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官宣:任务失败!钻地机器人无法进入火星体内


“洞察”号的火星“打洞”任务正式宣告失败。
IPGP / Nicolas Sarter
科学家用了两年时间想要把“洞察”号的热传感器钻入火星体内,但是进进出出很多次,都被火星“推”了出来。
两年来研究人员想尽办法,想让长约40厘米的钻头钻得深一点,但是一直没有什么好办法。上周末人们进行了最后一次尝试,在“捶击”了500下之后最终放弃。1月14日,NASA正式宣布此项子任务失败。

NASA / JPL-Caltech
“洞察”号探测器携带有一只“鼹鼠”,它是一个热传感器,是用来探测火星内部的热量传递的。按照设计,它必须钻进至少5米深的火星内部才能发挥作用。
但是让科学家没有想到的是,“洞察”号着陆区的土壤非常独特,和人们通过以往探测行动认识到的不一样。由于土壤的摩擦系数低于设计值,“鼹鼠”的钻头一直打滑,无法深入火星内部,最多只钻了半米。
“洞察”号两年前着陆在火星表面,它携带有许多科研设备。其微型气象台可以为我们提供火星天气预报;而其搭载的地震仪记录到了大约500次火星地震。
“鼹鼠”的失败留下了一丝遗憾,但它也是经验的一部分。“洞察”号的主要科考任务至少将会延长至2022年底。
2021年火星无疑又将是一个热点。二月份以后,中美和阿联酋的三架探测器将先后到达火星,对这颗既神秘又熟悉的行星进行全方位考察。
参考
NASA InSight’s ‘Mole’ Ends Its Journey on Mars
https://www.nasa.gov/feature/jpl/nasa-insight-s-mole-ends-its-journey-on-mars/
星空天文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新华社重磅打造《60万米高空看中国》
60万米高空撼人心魄的发现之旅
34个省份沧海桑田的宏阔变迁
70余年中国人民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
200余幅专题地图与卫星影像的精美呈现
原价228,现价148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