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变迁——从唐朝开始说起

  抗金抗了这么久,岳飞还在潜水。岳飞也郁闷,我早就想露头了,可是水太深,我浮不上来啊!
  岳飞出生于1103年,比赵构大4岁。岳飞天生神力,善骑射,能左右开弓。不满20岁时就能挽弓三百斤,开弩八石,赵构那点功夫,在岳飞前面,不值一提。
  岳飞熟读兵书,有韬略,写得一手好词,著名的《满江红》就是他写的。
  岳飞目睹了金人入侵后人民惨遭杀戮、奴役的情形,无比愤慨。岳母勉励岳飞“从戎报国”, 还在岳飞后背刺上“尽忠报国”四个字。这种精神,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之一。
  岳飞先是跟随宗泽抗金,担任基层军官。1127年,岳飞冒了一个泡,上书痛斥投降派。结果是基层军官也没得干,不得不离开正规军。
  当然,岳飞不会放弃抗金斗争,带领少数部队在太行山一带打游击,苦苦坚持敌后抗金,虽然没打出什么名堂,由于一直是在逆境中作战,锻炼了军事才干,为岳飞日后成为优秀军事将领,打下了坚实基础。
  岳飞的个人特征、经历,与后世的粟裕大将的情况比较类似,这是后话,暂时按下不表。
  1130年初,岳飞率军进驻宜兴,收降了在当地为匪的多支部队以及河北、河东等地签军。岳飞有着良好的个人声望,被尊称为岳爷爷。这也太搞笑了,人家不过是一个20几岁的大小伙子。岳飞部队的人数渐渐多了起来。
  部队实力有了,就差一个机会了。是年2月,岳飞率军来到常州,截击金军。岳飞四战四捷,斩杀无数并生擒金军多人,一路追击到镇江府,异常勇猛。
  27岁的岳飞终于冒泡成功,浮出水面,首次得到朝廷诏令,命他配合镇江韩世忠,从左翼进击金军,伺机收复建康。
  是年五月,岳飞率部收复建康,又是斩杀俘虏金军无数,岳家军首次取得辉煌胜利。
  看吧,无论过程多么曲折,是金子总会发光!
  这一年,岳飞终于在朝廷见到了皇帝赵构,君臣相谈甚欢。对岳飞也是宠爱有加,各种奖励。无论是岳飞,还是赵构,两人都应该推心置腹,好好沟通,好好探讨。赵构有必要把自己的不易、国家的艰难,宋金军事实力对比等,好好向岳飞摆一摆。
  然而,碍于君臣有别也罢,他们之间沟通并不充分,话不讲不通,理不辨不明。这俩君臣之间有太多的不理解,有太多的鸿沟,日后冲突的种子早就埋下。
  1134年,岳飞率军收复了襄阳六郡。尽管赵构知道岳飞是良将,还是颇感意外:“朕虽素闻岳飞行军极有纪律,未知能破敌如此。”岳飞因功授节度使、荆湖北路制置使,成为宋朝最年轻的建节者。
  赵构这个时候还是不错的,危机之下也知道变通,暂时放下了他们赵家不重用武将的祖传秘方。武人出身的抗金名将韩世忠、吴阶兄弟、岳飞等,都因军功升到了比较高的位置。
  1140年,金军进攻顺昌,宋将刘锜先是设伏、后是夜袭,大败金军前锋部队,斩获甚众。而后,金军后续部队赶来,刘锜先是疑兵计,后是乘势反击,又是大败金军。
  金兀术大怒,亲率精兵10余万,气势汹汹赶来。刘锜面临以寡敌众的不利局面,示敌以弱,金兀术中计,留下攻城重器,冒然发起进攻,刘锜坚守不出;待金兵力疲气衰,刘锜派精兵发动突然袭击,金军损兵折将,被迫退走,顺昌围解。
  刘锜将军干得非常漂亮!妙计连连,不带重样,该守就守,该攻就攻,终于恢复了汉将古风。
  顺昌大捷沉重打击了金军主力部队,全线抑制了金军的攻势,同时进攻陕西、京西、淮东的金军也分别被宋将吴璘、岳飞、韩世忠击败。刘锜因此战功,被宋高宗授予武泰军节度使等职。
  尤其是岳飞,乘势反击,屡败金军,收复郑州、陈州等地后,准备举兵收复中原。局势向着有利于南宋的方向发展。
  然而,没什么卵用,朝廷向金朝乞和,强令岳飞退兵,好不容易收复的土地又沦陷了。
  十一月,宋金达成和议,从此形成长期对峙局面。
  这还不算完,一代抗金名将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
  客观来讲,岳飞落得如此悲惨下场,实在是不应该,赵构他们做得实在是太过分了。岳飞是有些意气用事,尤其是不认同朝廷的议和策略,军队称为岳家军,甚至操心赵构的家务事等,这都是一些比较忌讳的事情。岳飞是一个单纯的军人,也没想太多。
  赵构完全有更好的方式来处理岳飞的事情:
  1, 可以把这些事情与岳飞摊开来讲,做耐心的说服工作,寻求岳飞的理解和支持;
  2, 如果一时岳飞想不通,可以先把岳飞调离军队,来朝廷任职,比如任职三司使副职,让岳飞亲自体验下朝廷的财经实力。多加以恩宠,慢慢做思想工作。
  3, 还可以寻求韩世忠等军中前辈来协助做思想工作。
  客观来讲,南宋综合国力大不如北宋,内部也是危机四伏,已经不具备对金国发起主动进攻的实力。只能采取防守反击这种低成本战略。先整顿好内部,慢慢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再徐徐图之。
  战争自有战争的规律,不符合条件硬干,一定会出问题的。
  1163年,宋孝宗加封张浚为枢密使,筹划北伐事宜。于是,张浚调集八万大军,开始北伐。初,宋军作战还是非常顺利。金国名将纥石烈志宁率领一万精兵杀奔宿州,以少打多。纥石烈志宁虚张声势,声东击西,使用疑兵计,宋军中计,开始发生溃逃,金军发起追击,宋军全线溃败,几乎全军覆没。
  姜还是老的辣,宋孝宗这时才体会到老爸宋高宗为什么一直反对北伐了。不符合 “规模攻击定律”,冒然大举进攻,即使一时侥幸得手,也不可持久。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而返,无不都在验证这个普遍的战争规律。
  宋宁宗在位期间的开禧北伐,依然是在不符合规模攻击定律的情况下发起,结局还是失败。
  1233年,蒙古军拖雷部在三峰山大败金军主力。第二年,南宋终于打酱油成功,蒙宋联军攻破金哀宗驻地,哀宗自缢,金朝遂亡,南宋世仇得报。
  也许有人会问,南宋难道不吸取北宋灭亡的教训吗?是联强打弱还是联弱打强?
  南宋这一次主观上是没有犯错的。
  金军相比强大的蒙古军队,具有明显的代际差,失败是必然的。金哀宗所有的努力,也就是尽人事而已。金哀宗主动求和,希望与南宋联盟,南宋原则上还是希望联金抗蒙。
  但是,宋金是世仇,执行起来非常困难,这也要怨金国当年太过分,做人不留一线,现在怎么见面?
  当然,宋金即使联盟,也改变不了失败的结局。迫于现实压力,南宋最终选择了联蒙灭金。短期来看,收获还是蛮大的,毕竟收复了九个州。
  实力不行,其实用什么策略,结局都是一样。
  不过,说意外也不意外,这个时候的南宋异常的勇猛。宋理宗属于宋太祖一脉,太祖的智慧未必有继承,太祖的勇猛还是继承下来了。
  在自家军队与蒙古军队存在代际差的情况下,居然主动发起攻击,既不知己,也不知彼,结局可想而知。
  1235年,宋军准备收复洛阳,与蒙古军队展开野战,几乎全军覆没。唉,初生牛犊不畏虎,结局只能是被老虎吃掉。
  当然,南宋是否主动攻击蒙古,蒙古都会对南宋发起灭国之战。南宋如果采取正确的军事策略——防守反击,强大的蒙古想征服偏弱的南宋,也没那么容易。
  1236年,南宋最能打的将领之一——孟珙,首先在荆州挫败了蒙古军渡江南下的企图。顺势收复了江北的襄阳、随州、荆门等地。随后又多次击败蒙古军队,巩固了荆襄地区。
  1241年,蒙古大汗窝阔台病死。因汗位之争,蒙古陷入内乱。天赐良机,南宋着手反攻。
  西线孟珙负责,任务是收复川渝地区。副手余玠,山城防御体系专家。
  余玠到任四川后,搞出了一套非常适合四川的山城防御体系。再一次证明,打防守反击,是南宋唯一的出路。钓鱼城,就是这套山城防御体系的核心。
  本来是因为蒙古内乱,南宋才能勉强抗住蒙古军队的进攻。未料,南宋君臣自己又斗起来。宋理宗对孟珙起了猜忌之心,为了避嫌,孟珙主动请求离开,宋理宗顺势剥夺了孟珙兵权。
  接着,轮到余阶不被信任,后蹊跷暴病而死。他们君臣之间的事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是当事人,谁也说不清。
  反正,终宋一朝,发生这样的事情,再正常不过,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
  1259年,钓鱼城之战,宋军打死了蒙哥汗,延长了南宋的寿命。
  1267年,忽必烈率军对襄阳发起了围攻。公元1273年,襄阳城破,金庸老先生安排“郭大侠”去收襄阳,再神勇也没用了。
  1275年,南宋13万水军在安徽铜陵,被元军打得全军覆没,南宋水军几乎丧失殆尽。次年南宋灭亡。
  就这样,宋朝走完了充满遗憾的一生。如果没有战争,宋朝将是古代中国最好的朝代,尽管文中多有嘲讽,只是因为爱之深,责之切。
  踏着南宋的尸骨,波澜壮阔的元朝,气势汹汹,扑面而来。
  跨过长城,就是一望无际的蒙古草原。山、戈壁、沙漠、草原构成了这片气候严寒、贫瘠的大地。这片土地上,世代居住着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蒙古等族群,古代中国称之为大漠。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简简单单“大漠”2个字,蒙古高原的形象,跃然纸上。
  1162年,铁木真,出生在漠北斡难河上游地区,是乞颜部首领的儿子,算是贵族出身。
  草原上,部落之间,为了牧场、水源和牲畜,几乎每天都在进行你死我活的争斗。铁木真的父亲就是死于这样的纷争。他们一家跌入了苦难的深渊,铁木真尝遍了世间冷暖,见多了人间百态。
  长大了的铁木真开始创业,并顺利从他岳父那里融到了天使轮,重新聚拢了他父亲的旧部,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征战历程。
  军事天才铁木真,迅速组建了强大的蒙古军队。其战斗力之强,几乎达到了冷兵器时代的巅峰,可以说,他们升级到了V1.9版本。巅峰时期,不用V2.0版本的军队,是没有办法主动打败他们的。只是后来他们自己不断降低版本,在东亚被朱元璋统帅的大明军队反击成功。
  这里,有必要探讨一下,他们V1.9版本的军队,是如何一步步升级上去的。
  先从硬件角度来看:
  1, 兵源:当时的蒙古草原上,生存环境异常残酷,骑马射箭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领,士兵的战斗素养极高。
  2, 装备:军队使用的弓弩是重弓,射程远,威力大。他们非常重视炮兵和工兵,投石机、大弩炮等都是攻城利器。
  3, 运输:蒙古马,虽然矮小,但是耐力极强。借鉴了卫青那个玩法,一人配置多匹战马,军队机动性好,利于长途奔袭。
  再从软件角度来看:
  1, 战争驱动力:工资、掠夺征服、精神,驱动力是不一样的。蒙古军队主要是为了征服和掠夺而战,驱动力处于居中水平,高于吃粮兵。
  2, 情报工作:他们非常重视商人,商人走南闯北,利于获取情报,摸清地形,还利于后勤工作,蒙古军队很少被伏击。
  3, 军事谋略:他们把诱敌战、运动战、奔袭战等战术玩得炉火纯青,把机动性强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尽量与对手进行野战。还残酷利用俘虏当炮灰,消耗对方实力。
  4, 战斗纪律:异常严厉,只要敢于后退或者不协作,几乎都是杀无赦。
  由此可见,蒙古军队在每项指标上,几乎都达到了V1.9版本级别的水准。在当世,又没有V2.0版本的军队,是不是就没有谁能打败他们呢?也不尽然。即使版本低于他们的军队,如果采用正确的军事策略,采取防守反击这种方式,抓住他们人数少这个特征,打消耗战,一样是有获胜机会的,南宋的孟珙、余阶就验证了这个策略的可行性。
  1204年,铁木真基本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这个时候的蒙古,生活在金国的统治之下。
  后续蒙古军队主要通过野狐岭、三峰山等大型会战、歼灭了金国的生力军,于1234年灭亡了金国。
  在灭亡金国之前,蒙古先后6次进攻西夏。于1227年灭亡了西夏,这一年,铁木真在六盘水去世。至此,建国189年的西夏灭亡。
  蒙古军队的一生,前期主要是砍别人,中期主要是砍自己,后期是被别人砍。砍杀伴随了他们的一生!
  蒙古帝国采用分封制,加上疆域横跨亚欧,在那个骑马年代,分裂是不可避免的。蒙古的可汗继承采用了推举制,在诸王中选举一个。所以,其内斗一直都是非常激烈。
  第二次西征的首领拔都在征服各罗斯公国后,建立了金帐汗国,最终脱离了蒙古帝国。
  1251年,在拔都支持下,蒙哥被推举为了大汗。他继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对察合台、窝阔台等进行了大规模的打击,黄金家族内部出现了大规模的自相残杀。
  1259年,蒙哥去世,忽必烈获得汗位。忽必烈代表新兴的汉地势力,支持汉化。1260年,忽必烈称帝,建元“中统”,继承中原正统。
  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最终分裂成金帐汗国、伊儿汗国等国,与元朝的从属关系最终演变成并列关系。
  1271年,忽必烈直接将国号改为了“元”,继承了中国的正统,定都大都。
  这里有个问题,忽必烈为什么会支持适当汉化?忽必烈从小接触汉文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认识许多中原文士,觉得中原文化利于他的统治。当然,他毕竟是蒙古人,蒙古的很多传统还是要保留,甚至发扬光大。
  元朝对后世中国的贡献是巨大的。西藏,青海等地区头一次纳入中国版图,就是元朝时期,并进行了有效管理。北部辽阔的疆域,很遗憾后世没有保住。
  这里有必要对青藏高原的战略价值做个简单的描述:是世界屋脊,也是天然的战略屏障和大后方,是中国的超级水塔,是中国农业、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物质基地。
  元朝开启了行省制度,后世逐步完善这一制度,并流传至今。
  元朝非常重视商业,贸易已经纸币化,大都是世界级的商业中心城市。元朝实行开放的经济政策,吸引了众多的外国人来元朝经商,胡萝卜、茴香、黄瓜等就是这个时期引进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也是这个时期来到大都,在朝廷担任要职。
  尽管这样,但是从整体上来讲,元朝还是在开历史倒车。虽然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是当世人却吃尽了苦头。
  元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公开实行极其落后的等级制,并用法律法规维护等级制: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主要指北方汉人,第四等是南人。
  大量的南人无疑变成了奴隶。公开划分等级,必然产生巨大的种族冲突。古代没有计划生育,必然会导致贵族阶层人数剧增。贵族阶层往往不事生产,只能加大对中下层的盘剥,来维持自己的特权生活,这必然会导致中下层不堪重负。
  这种不良态势一旦形成,必然随着惯性一直前行,愈演愈烈,直到撞车。要扭转这种惯性,在古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现代又如何呢?现在的欧洲,反俄污中就是政治正确,民主体制下的他们照样容不得理性和公开探讨。至于自身利益受损,不在乎,反而会有一种使命感和崇高感。集体行为就陷在惯性的泥潭里,个体的清醒认知完全被湮没。那么欧洲能不能扭转这个惯性回到理性呢?不得而知,只能拭目以待。有不少人赞同“阴谋论”,说是老美背后操控。这个充其量算是外因,核心的还是欧洲自己的选择。
  高智商的个体可以拼凑出弱智的整体,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反复出现,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和无奈!
  元朝的君臣关系开始倒退,出现主奴化现象。比起元朝,唐宋的臣子要幸福得多,“士可杀不可辱”是唐朝人喊出来的,宋朝基本上做到了孔子所言:“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当然,后面的明朝和清朝这方面更是越来越糟糕,元朝相对还算好的,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很快,全国开始了此起彼伏的起义,如同潮水般涌来,迅速冲垮了元朝。1368年,元朝灭亡,残余势力退居漠北,再次回到他们的老家。
  伴随着元朝远去,明朝呼啸而来。
  14世纪30年代,安徽濠州乡下,有一群小伙伴们聚在一起放牛,他们都是普通的农家孩子。其中一个叫朱重八,最是可怜,父母没什么文化,想给孩子取个像样的名字都做不到。当然,其他孩子要好些,取名徐达、汤和、周德兴等。
  谁能料到,若干年后,这些小孩有的成了大明皇帝,有的是开国大将军。
  那些个年,天灾与人祸一旦扎堆出现,穷人不是饿死病死就是外出乞讨。朱重八家里更是惨不忍睹,亲人一个一个离开人世。
  为了活命,朱重八去皇觉寺当了和尚。一个无依无靠的小和尚,遭受各种欺负,再正常不过。饥荒年代,寺庙也养不起这些个和尚,17岁的朱重八不得不去远游化缘,期间难免会碰到各种人性的恶。
  如此经历,不可能不给朱重八的心里留下阴影和创伤。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心理学去化解和治疗,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自我开导能力。大权在握之后的朱元璋,对于他认为的该死之人,自然也不会手下留情,其中包括很多无辜者。
  少年时埋下的种子,长大之后难免会生根发芽,除非你能敞开心扉,勇敢的去面对那些难以化解的心结。
  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代,25岁的朱重八参加了濠州城郭子兴的义军。作战勇猛,见识超凡的朱重八,在这里收获满满。
  首先,郭子兴很赏识朱重八,觉得这名字不妥,将其改名朱元璋。改名伴随着改运,朱元璋开始了新的人生。
  其次,郭子兴将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马氏并没有嫌弃朱元璋出身低微,长相怪异,是难得的贤惠之妻。他们夫唱妇随,联手打天下,恩爱了一辈子。这方面,朱元璋还算不错,喜新不厌旧。在封建时代,算是很好了。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组建了自己的核心创业团队,包括徐达、汤和等。
  朱元璋很明智,没有贪恋濠州城的权势和富贵,陷入内斗,而是率领少数人马,离开了濠州。一路上有李善长、朱升、常遇春、刘伯温等谋士武将加入。1356年,朱元璋如愿打下应天府。
  同时期的陈友谅,那个金庸老先生笔下的阴险狡诈之徒,丐帮长老,大显其枭雄本色,无论是对同级还是上级,都采用了鲸吞这种方式,逐步割据一方,甚至先一步当了皇帝。陈友谅的部下,更多是畏惧他,部队的团结协作、韧性等显然不如朱元璋的部队。
  后来的洪都保卫战验证了这一点。1363年4月,陈友谅发兵60万,围攻洪都。守将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侄儿,以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华,以2万兵马硬抗陈友谅的60万大军,坚守洪都近3个月。陈友谅部损失惨重,一代枭雄,越来越惆怅,不得已下令撤围。
  想跑,没那么容易!朱元璋可不是吃素的。
  朱元璋统帅20万精锐部队,日夜兼程赶来,终于在鄱阳湖截住了陈友谅的疲惫之师。过程中,陈友谅的手下大将投降了朱元璋,最终全军覆没。韧性不足的部队,人数再多,失败还是难免。
  1367年,朱元璋派兵攻破了张士诚的苏州城,基本统一了南方。这里有个插曲,认为张士诚很得民心,却败于朱元璋,以此质疑“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是不对的,实力差太多,能力差太多,仅仅是得到一域又不是全域的民心,何以得天下?
  1367年,朱元璋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次年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逐步统一全国。
  中国历史一般都是从北方南下实现统一,明朝算是不多的例外之一。
  曾经不可一世的元朝军队,因为腐朽、内乱,整体实力已经大不如前。而明朝这边,他们是朝气蓬勃的胜利之师,徐达负责在前线指挥作战,朱元璋在后方统筹,君臣团结一致。明朝军队的北伐是符合规模攻击定律的,胜利也是预料之中的事。
  短短15年时间,从一介布衣,打下大明江山,把四分五裂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朱元璋算得上雄才大略。起步之低微、成就之巨大,历史上也是罕见。《明史》中这样评价:“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毫无夸张,符合事实。
  朱元璋一生勤于政事,创设了大量的典章制度。严惩贪官、重视农耕,社会逐渐恢复了稳定,史称“洪武之治”。
  朱元璋团队顺利度过了他们共患难的快乐时光,是的,虽然条件艰苦,但还是很快乐。只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明太祖朱元璋逐渐把目光转向内部,目光所到之处,一片惊恐!
  有人不小心用了“光、僧、和尚”相关的语句,转眼间脑袋就搬家了。这样下去,谁还敢冒着生命危险向明太祖汇报工作?也许明太祖并不是想故意杀人,他只是怀疑别人没安好心,有故意嘲讽之嫌。要命的“文字狱”被打开。
  这还是那个毫无架子,与下属一起摸爬滚打N年的的“上位”吗?大家还能共富贵吗?难。
  明太祖一想起不堪回首的往事,就扎针般心痛!身体受伤,总会愈合的,心灵受伤,太难愈合了。绝对不允许在他受伤的心灵上再砍一刀。这种担心,如影随形,伴随了他一生。天下之大,难免有人故意针对他,但更多的是不经意冒犯了他,甚至算不上是冒犯。
  不过,明太祖毕竟是管理大师,管理手段非常高,而且时有创新,让那些在MBA圈子里混的管理大师都要汗颜。
  明太祖很快让下面人规范了汇报格式和用字,以确保下属生命安全。
  当然,如果你不够级别汇报工作,也许能躲过这一劫。但是,你最好私下里也别说一些大不敬的话。
  他总觉得有人在私下里嘀嘀咕咕,很是讨厌!于是,他创立了锦衣卫制度。先整治一下那些桀骜不驯的功臣勋贵再说,免得他们造反。还有那帮可恶的贪官污吏,咱家老朱最恨这个了。
  锦衣卫正在等着谁会撞上枪口,胡惟庸案、蓝玉案、郭恒案便相继来到,开国功臣几乎被杀之殆尽,涉及的人数更是高达4万之多。
  稍微用点脑子分析一下,就知道这里大部分人都是被冤枉的,为什么?你想一想,造反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必须慎之又慎,不可能见人就来一句:“哥们,我要造反,你要不要一起来?”,只能在一个极小的私密圈密谋。所以,绝大部分人都是按照军规政规,听上级命令合法行事,压根就不知情,何罪之有?这样下去,必然人人自危,天怒人怨。
  事情总是会往未曾料到的方向发展,这是正常的,掌握了生杀大权的锦衣卫们,难免会有人为财栽桩陷害,或者公报私仇,或者担心自己漏杀被追责,干脆滥杀。
  面对潮水涌来的呼天抢地,明太祖还是明智的,意识到这样是不对的,废除了锦衣卫制度,还杀了有责任的锦衣卫都指挥使。知错就改,还算是不错,只是后面的皇帝又恢复了类似的特务机构制度。
  都这样了,是不是差不多了呢?没有,“管理大师”又盯上了朝廷制度。
  历朝历代,丞相夺权的先例多了,远的不说,近的胡惟庸不就有谋反嫌疑吗?那怎么办?简单,不设立这个职位不就完了。说干就干,明太祖把中央的行政权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各设尚书,直接听皇帝的。大明皇帝的权利终于登上了巅峰,那他们是不是最高峰呢?不是,后世大清的皇帝站在更高的山峰上俯视他们。
  当然,明太祖意犹未尽,中央没人能挑战我了,那地方呢?还得整一整:实行三司分权,相互牵制,大权统归中央。至于你们干事效率怎么样,以后再说。出了问题,责任还是你们的,该打的板子还是要打。
  这总该差不多了吧?写文章的都累死了,管理大师总觉得还有漏洞。
  别人家的孩子权利大了,信不过。那就肥水不流外人田,封自家诸子为王,镇守四方。诸王及其子女,都由政府的财政收入来供养。也就是说,谁家孩子多,拿到的钱也就多,那还客气啥,多娶媳妇多生娃呗。于是,到了明朝后期,财政供养的皇家子弟达到50万人以上。数字非常惊人,明朝不穷才怪呢!
  唉,“管理大师”安心了几天,又不舒服了!
  你们这些知识分子读了几天书,就自命清高,比如那个刘伯温。你们嘴巴上是服了,心服了吗?我看未必。
  那怎么办呢?管理出效益,办法总比困难多。
  你们想走仕途,总得参加科举考试吧,让考题采取固定统一格律,行文只能来自《四书》、《五经》,考生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只能代古人立言,来个八股取仕。
  怎么样?你们还有招吗?哼,跟我斗,还嫩着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