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雄云集”的成都城南,他们在如何定义“骑士精神”?



成都天府新区是一个“英雄云集”的地方,自2014年正式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以来,综合性城市公园、地标性公共空间以及高品质商业项目逐渐聚集在这里,与传统主城区形成了新与旧遥相呼应的城市新格局。
沿着城南主干道天府大道一路向南,一定会被两栋高耸入云的建筑吸引住目光,这便是城南“英雄”中的佼佼者——“天际”。

具有英雄主义气质的建筑不仅从视觉上改造了城市的天际线,也在潜移默化地向大众传达着属于它的城市观。
如古典欧洲的骑士精神,是骨子里的信仰与荣耀,引领着时代前行。

建筑的骑士精神,
他们的英雄主义 

在全球化环境下,城市面貌日趋雷同和绿色共享空间日渐消逝是所有城市都面临的难题,人们更加需要那些兼具美感与价值的城市地标来唤醒感官,重塑自己的“城市印象”。
为此,新加坡著名建筑师曾仕乾(Soo. K. Chan)领衔的世界级设计团队SCDA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在美国的英雄主义建筑地标上找到灵感,将建筑的“力量感与永恒感”定为了设计中的首要目标。

建于1931年的纽约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就是最著名的英雄主义建筑地标之一,图片来源于网络
英雄主义建筑地标大多以摩天大楼的形式呈现,这类建筑不仅在外观上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在设计中也结合了在地化的实际环境与功能需求,如此才能逐渐融入城市生活,成为隽永的城市地标。
“天际”就是兼具宏大城市视角与细微人文关怀的建筑。三栋超200米的摩天大楼建筑群从230公顷的中央公园中“生长”出来,使得建筑体量的厚重感与地表的轻盈空灵相互依存,创造出了一种简洁的力量。

“天际”模型图
建筑群与风景秀丽的城市绿洲由一条景观步道相连,沿着步道前行,在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距离,建筑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与质感。
总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的冰裂纹陶板与单元式精密加工的玻璃幕墙勾勒出优雅的线条,当光影在立面网格间流转,建筑的外立面也随之变化,映照出变化万千的城市景观。



“天际”建筑外立面
随着步道逐渐延伸,塔楼显现出格局与姿态,行至城市绿洲翘首回望,映入视野的正是高楼所勾勒出的“最美城市天际线”。
此时,近处的风景与远处的高楼形成环境与建筑的最佳映照,摩天大楼不再只是一座茕茕孑立的建筑,而是城市与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诉说一个关于永恒的故事。


“天际”远景,摄影:Simon©ZSDC
而走回“天际”的近处,风景又有所不同了。在几栋高楼合围出的中庭,一座极具几何美感的建筑折叠而起。
外部空间层叠的绿色植物营造出了清幽的空间环境,隐藏在绿植深处的会所则为城市人群提供了舒适的休闲空间,未来的生活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天际”中庭景观
登上“天际”,视野纵深绵延数十公里,从城市绿洲到中央公园,进而眺望未来城市中心,最后映入眼帘的是落于地平线处的龙泉山,城市的纵横感与层次感从未如此清晰直观。

“天际”俯瞰图
曾仕乾认为,“天际”体现了一种“形而向上、引领未来的精神”,从视觉上看严谨而克制,却有着喷涌而出的力量感。
“三足鼎立”的建筑形态如同守护着成都之南的骑士一般,用空间、光影和结构为这座城市描绘它的“英雄梦想”。

花园城建筑群
“天际”也并非“孤胆英雄”,它与凯悦酒店、国际会议中心等组成花园城国际度假中心(以下简称“花园城”)城市天际线,共同形成了错落有致的城市建筑景观。
相隔不远,同样属于花园城建筑群的湖滨商业街则将另一种建筑风格融入其中,这般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建筑交相辉映的城市盛景,在城南也是独此一例。

花园城建筑群
如曾仕乾所言,这里的建筑空间规划关注的是“空间的诗意运动”,“建筑沿着折叠景观的脊骨线错落有致地排列,在湖区与景观之间形成无缝的连接。”
这个极具诗意的城市综合体,也是花园城城市精神的外在体现。

生活的骑士精神,
让一切的美好自然生⻓

现代意义上的骑士精神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活态度,正如罗曼罗兰的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爱它。”
拥有骑士精神的人不畏惧成为“孤勇者”,他们永远是时代的“弄潮儿”,一旦有所坚持就会贯彻到底,追求品质化、精英化的生活方式,不会轻易对这个世界妥协。

花园城湖景
花园城之所以能成为一座城,除了独具特色的建筑和优秀的城市规划,当然还有构建其上的生活方式。
6年时光,多样化的业态逐步在这里落地、生长,处处都透露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可以说,什么样的城就造就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花园城湖滨商业街
走进花园城,瞬间便会被极具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街景所吸引,蓝榭餐厅就坐落于宏伟的喷泉景观一侧。
空间划分为餐厅、花园露台、茶吧三个区域,华丽的水晶吊灯与典雅的欧式家具让人仿佛置身19世纪末,那个被海明威称为“流动的盛宴”的巴黎。


蓝榭餐厅&花园露台,摄影:Simon©ZSDC
半开放式的花园露台将空间无限延展,仲夏夜的黄昏时分,寻一个湖景绝佳的位置,点上一杯红酒,与三五好友虚度光阴,颇有几分“城市度假”的闲适自在。

蓝榭餐厅
都说咖啡和书是绝配,花园城便索性将两者合二为一。咖啡图书馆与蓝榭餐厅隔街相对,略有些低调的门头让人一时有些迷糊,但露台上那些喝着咖啡,或读书、或摆弄电脑、或谈天说地的人立马揭示了谜底。
咖啡图书馆的室内空间不大,但充足的光照使得空间通透感十足,颇有街头咖啡馆的感觉。从咖啡柜台旁的小门穿过去,则是另一番景象,9层的落地书架,近万册由方所团队精选的图书,直接将人拉入了阅读的海洋中。
咖啡与阅读的空间是分隔又融合的,既可点上一杯饮品带入图书馆中饮用,也可选一本心仪的读物回到咖啡店里阅读,同样的组合,在不同的空间中却有完全不同的体验。

摄影:Simon©ZSDC


咖啡图书馆,摄影:雨婷
沿着湖滨商业街漫步而行,在一处拐角发现“湖畔茶事”的立牌,空间感受就此转变。
以木色与白色为主基调的新中式风格空间带来了温馨又沉静的氛围,独立包间的格局使私密性得以保障,由行政主厨打造的定制私房菜则将用餐的仪式感做到了极致,每一处窗外的风景都如同一幅画卷展开,美不胜收。



湖畔茶事
花园城的生活方式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在这里,既可以找一处风景秀美、微风拂面的地方,享受忙里偷闲的舒适;也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律动起来,探寻与自然共振的快乐。
在HOMI普拉提尝试最潮流的都市健身方式;在五彩缤纷的蔚蓝欢乐世界与孩子们一同玩耍嬉戏;亦或是在宽敞的草坪上,体验一把露营野餐的乐趣,都没有辜负这一片湖光水色。



   HOMI普拉提(上)、蔚蓝欢乐世界(下)
有一句网络流行语叫“好好虚度时光”,用在花园城是合适的,慢节奏从不代表放弃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而是给生活一些时间来沉淀,给美好一些时间来生长。
有美好的生活才有美好的城市,花园城就是这样一座城。

城市的骑士精神,
用开放与包容面对世界

如果要从头开始建设一座城市,那么最先需要规划的是什么?大概那个处于城市中心的公共空间吧。因为公共空间是最能体现城市气质与公共精神的场所之一。
纵观国际国内的知名城市,几乎都有着极具城市代表性的公共空间,如纽约的中央公园、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东京的涩谷站、新加坡的鱼尾狮公园等等,都作为城市精神的重要符号而深入人心。

鱼尾狮公园(Merlion Park),图片来源于网络
伦敦向来有“广场之城”的称呼,据统计,伦敦现存600余个历史广场,这些零星分布的广场在伦敦的公共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其中,特拉法加广场又被称为伦敦的“心脏”。
广场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56米高的英国海军上将霍雷肖·纳尔逊纪念柱耸立在中央,四周围绕着精美绝伦的历史建筑、喷泉、雕塑以及公共艺术品,从广场和美术馆的正立面上可以感受到具有象征意义的整体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伦敦这座城市的气质和面貌。

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花园城,也有着这样一个广场,那就是花园城喷泉广场。
广场同样采取中轴对称布局,宏伟的中央喷泉造景将视线的纵深感拉长,达到极为震撼的视觉效果,纵向排列的热带绿植又带来了些许东南亚的风情,形成了新古典主义式的城市街景。欧式风格塔楼伫立在广场一侧,成为视觉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支点。

花园城喷泉广场
号称纽约“后花园”的纽约中央公园则是城市规划中一个极为“奢侈”的案例,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中央修建一座占地340公顷的城市公园本就是极为大胆的事。
中央公园的设计者、美国景观设计之父欧姆斯德认为,城市公园使得城市中人造和自然的界限变得模糊,公园必须是大众的。
中央公园的建成成功掀起了一场城市公园运动,创造了开放式城市公园的传奇,使得景观建筑不再是“奢侈品”,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中央公园(Central Park),图片来源于网络
花园城也是城市公园的先行者,森林、草地、流水等自然界最原始的养分构成了花园城设计的重要元素,由湿地、岩壁、彩林梯田、瀑布、特色桥、大草坡、商业码头、梯田曲径等8大主题公园景观构建的湖滨公园及山地公园,让自然融入生活环境与公共生活,在城市中创造更多自然活力。

花园城自然景观
国际化的造城与规划理念造就了花园城复杂而多元的城市气质。
郁郁葱葱的热带植物和挺拔林立的现代建筑让人有仿佛置身新加坡的错觉;而新古典主义式的建筑风格和优雅的湖畔生活方式又让人联想到欧洲的舒适惬意。
这样的多元与交错却并不会使人产生混乱的感觉,反而造就了独属于这一座城的国际化气质,让人积极地想去探寻,究竟还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惊喜隐藏在这里。

花园城凯悦酒店
无数的“城市切片”散布在角落,等待着有心人去慢慢收集、组合,构成一张完整的城市拼图,最终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也许是英雄主义,也许是骑士精神,也许一个什么新的东西。
如曾仕乾所言,“城市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从规划之初就需要考虑到未来的成长与衍变,包括文化与环境背景,社区与功能需求。”
而待这座城已然展现之后,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陪伴它的成长,在适当的时候融入新的元素,看看会碰撞出什么新鲜有趣的火花。

花园城城市天际线
一路走来,花园城关于造城的“野心”已经显露无疑,如同那句颇具浪漫色彩的品牌理想所言:“不能改变一座城,就为你创造一座城”。
花园城所造的“城”从来不止是今时今日之城,而是未来之城、永恒之城。6年的匠心营造仅是一个开始,他们所指向的是百年的经典与传承,是一种开放与包容的城市精神,这大概又是另一种骑士精神吧。


主编:牧之
副主编:忧忧
编辑:Eva
撰稿:Eva
摄影:Simon©ZSDC或由花园城国际度假中心提供
校对:建国
设计:龙龙©ZSDC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