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俞敏洪就没想过润么?



这是达叔的第746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达叔。
一个想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
昨晚文章,当你都能看到危险的时候,最大危险已经过去了 ,算是小号内容被审太久,删掉发知识星球内容后,在大号里,简单陈述的内容。
今天来系统阐述一下,达叔最近的一些思考。
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1
口罩三年,你做了哪些事情?受了哪些影响?
达叔这个账号,是从2020年3月15日,开始写的,每天3000字,到现在为止,坚持到第三年了。
在过去两年多里,外面一片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达叔凭借彪悍的执行力,算是完成了超级个体的崛起。
发明了一个“信任前置”的概念,链接了很多各个行业的合作者,尤其是医疗行业的。
自创了一套打法:“医疗职场+自媒体链接+房产投资”,完成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家庭财富增长。
而且整个过程,几乎每个决策,和思考的路径,都写在文章中了,每天想了哪些,做了哪些,都写出来了。
去年,被一个出版社看中,开始筹备出书,今年下半年,就能上市销售了。
那达叔写的这些东西,真的对大家有用么?
比绝大部分的情绪文章,要有用的多,但是,对很多见识、段位不匹配的人来说,照样是没多大用的。
达叔用的词,是“段位不匹配”,不是“段位不够”。
因为,必然有一些读者,他们的财富体量、赚钱速度,是比达叔还要高的,达叔摸索出来的这套打法,是入不了他们法眼的。
甚至达叔提的目标,要赚一个亿,在他们看来,牙都要笑掉了,赚这点钱,要这么费劲么?
你看,这就没法往下聊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读者,积蓄不到几十万,年收入只有几万块,看达叔的文章,用处也不太大。
因为达叔天天写的这些思考,对你用处也不大,即使你看到了,甚至认同了,也只能获得智力上的愉悦。
一旦落到现实,也照样操作不了。
能和达叔产生共鸣的,甚至觉得看完,真的有用,不仅启发了思路,还能赚到更多钱的,肯定是在智力、财富上处于差不多区间的家伙。
比如,达叔分享自媒体的成长经验。
在早期做好5年、10年的规划,只有对那些长期主义者,甚至是和达叔一样,内心有充足表达欲的变态级家伙,才有借鉴意义。
没有这种表达的欲望,你是无法坚持下去,也不可能熬过无人关注的寂寞阶段的。
过了寂寞的阶段,又得忍受非议的阶段,每一段路,都是别人无法理解的苦,生产者比消费者,难多了。
你要是扛过来了,你就能链接很多和你一样痛苦坚持、又收获满满的创作者,每一个你以前仰望的人,可能都会成为你的朋友,都能和你产生链接。
2
投资。
前面三个月,达叔被困在上海,几乎是无法出门的。
那达叔做了什么?
对上海的未来做了预判,并坚定看多,还写了文章,上海又到了互道SB的时候了,疫情后,上海人口可能会暴涨,像武汉一样 。
然后呢?
在无法出门的3个月里,达叔不仅这么想,还会用真金白银去践行,去按照自己的思路做。
做了什么?
卖了2套房,加上手里的现金,在上海新买了一套,逆势完成了一套大标的建仓。
什么叫真诚?
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相当于全程直播,和读者分享,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一个家伙,每天和你汇报他做了什么。
如果你不下场,只在网上看各种狗血小编写的情绪性文章,会对你的财富、认知,产生任何有益的影响么?
并没有。
而真正下场的人,才会发现,买同一个小区的业主,刚摇到号,签完合同,就开始利用黑科技,拿到市场上卖房了。
一周的时间,一个转手,涨价多少?
550万。
在市场上,照样有人排队去成交,这就是认知上的两极撕裂,站在10年后,回过头来看,谁又是那个傻子呢?
可能两个人,都觉得自己赚到了。
最大的傻子,可能是痛骂交易双方的家伙,都这个时间了,你们还去高位接盘,有这个钱,存银行、买理财、去炒股,每年收益几十万,不香么?
你认为香的东西,在另外一拨人看来,就是个砒霜。
比如,在网上人都喊逃离上海、房价要跌,有钱人要润的时候,达叔想过一个问题。
这两年多,很多人都受了委屈,但是谁能拍着胸脯说,他受的委屈,比俞敏洪多?
一个被长期主义者、顶级投资人张磊都称称赞说,教育是永远不需要退出投资的行业,顶级公司,被二向箔给撸掉了。
60多岁,财富早就自由了,为啥不润呢?
宁愿重头开始,顶着骂名搞直播带货,也不愿意收拾行囊,到太平洋对岸待着。
为什么?
有一个老前辈退休,被请过来,给我们这些年轻人做培训,他是国内第一批顶级职业经理人,总经理级别的。
他年轻时的理想是,4套房,香港一套、上海一套、深圳一套,悉尼一套。
实现了么?
退休之前,都实现了。
结果等他退休之后,住在悉尼对着大海的别墅里,待了一个月,人就崩溃了,浑身不得劲,得赶紧回国,找个事做。
现在做咨询顾问,到处出差,给年轻人去讲课、搞培训,这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日子比,哪个更幸福?
冷暖自知,只有当事人才能说了算,也就是说,当你段位没到的时候,不要主观臆断,有钱人都要润的,更不要主观臆断,房价要跌的。
因为,当你段位不到的时候,是理解不了那个世界运行的,理解不了其中的套利游戏,也理解不了每个人对钱的态度。
3
昨天和星佳聊天,问你那个香港的业务,除了珠三角的,还有哪些人来咨询?
星佳说,上海的,也有一些。
我把这个香港的项目,讲了好多个卖点,但是有一些客户,压根就不听,只对其中一个点感兴趣,就是我要多一点自由。
孩子继续留在上海,业务也留在上海,搞完这个身份之后,可能他也继续会在上海,那为什么要花这几十万?
就是花点钱,多买个备选方案。
达叔说,这几十万,对普通的中产阶级来说,是一笔大钱,是需要慎重考虑,甚至全家讨论的。
但是在一些人眼中的规模,可能就像中产阶级对待几千块、几万块的态度一样,一时兴起,喜欢就买了,像买个包一样。
这几千块、几万块买个包的决定,放在低收入人群里,可能是一年的收入,又是不可理解的一个消费行为。
所以,相互之间,都是无法理解的。
如果你想强行突破,去理解,一种就是自己努力打破认知边界,去看上一个阶层里的人,写出他们的见解。
尤其是群里的叛徒,桀骜不驯的大嘴巴,骨子里就想分享的家伙,这样的人,在不同阶段、不同平台,每隔几年,会出现一两个。
然后,就被撸掉了。
如果你没见过,那是你自己的损失。
另一种,就是你通过自己的努力,爬到那个位置,你自己就能悟到那些认知了。
也就是说,有些人是先有了认知,然后有了成就,也有些人,是有了成就之后,慢慢就理解了同行们的处境。
有了认知、有了财富规模,下一步赚钱的速度,是越来越快的。
也许你从零起步,积累第一个1000万,用了10年,但是积累第二个1000万,只用5年就到了,可能再然后,就是3年。
会一直快下去么?
不知道。
可能很快又会迎来下一个瓶颈期,得重新换一种打法。
为什么达叔,经常在文章里自黑,也经常在文章中,承认自己对很多东西,不熟悉、不知道?
是对自己诚实。
这就是达叔目前真实的状态,也可能是达叔学过一个“弱者策略”,要不断告诉自己,你在整个市场里,是一个弱者,你对很多信息,一无所知。
你所看到的信息,都是对方想让你看到的,甚至都是对方咀嚼过,可以喂给你,塞到你脑子里的。
达叔学到这个理论,是在哪学到的?
股市里的一个基金经理,叫冯柳。
学完之后,要去炒股么?
并没有。
更坚定的去买房,买一线、强二线的房子,既然是弱者,就要去坚定的和最强者绑定,向最强者交出筹码,加上杠杆,成为最强者的一部分,和最强者共同成长。
那为什么最强者,要选择这个工具,而不是放弃这个工具?
因为这个工具,太好用,舍不得丢,也没法丢,即使当别人都喊着要丢了,达叔也是不会信的。
因为这个工具,既是民生工具,反应在居住属性上;又是商业繁荣工具,反应在金融属性上;还是税收工具,反应在土地财政上。
根据奥卡姆剃刀原理,这就是目前最简洁、最有效的工具。
达叔一年前写过,如果这个工具没了,那可能你连车都没法开了,然后文章就没了。

然后,现在就出现罚款月票了。

最近出了各种烂尾,又有一群心慌跟着起哄要取消预售,作为一个各种信息的获取者,你真的现在支持取消预售制么?
短期背后的代价,你愿意承担么?
别整天嚷嚷,每一个动作的背后,都标明了价格,而且你都是支付方,别总想着占便宜。
就像俞敏洪一样,他不知道润的好处么?
但是他更知道,背后的代价是什么。
都是成年人了,要知道成本,懂得取舍。
关注达叔,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富。
达叔星球推出4个项目:微天使投资+达叔编辑部+脱单项目+工作推荐,4200个慢慢变富的人,每多100人,涨价100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