国第戎,一名16岁的车臣少年被当地的北非黑帮给打了。一般的小孩被黑帮打了也就算了,可能还得庆幸没有丢掉小命。但车臣人显然是咽不下这口气的。为了给这个小孩报仇,有大约200名车臣人手持铁棒和枪支前往当地的北非人居住区进行打砸抢。骚乱持续了整整三天。
第戎骚乱中被点燃的汽车
第戎骚乱中被烧毁的汽车
在骚乱中聚集的车臣人
时间再往前倒退几年,还有几条跟车臣人有关的新闻:
2013年4月15日,两颗炸弹在波士顿马拉松赛的终点线附近先后爆炸,当场炸死三人,还有至少17人被炸断了手和脚。引爆炸弹的两兄弟也是来自车臣的难民。在随后的追捕中,兄弟二人和警方发生了激烈的枪战,又造成两名警察丧生。这两兄弟后来一个被当场击毙,另一个被警方抓获后判了死刑。
波士顿马拉松爆炸现场
2004年9月1日,这一天是俄罗斯学校开学的日子。在俄罗斯城市别斯兰,一帮车臣恐怖分子冲入了一所学校中,把学校里的1100名师生劫持为人质,要求俄罗斯政府从车臣撤军并承认车臣独立。不用想也知道,普京是不可能同意这样的要求的。第三天,俄军动用坦克等重武器对学校发起了强攻。在交战中,所有的恐怖分子都被击毙,但也造成了334名人质的死亡。
俄罗斯特种部队在对人质进行营救
战斗结束后的校园
战斗结束后,被恐怖分子用来关押人质的体育馆内部
2002年10月23日,大约四十名车臣恐怖分子冲进莫斯科一家剧院里,劫持了里面的大约850名观众。这些恐怖分子在剧院里多个地方安装了炸药,要求俄罗斯政府从车臣撤军。如果不满足这个要求,他们就要把人质全部杀死。在接下来的三天里,谈判陷入了僵局。10月26日凌晨五点,俄罗斯反恐部队向剧院内部泵入了一种不明气体。半个小时后,头戴防毒面具的反恐队员冲进了剧院,和里面的车臣人展开了激烈的枪战。最后,绝大部分恐怖分子都被当场击毙,但同时也有170名人质在营救行动中死亡。
特种部队攻入被劫持的剧院
特种部队队员正在把昏迷的人质从剧院内扛出来
可能是由于这些新闻的种种加成,一提起车臣人,大家总是会联想到一种凶狠残暴的形象。不光我们这样,在国外网站上也有关于车臣人的各种传说,比如本拉登曾经雇了二十个车臣人做贴身保镖之类的。还有人说在伊拉克和叙利亚这样的战乱国家,一些俄罗斯人会谎称自己是从车臣来的,因为这样听起来更加不好惹。在中东地区的美军士兵如果在战场上碰到不好对付的敌人,也会一口咬定对面肯定有几个车臣人。
说了半天,车臣到底在哪里呢?车臣是俄罗斯的一个地区,面积1.7万平方公里,人口140万(2008年数据)。在俄罗斯广袤的版图上,车臣看起来是这样子的:
左下角的红色部分就是车臣地区
这个面积和浙江省丽水市差不多、人口只有丽水市一半的地方为什么会这么有存在感呢?
我们来把地图放大一下,仔细看看车臣所处的地理位置。车臣所在的地方被称为高加索地区:
高加索地区卫星图
在地图上可以看到,夹在黑海和里海之间有一条宽度大约为500公里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有一座西北至东南走向的山脉,叫做高加索山脉。山脉两侧的地区也就被叫做高加索地区,其中山脉北侧的地区属于欧洲,山脉南侧的地区属于亚洲。前段时间用无人机打来打去的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就在这条山脉的南面。
从地图上也可以看出,这里是位于亚欧大陆之间的真·十字路口。从这里出发向西渡过黑海可以抵达乌克兰和保加利亚;向东渡过里海可以抵达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向北可以抵达俄罗斯,向南可以抵达土耳其和伊朗。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历史上每当周边有战乱发生时,都会有人跑到这片山区定居和避难。几千年过去后,这里的民族成分就变得特别复杂。
在这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竟然有50多种不同的语言,其中有很多种语言和世界上任何其他语言都毫无关联。如此夸张的语言多样性恐怕只有巴布亚新几内亚和亚马逊丛林可以与之相比。下面是高加索地区的语言分布图,上面字太多就不一一翻译了,总之不同的颜色就代表不同的语言:
高加索地区语言分布图
除了民族之外,高加索地区的宗教分布也十分复杂,并且跟语言分布还不太一样:
高加索地区宗教分布图,其中三种绿色是不同分支的伊斯兰教,剩下的颜色主要是不同种类的东正教和天主教
这种复杂的民族和宗教结构,再加上大国之间的角力,导致高加索地区的政治版图格外地支离破碎:
高加索地区的政治版图
在地图上可以看到,高加索山以南的地区大部分都是独立的国家,而高加索山以北的地区大部分都是俄罗斯的自治区(他们叫自治共和国)。高加索以南的这么一小块地方就有三个国家,并且这几个国家之间还有各种各样的领土争端。
俄国人在1800年左右来到了高加索地区,开始了对北高加索地区的征服。包括车臣人在内的高加索各民族对俄国人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但是,这些山区民族就算再怎么顽强,终究也不可能敌得过数倍于他们的沙俄军队。最后,俄国人用了六十年的时间征服了这片地区,从此车臣就变成了俄国的一部分。在这场持续了三代人的战争中,俄罗斯人对车臣人格外地憎恨,因为他们总是最好斗和最顽强的敌人。
又过了三代人的时间,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了。经过几年的内战后,俄国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国家——苏联。
在新成立的苏联政府眼里,以后就没有什么俄国人、车臣人之分了,大家从此都是苏联人,都要为建设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从前面的地图中可以看到,车臣人信奉的是伊斯兰教。在车臣传统社会里,女人是不能工作也不能上学的。
志在解放全人类的苏联政府怎么能容忍自己的国土上有这种事情?他们派出专人,对车臣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社会改造。清真寺被关闭,学校拔地而起,女孩们必须和男孩一样接受义务教育。不肯服从苏维埃政府命令的毛拉被就地枪决。
在高加索山脚下的平原上,苏联政府建设了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把这里作为车臣地区的首都。这就是今天车臣地区的首府格罗兹尼。
然而,这样的社会改革势必会得罪很多既得利益者,他们从此对苏联政府怀恨在心。
1941年6月,随着德国入侵苏联,一些车臣人觉得重新获得独立的机会来了,开始组织起游击队对抗苏联政府。他们还成立了一个“高加索兄弟特别党”,号召高加索山区各民族一起反抗苏联政府。
1942年7月,德军为了夺取位于高加索地区的油田,发起了代号为“火绒草”的军事行动,开始朝着车臣方向进攻。在这段时期,有一些车臣人和德军进行了秘密接触,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德军提供了帮助。
然而,德军在1942年9月打到车臣附近后,就无法继续前进了。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德军被苏联红军一路打回了本土。
因为这件事,斯大林认为全体车臣人无耻地背叛了苏联。他决定要对全体车臣人进行最严厉的惩罚。斯大林采取的是一种可能只有他能想得出来、也只有他能够实际执行的惩罚方式。
1944年,苏德战争还没有结束,对车臣人的惩罚就开始了。在这一年的2月,十万名红军士兵以军事演习的名义驻扎进了车臣地区。2月23日,在车臣地区各个村庄和城镇,红军军官公布了由苏联最高领导人签署的命令:所有的车臣人都要被流放到到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每个人有三十分钟收拾自己的行李。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大约有39万车臣人被赶上货运列车,然后被运送到遥远的地方。拒绝离开的人全部被就地枪决。流放的第一大目的地是哈萨克斯坦(24万人),第二大目的地是吉尔吉斯斯坦(7万人),剩下的人被流放到了塔吉克斯坦和西伯利亚。有差不多四分之一的人不堪忍受路途中恶劣的条件,没能活着抵达目的地。
红军用卡车把车臣人装进了货运列车中
车臣人的流放目的地
一直到九年后的1953年,在斯大林去世后,才开始有胆子大的车臣人偷偷回到自己的故土。1956年,赫鲁晓夫做了批判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并在第二年签署法律允许车臣人回到自己的家乡。十三年的流放终于结束了。在这一年,60%的车臣人重新返回了自己的故土。到1970年,有80%的车臣人都回到了车臣地区。
当这些人回到车臣后,很多人都发现自己的房屋和土地早已被陌生的俄罗斯人占据,并且拒绝离开。在1958年,俄罗斯人和车臣人之间爆发了多次暴力冲突。但不管怎么样,返乡的车臣人还是想办法留了下来。在经过几年的融合后,他们和俄罗斯人之间的关系也稍微缓和了一些。至少表面上如此。
在这些返乡的车臣人中,有一个叫做杜达耶夫的少年。杜达耶夫出生于1944年2月15日,在他出生后的第八天,苏联政府宣布车臣人是苏联的叛徒,必须要接受流放。杜达耶夫跟随父母来到了哈萨克斯坦的草原上,在这里度过了自己人生中最初的十三年。1957年,他随家人一起返回了车臣。在这里,他通过在夜校学习成为了一名电工。在18岁那年,他又考上了苏联的一所飞行军事学院。之后,随着杜达耶夫在军队中的职位越来越高,他又被送到加加林飞行学院进行培养。后来,他又娶了一名俄罗斯人做妻子。
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杜达耶夫都堪称一位模范苏联公民,已经很好地融入了这个以俄罗斯人为主体的国家。有人说,他的俄语说得比车臣语还要流利。
20世纪80年代,当苏联入侵阿富汗时,杜达耶夫作为飞行员参战。在战后,杜达耶夫的军衔升到了少将,并掌管了部署在爱沙尼亚的一个战略轰炸中队。在苏联高层看来,杜达耶夫无疑是一个对苏联绝对忠诚、值得他们信赖的人。
1991年,杜达耶夫从军中退役,回到了车臣参政。在全民尚武的车臣社会,杜达耶夫的军旅生涯是非常受欢迎的履历。在这一年的10月,杜达耶夫被选举为车臣地区的总统(类似于省长)。在这个时候,庞大的红色苏联帝国已经摇摇欲坠。杜达耶夫敏锐地感觉到,一个百年难逢的机会到来了。因此,他在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11月1日宣布车臣独立。
一个多月后,苏联帝国轰然倒地,分裂成了十五个国家。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这三个高加索地区的加盟共和国同时获得了独立。但按照苏联法律,车臣地区无法自动像这三个共和国一样获得独立,而是应该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
在苏联刚刚解体的混乱中,俄罗斯政府有千头万绪需要处理,根本没空管车臣的事情。因此杜达耶夫自己组织起了军队,夺取了当地俄军的武器,起草了车臣共和国的宪法。
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杜达耶夫本人并不是一个很虔诚的穆斯林。有人说他连穆斯林一天应该祈祷几次都搞不清楚。绝大部分车臣人也并没有特别严格地去遵守伊斯兰教中的种种戒律。所以杜达耶夫所起草的宪法几乎跟宗教没有关系。他想要建立的是一个现代的、世俗的国家。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一点呢?大家继续往后面读就知道了。
车臣就这样在不被承认、但事实上独立的状态中度过了三年时间。1994年11月29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终于决定腾出手来解决一下这个问题。他在这一天下令俄军对车臣分裂势力采取军事行动,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
不管怎么看,这都应该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争。一边是只有几千名士兵的杜达耶夫,一边是继承了苏联帝国庞大战争机器的俄罗斯。很多人都预测这次惩罚性的战争会在一个月内结束。
12月中旬,俄军来到了车臣首府格罗兹尼附近,然后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开始向城内发起进攻。车臣人对俄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他们用RPG火箭筒和狙击步枪同俄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在苏联解体后的混乱中,俄罗斯军队训练不足,人心涣散,战斗力根本无法与苏联时期相比。经过将近半年的鏖战、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后,俄军才在1995年5月占领了格罗兹尼及其周边的平原地区。车臣武装分子随后撤退到了深山中,和俄军打起了游击战。
在巷战中被摧毁的俄军坦克
位于格罗兹尼废墟中的总统大厦
俄军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才攻下了格罗兹尼
在与俄军的战斗中,有一名叫做巴萨耶夫的车臣人作战特别勇敢。他身边的人把他形容为“不怕死的疯子”。
巴萨耶夫在战场上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但他的家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6月3日,俄军的轰炸机在巴萨耶夫的家乡丢下了两颗炸弹,当场炸死了十一个人,其中包括巴萨耶夫的妻子、孩子、妹妹和叔叔。如果说巴萨耶夫在这之前是一名战士的话,这场个人的悲剧彻底改变了他。巴萨耶夫从此就走上了恐怖分子的不归之路。为什么车臣人就必须要生活在炮火之下?而俄罗斯人就可以坐在沙发上舒舒服服地看电视上的战争新闻?他发誓要让普通的俄罗斯人也尝尝战争的滋味。
在家人被炸死十一天后,巴萨耶夫组织了120名敢死队员,穿上俄军士兵的衣服偷偷潜入了距离车臣110公里的俄罗斯城市Budennovsk。他们在这里先袭击了警察局,然后又跑进了一家医院,劫持了大约两千人作为人质。
巴萨耶夫要求俄军立即无条件撤出车臣。为了表示自己是认真的,他在第二天早上枪决了六名人质。叶利钦拒绝与巴萨耶夫进行谈判,俄军随后用坦克和武装直升机对医院发起了多次强攻。结果,他们不但没有攻下医院,还在交火中打死了不少人质。这些惨烈的画面全部被电视台播了出来,这让正在加拿大参加七国首脑会议的叶利钦十分难堪。
被恐怖分子劫持的医院
医院内的人质
准备攻入医院的特种部队
随着这场人质危机在国际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俄罗斯政府最后只得做出让步。随后,俄罗斯总理和巴萨耶夫在电话中进行了谈判。一个主权国家的总理,不但与其境内的分裂势力进行了谈判,而且还是和分裂势力中的恐怖分子进行了谈判。对于任何一个政府来说这都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奇耻大辱。
谈判中的俄罗斯总理
正在与俄罗斯总理进行谈判的巴萨耶夫
最后双方达成了一致条件:俄罗斯在车臣地区停火,巴萨耶夫释放所有人质。6月21日,停火生效,巴沙耶夫和他的大部分手下也顺利回到了车臣。当然,他被大多数车臣人视作为民族英雄。
恐怖分子带着部分人质安全地离开了Budennovsk
7月31日,车臣与俄罗斯政府签署了永久停火协议。然而,和平仅仅持续了半年不到的时间。在1995年12月,双方之间再一次爆发了武装冲突。
在接下来几个月的战斗中,战场上的车臣人一如既往地英勇。不仅如此,他们还有了新的帮手——来自中东地区的穆斯林兄弟。这些中东的穆斯林们为车臣人带来了武器、资金、以及在阿富汗山区中总结出来的游击战经验。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带来了中东的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他们的到来对于车臣人来说究竟是福还是祸,要到数年以后人们才会知道。
1996年是俄罗斯的大选年,为了拉拢选票,叶利钦提出要和车臣政府再次谈判。在双方筹备谈判细节的过程中,车臣总统杜达耶夫在某一天用卫星电话进行了一次时间很长的通话,长到足以让俄军的侦察机对他定位,然后紧急起飞两架战斗机发射导弹把他炸死。后来有人说,打这个电话给他的是俄罗斯的一名议员。
杜达耶夫的死让叶利钦稍微挽回了一点面子。5月27日,叶利钦与新任车臣总统在莫斯科见了面,宣布了新的停战协议。
7月3日,叶利钦顺利赢得了大选,成功连任俄罗斯总统。他现在已经不需要那份停战协议了。于是,在大选日的第二天,俄军撕毁了停战协议,重新开始了对车臣的进攻。
具体的战争过程这里就不再详细展开了。总而言之,在之后的战斗中,俄军的表现十分丢人,竟然在格罗兹尼反过来被车臣人包围了。在付出了惨重伤亡之后,俄罗斯政府只好于8月再次停战,然后在11月跟车臣签署了正式的和平条约。
现在,车臣真正从俄罗斯独立了出来。全体车臣人都在疯狂地庆祝这个伟大的时刻。
但是,独立就一定能像西方媒体所吹嘘的那样带来繁荣和稳定吗?
1997年1月,车臣共和国迎来了独立后的第一次大选。温和派代表马斯哈多夫获得了60%的选票,当选了总统。在车臣人气很高,但理念过于激进的巴萨耶夫在选举中失败。他接受马斯哈多夫的邀请担任了几个月的副总理,但却因为理念不和而辞职。
在这之后,巴萨耶夫就跑去找那帮曾经跟他一起作战的中东兄弟们了。他和这些人越聊越投机,大家在一起商议了一件大事。车臣的独立战争已经胜利了,但在车臣的东面,达吉斯坦省的穆斯林兄弟们还在遭受着俄罗斯人的压迫。巴萨耶夫决定要把达吉斯坦省的人民也从俄罗斯人的统治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也尝一尝独立的美妙滋味。
问题是,达吉斯坦省根本就不想独立。但这对于巴萨耶夫来说似乎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如果达吉斯坦人不想要独立,他就踹开门给他们送独立去。
巴萨耶夫和他的中东兄弟们开始越过边境线,在达吉斯坦内部建立了一些根据地,实行严格的沙里亚法。
巴萨耶夫这么乱来,马斯哈多夫作为总统就不能管管他吗?想管,但是管不了。车臣本来就是一个比较贫穷的地方,在过去几年的战争里,俄军的炸弹更是把这里变成了一片焦土。按说战争结束后,士兵们应该回归社会才对,可战后的车臣一片萧条,根本无法为他们提供工作。所以这些人就拒绝放下武器,跟着原来的老大好歹还能混口饭吃。这就导致了车臣在战后各地都是军阀,总统完全控制不了。
有人统计过,在这个时期车臣一共有160多个大大小小的武装组织。这些人仗着手里有枪,根本不把总统的命令放在眼里。比如说杜达耶夫的女婿在战后就变成了一个小军阀。他把总统称作是叛徒,然后每天带着人在街上游行,还在游行中把车臣的国家安全顾问(Security Chief)打死了。马斯哈多夫签署命令要把他逮捕,但最后却根本无法执行。
朋友们,你们能想象一个国家的高级政府官员被人在街头打死,却没人能把凶手逮捕起来吗?由此可见独立后的车臣混乱到了什么程度。
既然车臣的经济已经崩溃,那么这些军阀靠什么来养活手下的士兵呢?答案是绑架。
来自中东的极端主义分子告诉车臣人,绑架异教徒然后索取赎金是完全合理合法的。军阀们一听都很开心,很快这就成了车臣各大武装势力的主流业务。他们从车臣周边地区大肆绑架人质,然后向他们的亲属索要赎金。为了争夺有限的人质,他们甚至还跑到国际红十字会开设的医院里杀了六个人(可能是没绑架成功)。在这之后,所有的国际救助组织都主动撤出了这片罪恶之地。
马斯哈多夫总统在英国访问期间,一名军阀头子绑架并杀害了四名英国电话公司的英国籍员工。马斯哈多夫实在是太没面子了,他马上派出了一支部队去捉拿这名军阀头子。但后来,他派出去的人全都被对方打死了。这名军阀头子还派人用炸弹刺杀了一次马斯哈多夫,只是没有成功。
总而言之,车臣在独立后很快就变成了一个没有任何法律和秩序可言、极端主义横行的丛林世界。
在这样的环境下,极端伊斯兰主义在车臣发展很快,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加入。1999年2月3日,车臣总统马斯哈多夫迫于各方压力宣布在车臣实施沙里亚法,并解散了议会。此时在车臣日渐流行的极端宗教主义事实上已经给十几二十年后的波士顿爆炸案和法国教师斩首案埋下了种子。
在这个时候,巴萨耶夫也越来越膨胀。他把自己的政治理想又提高了一个层次,他要把整个高加索地区的各民族都从俄罗斯人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建立一个统一的高加索哈里发国。
1999年8月7日,巴萨耶夫带着一支三四千人的队伍,开着装甲车和吉普车向俄罗斯的达吉斯坦省杀去。换句话说,巴萨耶夫带着手下军事入侵了俄罗斯的领土。
前面我们也说过了,达吉斯坦人根本就不想独立,看巴萨耶夫这帮人就像看疯子一样。车臣搞成这个鬼样子就算了,还想拉我们一起下水?于是达吉斯坦人自行组织了民兵在边境处主动对巴萨耶夫的人进行截击。
对于俄罗斯政府来说,巴萨耶夫的举动也是绝对无法容忍的。这一方面是面子问题,车臣已经独立,再让达吉斯坦独立的话,俄罗斯政府的脸往哪里搁?这样下去,俄罗斯联邦中的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也会接二连三地闹独立。另一方面,大家可以看一下地图,达吉斯坦的战略地位比车臣重要十倍都不止。如果达吉斯坦独立的话,俄罗斯在里海的“海岸线”长度就要缩水一大半。不仅如此,从阿塞拜疆到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也是通过达吉斯坦连接的。这个省份一独立,这条天然气管道等于就被切断了。
车臣与达吉斯坦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叶利钦迅速采取了行动。他火速炒掉了现任总理,然后任命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个子为总理。大部分俄罗斯人都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叫普京的人,但叶利钦对新总理评价很高。他说:“这个人是我们未来的希望。”
8月底,俄军开始对入侵的车臣武装分子进行空中轰炸。一个月后,俄军地面部队在车臣周边完成了部署。有人建议俄军不要轻易再次进入车臣,以免再次陷入到第一次车臣战争中的残酷巷战之中。但新上任的普京不为所动。他不但要把车臣人从达吉斯坦赶出去,还要在彻底在车臣地区恢复主权。
10月5日,俄军地面部队开进了车臣。车臣总统马斯哈多夫向俄罗斯提出了一个和平方案,建议双方共同打击车臣极端主义,但被俄罗斯政府一口拒绝。
马斯哈多夫只好转而向北约求救。这些西方国家虽然嘴上一直支持车臣独立,但真要他们出人出力的时候就都不吭声了。
俄军坦克开进了车臣,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
俄军吸取了第一次车臣战争中的教训。他们集中了更占优势的兵力、更加猛烈的火力,稳扎稳打,绝不轻易冒进。
11月12日,俄军攻占了车臣第二大城市。12月4日,俄军完成了对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的合围。
1999年12月31日,就在全世界的人们倒数新世纪的到来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突然搞了一个大新闻出来。他出人意料地宣布辞职,然后任命普京为代总统。叶利钦的做法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对普京“扶上马,送一程”,让普京在明年三月的总统大选到来前积累尽可能多的政治资本。普京也投桃报李,在成为代总统后签署的第一道命令就是禁止对叶利钦和他的家人进行起诉。在成为代总统的当天,普京就飞到了车臣前线,看望了留在那里度过新年的俄军士兵。
20世纪的最后一天,叶利钦宣布辞职,任命普京为代总统
俄军在激战两个月后,于2000年2月2日攻下了格罗兹尼。在经过这次战斗后,这座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
俄军士兵在曾经的格罗兹尼市中心竖起俄罗斯国旗
第二次车臣战争中,格罗兹尼成了全世界被摧毁得最彻底的城市
2000年3月,普京坐在SU-27战斗机的副驾驶位上前往格罗兹尼,为这里的俄军官兵们颁发了奖章。这让他在全俄罗斯人心中建立起了一种硬汉形象。3月26日,凭借着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建立起的声望,普京顺利赢下了总统大选。他将在之后的20年里统治这个国家。
普京驾驶SU-27战斗机飞往车臣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俄军又逐步肃清了逃进山里的车臣武装分子。2000年5月,俄罗斯政府重新恢复在车臣行使主权。
在这之后,正面战场的战斗已经结束了。第二次车臣战争变成了低烈度但旷日持久的治安战。也正是从这段时间开始,车臣人开始密集制造各种恐怖袭击,比如在文章开头提到过的2002年的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2004年的别斯兰人质事件。除此之外还有2003年的Stavropol火车爆炸事件(46人死亡)、2004年的莫斯科地铁爆炸事件(40人死亡)和飞机爆炸事件(89人死亡)。
到底该如何彻底解决车臣这个烂摊子呢?普京的思路是软硬兼施、拉一派打一派。首先,他指示俄军坚决清除活跃在车臣的各种武装组织,对其领袖实施斩首行动。
前面提到过,在第一次车臣战争期间有一群中东极端主义分子来到了这里。这帮人抱着圣战思想,梦想着在高加索地区建立一个哈里发国,是车臣地区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之一。这群人的领袖是一名叫做卡塔布(khattab)的沙特人。在2002年3月19日,躲在山里的卡塔布收到了一封涂有毒药的信件。他在打开这封信半个小时后开始感到身体不适,但这时已经太晚了。卡塔布当天就死去了,他的副手接替了他的职位,继续领导在车臣地区的圣战分子。这名新的领袖在2004年4月又被打死了,一名约旦人接替了他的职位,然后这名约旦人又在2006年11月被俄军击毙。在这之后,中东圣战分子在车臣基本上就销声匿迹了。
至于我们之前提到过的那个把国家安全顾问打死的军阀头子,他在2000年被俄军活捉后判了终生监禁。两年后,他就在西伯利亚的监狱里莫名其妙地死去了。
如果说上面几位是非法武装的话,那么俄罗斯政府对待车臣总统马斯哈多夫也丝毫没有手软。2005年1月15日,马斯哈多夫命令车臣人全面停火,同时提议和俄罗斯政府进行谈判,保证车臣人再也不会要求独立了。俄罗斯政府拒绝了谈判。3月5日,俄罗斯政府宣布联邦安全局在一次特别行动中击毙了马斯哈多夫。普京亲自为参与特别行动的特工们颁发了奖章。
制造了多起恐怖袭击的巴萨耶夫最后怎么样了呢?俄军倒是一直没能把他击毙。不过,在2006年7月10日,巴萨耶夫在车臣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检查一批刚到货的地雷时,不慎被炸死。
卡塔布、马斯哈多夫、巴萨耶夫虽然都死掉了,但是他们所代表的各种势力并没有消失。车臣这样一个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横行的地区就像一个随时会爆炸的火药桶。如果任其自由发展,总有一天会引发自爆,把这里炸成一个人间地狱。要想让这个火药桶不爆炸,就一定要找到一个政治强人作为盖子,把这个火药桶给盖起来。
普京找到的这个政治强人叫做卡德罗夫(Kadyrov)。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卡德罗夫一直坚定地站在分裂势力一边,带领着自己的队伍和俄军打了好几年的仗。然而,在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后,可能是反感在车臣日渐盛行的宗教极端主义,卡德罗夫主动向俄罗斯政府投诚。普京也确实需要一个人对战后的车臣进行管理,于是2000年5月任命卡德罗夫为车臣地区的领导人。可想而知,很多车臣人都把卡德罗夫视作是叛徒。针对他的各种暗杀几乎从来没有停止过。终于,在2004年5月9日的一次阅兵仪式中,一枚事先藏在VIP包厢中的炸弹炸死了卡德罗夫和他身边的三十几个人。据说这枚炸弹是有人趁着体育场翻修时埋进混凝土里的。事后,巴萨耶夫宣布对此事负责。
在卡德罗夫被暗杀后,他的儿子、28岁的小卡德罗夫在第二天被任命为车臣副总理。三年后,普京签署命令任命小卡德罗夫为车臣总统。小卡德罗夫虽然年轻,但却有着极其强硬的政治手段。在他的铁腕统治下,车臣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随着来自俄罗斯中央政府的财政拨款涌入车臣,在两次战争中被夷为平地的格罗兹尼又逐渐成为一座繁荣的城市。小卡德罗夫也用自己的方式向普京表明了忠诚:格罗兹尼的一条大道被命名为普京大道。当然,西方媒体是不可能对小卡德罗夫说什么好话的。他们把小卡德罗夫描绘成一个恶棍、杀人犯和独裁者。
照片左边的是卡德罗夫,右边是他的儿子小卡德罗夫
小卡德罗夫得到了普京的信任
在俄罗斯中央财政支持下得到重建的格罗兹尼
车臣地区过去一百多年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苦难史和暴力史。作为一个只有百来万人口的民族,车臣人动不动就要承受10%以上的人口死亡、一半以上的人口沦为难民的可怕后果。这必然会在车臣人中形成一种极度崇尚武力的文化。或者换个角度来讲,那些不崇尚武力、拳头不够大的人可能根本就无法在这乱世中生存下来。伴随着各种战争新闻和恐怖袭击事件,车臣人好斗和凶残的形象也被现代媒体传遍了全世界。
在1991年车臣刚开始要闹独立的时候,西方媒体对车臣的态度是一边倒的支持。所有要求独立的车臣人在他们眼里都是自由战士。一直到1999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候选人小布什还在谴责俄罗斯在车臣地区的军事行动,并威胁要对俄罗斯进行军事制裁。不仅如此,美国还同意了车臣外交部长的政治避难申请。
后来在2001年,美国本土遭遇了911恐怖袭击事件。在这之后,美国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9月26日,白宫发言人要求“车臣领导人必须立刻切断与国际恐怖组织间的一切联系”。第二年,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说:“我们知道,俄罗斯正在车臣与恐怖分子作战。”
车臣的历史到这里就讲完了。接下来,我们不妨再来审视一下2013年波士顿恐怖袭击中车臣两兄弟的人生经历。这兄弟俩的爷爷在1944年的车臣全民放逐中被流放到了吉尔吉斯斯坦。放逐令被取消后,他们的爷爷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返回车臣,而是留在了吉尔吉斯斯坦。所以,两兄弟的爸爸是在吉尔吉斯斯坦出生并长大的,两兄弟的童年也是在这里度过的。1999年,他们全家人一起回到了车臣生活。这一年,哥哥13岁,弟弟6岁。在这里生活了半年后,第二次车臣战争就爆发了。于是这一家人又前往东面的达吉斯坦省躲避战火,在这里生活了三年。
2002年,两兄弟的父亲声称他们作为车臣人受到了迫害,以难民身份移民到了美国。按理说,能够远离战乱之地,这一家人应该对接纳他们的国家心怀感激才对。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谁都没有想到。
2012年,26岁的哥哥回到了俄罗斯,然后跑到高加索地区待了六个月的时间。在这半年时间里,这名年轻人深深地受到了极端宗教主义的影响,在返回美国之后就整天躲在房间里在网上研究如何制作炸弹。网上的圣战手册中写道,要想让炸弹发挥最大的杀伤效果,最好找一处行人密集且没有车辆的地方引爆(因为车辆会阻挡爆炸产生的碎片)。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他最后选择了波士顿马拉松比赛作为恐怖袭击的地点。半年多后,他拖着自己20岁的弟弟一起实施了这次恐怖袭击。
对于教师斩首案的凶手,网上的信息相对要少一些。不过,他和波士顿两兄弟的经历本质上也差不多。这名凶手在6岁时,也就是2008年,和他的家人一起作为难民移民到了法国。
上面这三个人都是在童年或者少年时期就移民到了西方国家生活,把这两个国家称作是他们的第二祖国也完全不过分。但为什么他们会选择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接纳自己的国家呢?极端宗教主义的影响显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这种极端主义正是趁着战乱才在车臣站稳脚跟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上世纪90年代鼓动车臣独立的西方国家政府是不是也有一份责任呢?
- 全文完 -
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不妨点击下面的“在看”,或者分享给朋友们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