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年轻女子守寡愁容满面,穷苦男子站贞节牌坊下叹气!


晚清1909年1月,一位美国的地质学教授张伯林到中国进行学术考察。在其途径某地之时,发现其沿途大路上四处皆是各种牌坊,在其万分好奇之下,张伯林一边用手中的照相机拍摄了其各式贞节牌坊的形貌与人物肖像,亦是根据当地村民讲述为照片配上了概说。

晚清时期一户有钱人家的后院寡妇肖像旧照,老照片中的年轻女子相貌精致美丽,却因年纪轻轻守寡而愁容满面。古时候丧夫女子大多数以守寡为荣,其镇上或村里为了嘉尚其守节行为,通常会为其立一道贞节牌坊。

晚清1909年4月某地的孝节牌坊旧照,于《清史稿》中对各种牌坊类别有记录,当时皇帝所推崇表彰贞洁烈女们事迹主要有五类,其中有贞烈、贤良、孝行、忠勇、才艺之五大类别。而在其五类之中,属贞洁烈女类最为繁多普遍。

晚清1909年3月,四川一带的道德牌坊形貌留影。其牌坊上写有“汪云翘快来”等字样之意。古时候的男子虽然可以娶三妻四妾,然而女子在丧夫后却通常不能再嫁,要不然会受到世人的谴责。于同治年间,其《祁门县志》有记载:若是寡妇再嫁,必受戮辱之行。

晚清1909年时期的四川凉山大道上的牌坊旧照,其沿途皆是多个不同形貌牌坊。晚清时期的朝廷对贞洁烈女的表彰尤为盛行,自清朝入关到1873年之际,被朝廷表彰的烈女已经达到481107人数。而引其他原因未曾登记入册者,其不知名者烈女亦是不少。

晚清1909年5月,河南开封黄河一带的牌坊形貌旧照。古时候的传统封建礼教皆是要求女子从一而终,正所谓在家从父,出嫁则从夫,而老来则从子,彼时的女人一生皆无任何自由之权。特别是那些失去丈夫的可怜女子,其守寡后的生活不但受尽公婆的虐待与苛责,余生亦是过着孤单伶仃的心酸日子。

晚清时期两个穷苦男子站在贞节牌坊下叹息时旧照,古时候的牌坊有着不同的建筑式样,而其牌坊的功能与意义亦是各不相同。有的牌坊是表彰守寡妇女,而有的则是歌颂或记录大臣的功德,或是标注各地之名。而最令摄影师张伯林惊讶不解的是其妇女贞节牌坊。他认为女子守寡生活不容易,在其丧夫后可自行再嫁他人。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