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乡村少年与男子羞涩捂脸合影,百姓热泪盈眶送洋人!


晚清1897年时期,一位名叫杜布森的美国传教士到广东传播福音。乐善好施的杜布森抵达广东后,不但四处募捐建立新式学校、西方医院、孤儿所等等慈善事业,而且心地善良的他还精通医术,闲暇时经常为当地的穷苦百姓免费看病赠药。杜布森有一台照相机,有时候会给当地的人们拍摄生活照片,记录一些时光影像。而那些已经过去了百余年的人物旧照,如今已经成为后人研究清史的珍贵影像资料。

晚清年间,广东一带的一所医院里的病人们留影旧照。老照片中一个乡村少年与男子合影时羞涩捂脸,好似在担心被照相“摄魂”一说。当时的人们对照相机一直有诸多误解,甚至很多人扬言照相便是“摄魂”之举。因此这张老照片中的乡村少年会做出羞涩捂脸之举,大抵心中亦是害怕那照相即“摄魂”一说之事。

晚清时期广州一带盲人学校内的学生们合影老照片,其中大部分学生都是女孩。众所周知古代朝廷皆对盲人或其他残疾人士,并未提供任何专门的教育与救助机构。而这张老照片中的盲人学校,其实是传教士出资所建。而正因为传教士在当地做了一些列的诸多好事,从而赢得了当地百姓们的真心好感与拥戴。而其实这些传教士的善举,其最终目的亦是为了方便传教之事。

晚清年间广东地区的农家妇女外出干活时留影旧照,老照片中的妇女身穿宽袖长衣,头戴圆形竹帽。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竹帽,其实在当地非常具有浓厚的特色与情感,通常为女性专用产品。这种圆形竹帽戴起来不但可以起到遮阳防晒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令善于羞涩的女子“蔽面”见人。

晚清时期广东一带的一处教堂旧照,老照片中教堂门口挤满了教士与民众。晚清时期的广东乃是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因此近代一直得开明风气之先。随着外国商人与传教士的涌入,广东经历了各种西方国家经济、文化、习惯等风雨的冲洗,其实在历史上很好地塑造了当地的新式、开明社会的形态与成就。

晚清年间广东城内的南城门留影老照片。当时广东一带的治安不算安稳,由于其地势中外陈杂,再加上各处匪患异常严重,而且不少绿林土匪还从外国人手中置办了重型军火,对当地官府衙门的管制形成了巨大威胁,生活在底层的平民百姓们亦是惶惶不安。

晚清时期的传教士杜布森与家人即将离开广东阳江,当地的百姓们皆都热泪盈眶出来欢送洋人。当年杜布森在广东一带做了很多好事,而且还用西医手术治好了不少的白内障患者。杜布森广建医院、教堂、学校等机构造福穷人,甚至还自己出钱医治麻风病人,因此在阳江一带深受百姓敬重。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