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三姓家奴被骂千年,这个六姓家奴的大唐宰相却流芳百世...


⬆️点我 ⬆️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 明朝那些事儿 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

配图来自
zcool.com.cn/work/ZMjA3ODQ3MTY=.html
01
公元598年,河北。
秋天,天气稍冷。
少年坐在道观前,幻想着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师傅一声吆喝:“征儿,该去下山了。”
少年微微抬眸,眼色清澈明亮,衣着清雅淡朴,不做任何思考,随声应道:“好的,这就去”。
这一年,也是隋开皇十八年,杨坚结束了南北纷乱局面,社会一片祥和。
这一年,李世民也出生了。
这一年,少年已经入道4年,倒也幻想成为一代宗师,可惜事与愿违,讨一口饭吃而已。
这个社会虽然机会诸多,科举取士刚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门阀制度依旧是寒门子弟一道无法逾越的坎。
02
公元603年,24岁的魏征去了山西白牛溪,拜访了隋末大儒王通。
酒过三巡,王通支走了旁边的书童,本想和这位偏瘦的年轻人聊聊孔孟之道,但还是忍不住凑近魏征的耳边:“少年,你想一辈子当老道士吗?”
“不,我只想有口饭吃”,年轻人不假思索。
“少年,我看你气宇轩昂,骨络惊奇,定会富贵!”王通捋了捋白胡子,微微笑。
“没有啦!”
年轻人忍着内心的喜悦,双手递上自己最新出版的《天下形势预测十策》。
03
13年后的秋天,依旧稍冷。
少年已是大叔。
他终于觉得时机到了,该主动去索取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了。
九月某天,魏大叔下山了,被邀请到了元宝藏府上,没有奶茶,只有酒,大家都在热火朝天地谋划着起义事宜。
乱世,这是打破门阀构建新秩序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三无”人员荣华富贵的充分条件。
本以为武阳郡丞元宝藏会来个三顾茅庐,还是自己太矫情了。
那天,元郡丞只拎着刚刚从“打土豪杀地主”活动中分得的两坛汾酒,就把魏征忽悠下山,当了他的秘书。
虽然比不上“诸葛亮”,好歹也有好酒供着。
元宝藏这个人呢,隋炀帝大业末为武阳郡丞,和李靖也是同事,州郡扩大会议上两人也经常能照个面,没有什么坏心眼。
就这样,魏征在元宝藏的手上勤勤恳恳工作了几年。
而元苦于自身实力有限,一直未有大起色。
一天,魏征刚刚起草一篇大作要寄给瓦岗寨李密,元宝藏拍了拍他的右肩:“少年,告诉我,你的梦想是什么?”
“反隋复汉!”魏征掷地有声,不容置疑。
“哟,不错额。那你会打战吗?”
魏征轻轻封存了信件,又用手捻了捻灯芯:“我是个文人,我会科学用脑”。
元宝藏捋了捋胡须,哈哈大笑:“就你滑头,今日我的一个朋友来信了,赞赏你的才华,想要你去他那帮村帮村。你也知道,我这里只是小打小闹,很难成大气候,他们瓦岗寨公司规模还是很大,杨广集团也很忌惮!”
“李密?”
魏征心一惊,不就是西魏大将李弼的孙子嘛,研究《汉书》的骑牛小子。
李弼与隋文帝杨坚的岳父独孤信、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同为西魏八柱国之一,其家族也是隋朝统治阶层关陇集团的重要成员。
在大业十二年(616年),翟让在东郡瓦岗寨(滑县南)起义。
李密投奔于翟让。
第二年在李密的鸿门宴下,翟让让位了李密,李密终于当上了一把手,大部队也扩充到了20万。
就这样,元宝藏小队伍和魏征一同打包给了李密。
魏征也迎来了第二任大老板,他也开始跃跃欲试,大展拳脚。
04
李密自幼饱读史书,出身贵族,骨子里浸透着造反的基因,如果不是参与杨素儿子杨玄感反隋失败,他大抵是看不上瓦岗寨这群乌合之众。
至于魏征,因为文采出众,便给了元帅文学参谋职位。
魏征这时可能觉得遇上了明主,迫不及待地给李密分析天下大势,指点江山。
“呸,一身书生气,一副穷酸老道味,好好给我干活就行。”
李密还是固执地认为自己能够驾驭天下......
武德元年(618年),李密领军进攻洛阳,王世充乘势袭击瓦岗军,败瓦岗军数员骁将。
接着王世充强渡洛河,双方大战于邙山脚下,王世充大破李密。
这一年的洛阳之战,李密败了,瓦岗军遭到重创。
李密即西逃长安,投奔李渊。
这时,我们熟知瓦岗军的战将秦叔宝、程咬金等也都先后降唐了。
而此时的魏征呢?
同样被李渊收入囊中。
可以想象魏征此时的心情,心中估摸有一万匹马踏过。
又换主子?
以后名声都被你们这些人搞臭了,怎么做人?
05
在长安,38岁的魏征总觉有点被抛弃的感觉,独自一人蜷缩在李密府衙一角,黯然伤神。
瓦岗寨的兄弟们都归心李世民。
苍天无语,接下来如何是好?
看着李密自关掉瓦岗寨起义集团后,混了个邢国公,天天借酒消愁,壮志难酬!
魏征也憋屈,难得到重用,他就自请去招降山东河北徐茂公的数十万义军,毕竟是老朋友,大概99%的成功率,也是大功一件。
李渊想都没想,立即批准。
魏征来到山东后,也成功规劝徐茂公。
徐茂公是魏征的老同事,李密的下属。
李密归顺李唐时,他一人替李密独守原来管辖的地盘东到大海,南到长江,西到汝州,北到魏郡。
就是这样的忠义之人,还主动为李密披麻戴孝。
招降功成圆满后,魏征依然留在黎阳。
更惨的是,第二年黎阳被窦建德攻陷,魏征、李神通、徐茂公的父亲等都被俘。
还好,窦建德这个人也算忠义,至少比李密靠谱。也知道魏征才华牛掰,即起用魏征为中书舍人。
于是乎,窦建德成了魏征的第四任老板,而这年的秋天却还没到来。
公元621年,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魏征又重新回归大唐,抛弃了他的第四任老板,当然这次完全被迫为之,还好有李世民的堂叔李神通、姑姑同安公主同俘,多少可以撇清官史上太多的尴尬!
06
这年五月,魏征容光焕发,一日看尽长安花。
所到之处,皆是花团锦簇,美女如云。
这不就是太平盛世的预兆么?
没有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但可以享受这五月天最曼妙的舞曲。
一回到长安,魏征满脑子都是功成名就的遐想。
太子李建成赶在李世民前头,匆匆签下了魏征的卖身契,成了李建成的太子洗马。
当然,魏征也不亏,毕竟李建成是李渊大力支持的未来皇储。
这下该我老魏大展人生抱负得了吧!
魏征发现李世民军功卓著,这是李建成根本没有办法比的,就极力建议李建成也出去打仗,立军功。
李建成听魏征一说,翻了翻白眼,手上一直急缺大将,如果那么容易就立军功了,我早就去了。
魏征直接对李建成说,没事,你只管接活,剩下的公关我来做。
公元622年,刘黑闼被李世民击败后逃亡突厥。
李世民没有乘胜追击,就领军回朝了。
六个月后,刘黑闼又卷土重来,不到三个月时间,整个河北区域又重新沦陷了,李道玄领军阵亡了,李元吉战斗力太弱了。
当李渊准备再次派李世民出击,这时候魏征找到李建成说:“你赶快主动找你爸爸要领兵啊!机不可失!”
李建成说:“你确定不是吹牛么!”
魏征说:“你就放心吧!”
这一年十一月初三日,刘黑闼军攻陷沧州,李渊3次换帅,最终太子李建成代替李元吉出征建功!
魏征对太子李建成说:
“前破黑闼,其将帅皆悬名处死,妻子系虏;故齐王之来,虽有诏书赦其党与之罪,皆莫之信。今宜悉解其囚俘,慰谕遣之,则可坐视其离散矣!”
——以前,别人打败刘黑闼的时候,他的将军和士兵全部处死,妻子儿女全部按通敌处理。因此刘黑闼部屡次叛乱。齐王李元吉更是个性凶残......太子你只要把俘虏无罪释放,这些叛贼自然就散了。
所谓,知人者智。
毫无疑问,这场战打赢了,太子李夺位也多了一点政治筹码。
07
公元626年。
魏征46岁了。
太子李建成还在犹豫鸿门宴,魏征则婆口苦心,极力劝说下手。
犹豫不决终究是兵家大忌。
此时的李世民可不是吃素的,在李渊肢解秦王府核心力量后,已经磨刀霍霍向太子了。
而李建成还沉醉在老爹李渊的承诺保护中,不知道危险已经悄然而至。
这一年,终究是魏征人生的分水岭。
玄武门政变事发的六月四日凌晨,李建成和李世民迎来了最后的PK,最终李建成倒在了玄武门的血泊中。
魏征的第五任老板还是走了,走时38岁。
魏征没哭,因为秋天还没到,奶茶更是还没烹制。
紧接着,这一天的午后,秦王府的大部队人马已经冲进东宫和齐王府,10位侄子被斩杀。
斩草除根,这场杀戮还没有任何停止的迹象。
此时的魏征躲在哪里?他在瑟瑟发抖么?
不,他已经意识到了死亡的幽灵在他头上盘旋,站错了队,自然会被斩杀。
这是历史不容置疑的规律总结。
所幸,李世民采纳了尉迟敬德的意见,除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元凶,不再扩大打击面,屠杀行动才中止。
李世民开始考虑着手收复李建成幕僚。
而魏征入了李世民的法眼。
那个下午,天气还有点热。
魏征被叫到李世民的面前。
李世民不置可否地就对魏征一阵痛骂:“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还建议他杀掉我。”
在场的人对着这雷霆之怒畏惧不已,对魏征的性命也不抱有任何希望。
从刑场到墓地,近在咫尺。
魏征却丝毫没有被李世民的气场所压迫,举止自若,应该是抱着必死的心态:“如果太子当初听了我的话,早点把你杀掉,就不会有今天的事发生,可惜他太蠢了”。
的确是实话,李世民虽有些恼怒,但还是克制住了。
他考虑再三,文官集团在朝廷还是很有分量的。虽然自己在武官集团很有势力,仍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魏征是太子党中的中流砥柱,收复这样一个硬骨头,就是树典型,对大局是有裨益的。
权衡利弊之下,魏征被封为掌事主薄。
就这样,魏征迎来了他人生中第六任也是最后一任老板,可能李世民命格硬吧,克不死。
这一年,魏征也46岁了。
这年的秋天,魏征总算喝上李唐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从公元626年到643年,17载勤勤恳恳工作,264条针针见血诤言。
从寂寂无名臭老道到当朝宰相,魏征终究赢得了生前身后名......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