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望平街“冒”出一群地摊青年,贩卖全成都独一份的浪漫



得知望平街的武成门桥上“冒”出很多地摊,先是来自小红书,很快,竟弥散到我的朋友圈,瞬间有种仿佛全世界都跑出门摆摊了的错觉。
情况确实有这么热闹。晚上六点过,这条50步就能走完的小桥两边,马上就摆得满满当当。而且比起其他的摊摊聚集地,武成门桥的这个场面太是独一份了。

武成门桥的摊摊 / 摄影:建国©一筑一事
一张折叠桌,一个行李箱,一块布,一盏灯,一个帆布包或纸板或滑板当座椅,往晒得滚烫的地上一坐,一群装扮略显不同的年轻人轻车熟路地就把生意做起来了。
他们的摊上卖着找遍全成都可能都算独一无二的有趣东西。15块卖现场作画的手艺,9块9卖的海娜手绘,随机价格卖一场心理咨询服务,卖艺考时的作品,卖摄影作品,卖手编或手串的链子,卖二手衣服,卖自己四处淘来的首饰……乐意的话,其中一位还成功向我推销了他自己的简历。

我朋友在摊上购买的现场作画,15块人民币 / 摄影:建国©一筑一事
至少亲自在桥上厮混了两天,轮番消费并带人来消费的我能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不是玩票,价格公道;认真摆摊,也认真打扮。
因为武成门桥突然出现的这群好玩青年,这两天也出现了不少闻声而来的小摊。卖冰墩墩的,卖花的,卖水果的,卖蝈蝈的,卖公墓的,算命的,全扎在一处。
这样一个发生在城市中央的浪漫时刻,如今已经从武成门桥离开。一些摆摊人已经流浪去临江西路,或许未来,他们还会再回来。


成都最像大理的地方,
是座桥~

我在武成门桥上的第一次消费,是在小鱼的摊上画海娜。具体一点,是我俩都隔着帆布包坐在地上,手靠在行李箱上画的。
这门手艺其实她没学多久,都是自己摸索着玩儿的,地摊的主营业务其实是各种衣裳和她亲手做的粘土戒指、钥匙扣、胸针、手编包。
不过画海娜真的很受欢迎,这种用植物染料手绘的图案,能在皮肤上留个十几天。桥上还有另一家,两个摊一起,承包了整条桥摊主的手。

左边就是小鱼 / 摄影:©舒月
来自广西的小鱼一直在流浪,她的上一站是厦门,因为她一直很想看看海。但那里的体验不是很好,有的只是一茬接一茬的游客,本地人不知道都去了哪儿,如果不住青旅,小鱼觉得自己根本认识不了几个人。
她问来自福建的我,你会有这种感觉吗,厦门好冷漠。完全不像她特别喜欢的大理。
“大理也有这样的地方,很多好玩的地摊和摊主,我觉得这里特别像大理。”

小鱼的摊位 / 摄影:©舒月
小鱼在大理的日子就是那样,平时在民宿打工,闲暇时间自己做做手工,做了一批就出去摆摊。成都还差点,比如没有大理那样的民宿,摊摊的有趣程度还有待提升,以及天气,实在热得发昏。
我问小鱼,在这摆摊能不能赚着钱,她乐了。“至少这里不要摊位费!城管也不来赶!”

武成门桥上又热又热闹 / 摄影:建国©一筑一事
真到有生意的时候,小鱼还莫名有原则。一个嬢嬢摸着一条碎花半身裙问她价格,不贵,一百出头,但小鱼读着她的表情,也并不是很想要。死咬不卖,嬢嬢更想要了。
“我想她带回去,也不会真正爱它,我觉得这条裙子还没找到真正爱它的人。”

小鱼正在画海娜 / 摄影:建国©一筑一事
在桥上一周,小鱼基本上把摊主都认识了遍,她还给我普及了这片区域的摆摊历史:据说最早的摊三个月前就来了,是一个摄影师在这里卖照片,这几天不在,因为去办个人展了。
交谈中,小鱼发现原来我跟她的几个摊主朋友,都属于朋友的朋友的巧妙缘分,她惊呼,成都这座桥真是她觉得最像她老家那个小县城的地方了,怎么大家彼此都认识,都是朋友。
好喜欢这种感觉,城市那么大,却小得像个社区。她说。

武成门桥的夜晚 / 摄影:建国©一筑一事

和其他地儿不太一样吧,
就,有很多穿成我这样的!

武成门桥最靠近望平街出口的一侧,固定从晚上六点开始,总是出现那么几个摊位。摊主是一群从穿束到妆容都很有想法的女生,她们几乎就是整座桥区别于别的地方的标志性风景。
腿腿的摊位卖二手衣服,小蒋则卖她平日里淘来的各色vintage首饰,某种意义上,都是掏了自个儿的家底。

小蒋的宝贝首饰们 / 摄影:建国©一筑一事
俩人是前同事,同时决定从一家淘宝店离职。不打工干啥呢,看到小红书上有人在武成门桥这片摆摊,一合计,去吗?去啊!失业的第二天,腿腿和小蒋就拖着家伙出来了。

腿腿的摊位 / 摄影:建国©一筑一事
看中这里,腿腿觉得气场相合的一个地方在于,“这儿摆摊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样吧,就是,有很多穿成我这样的摊主。”
她低头看看自己今个儿穿的黑色渔网罩衫,搭闪耀铆钉皮带和皮靴,透过墨镜,给了我一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眼神。

腿腿每天出摊,都穿得很漂亮 / 摄影:建国©一筑一事
小蒋每天还要在小红书上写自己的摆摊日记,每天扮演不同的人设,比如离异女人、紫山之巅的修炼天才、高中生侦探工藤新一、上市公司老总。



小蒋在小红书的摆摊日记 / 来源:小蒋的小红书账号“1234“
隔壁的涩口羊,一头绵羊似的卷毛,是放了暑假的大学生。认识她那天,她画着明晃晃的黄色眼影,手指上套着一个纽扣扎在一起做的戒指。她平日里就在网上卖自己手作的陶瓷戒指,造型多是张牙舞爪的小怪兽,奇奇怪怪,可可爱爱。


涩口羊的戒指 / 摄影:建国©一筑一事
再边上的Mandy,是个卖画的,15块人民币给人现场作画,给我介绍她的朋友着重补充:她可是摊花。


卖画小行家Mandy / 摄影:建国©一筑一事
Mandy自称画画农民工,不记账,全凭今天手臂的酸痛程度,判断今天的单开得有没有昨天的多。

画画民工Mandy / 来源:©Mandy
每天桥上到的最早的一批人就是这群漂亮孩子。有机会你太应该听听小蒋的吆喝声了,专业、大声、积极、主动,跟我们聊着天吃着面包,余光瞥到有人路过,就会立刻进入状态,“古着首饰,项链手镯戒指,请随意挑选!”

腿腿、小蒋和Mandy的摊边合影 / 来源:©小蒋
生命不息,摆摊不止,如今她们已经转移到临江西路的家吧门口,重新制造热闹。

扎堆摆摊的漂亮年轻人们 / 摄影:建国©一筑一事

闲嘛,也穷,
来了发现还好玩,真上瘾

摊主里除了小鱼这样的流浪人,腿腿和小蒋这种的失业人,还有一大群在校大学生。这样一想,一下能理解望平这波摆摊潮为什么是出现在这样极热的夏夜了。
卖手工珠串的小猪阿姨今年才大一,比桥上的很多人都早,6月10日就开始摆摊了。白天起床就设计珠串,晚上就出来摆摊,20天时间,她的第一次创业已经成功回本。

小猪阿姨的摊位 / 来源:©小猪阿姨
桥的另一头,自称“野生艺术人”的cici的壮举已经传遍全桥:她成功卖出了自己艺考时候的画,160块钱!
Cici的摊位既像个画摊,又像个写生位,她和川影的同学们就地便开始作画,颜料、蜡笔摆了一地。画好了,框一裱,又是一幅作品。



Cici的搞艺术摊位 / 摄影:建国©一筑一事
桥上也有不少摄影师摆的摊子,星辰大概是其中年纪最小的,00后,还在读大三。
考虑到自己搞的是人体摄影,这座桥上来来回回走着不少老年人,星辰很贴心地用口罩、胶片把重点部位都挡上了。

星辰与他的摊子 / 摄影:建国©一筑一事
玉头和舒月,两个刚来卖原创手链的女生,都不是什么安分人。玉头平日在学校里就老鼓捣手编饰品,被辅导员点名不务正业,都不去找找实习;舒月玩乐队,晚上跑学校后山和朋友一起办演出。
在小红书上看到望平街尽头这座桥如此热闹,玉头便邀请舒月一起去摆摊。舒月问,需要提前准备什么吗,玉头干脆回复:扯块布不就行了!



玉头和舒月的小摊 / 摄影:©舒月,或建国©一筑一事
多少奔着“摆摊是个好生意”的念头来的呢?几乎没有。大家都晓得确实赚不到几个钱,还要热得中暑,但“闲嘛,也穷,来了发现还好玩,真是越摆越上瘾。”

谢谢你,现实世界,
下次继续浪漫

武成门桥上的一切,又魔幻,又真实。
蝈蝈摊给隔壁酒摊配乐,卖手链的女生冲到桥对面买3元2束的花,冰粉摊老板喊住卖画的妹妹送西瓜冰粉,你会记得隔壁卖宠物围脖的摊主的狗叫肥肠,也有机会被想去厕所的摊主抓住,留下来帮忙看会儿摊。



摄影:建国©一筑一事
其中一个最神奇的摊,我给摊主起的代号叫“活佛”,因为他脑袋后边的招牌上写的就是这个。整个摊位由大小不一的瓦楞纸板构成,上头写满这位街头心灵导师赠予世人的语录。
“活佛”的摊位前总是很多人,录像的,录音的,还有模特样的女孩问“活佛”借场地,在这堆朴素的纸板中央拍照。女孩的伙伴揶揄着,说她像老板娘,“活佛”只是笑笑,抬举了,出租陪伴200元一天。



著名景点:爱情诊所 / 摄影:建国©一筑一事
什么都能卖,尽管这些摊主们给我的回复往往是,“为什么做这个?因为我只有这些东西/这个技能了。”
其中的大多数,在拮据的生活中,对未来的人生都还找不到方向。下一步做什么呢,现在的专业是自己喜欢的吗,要去找工作吗,手头的技能是无用的吗,怎么赚开心的钱呢,摆摊成为一种应对孤独和迷茫的过渡期策略。

摄影:建国©一筑一事
一群穷开心的街头艺术家,和一群乐意驻足狂欢的过客,他们无意识地创造了一个打破寻常秩序的场景,在城市的某个角落的某段时间突然发生,又迅速消失。仿佛电影里窥见的那些街头作画的画家,那些给路人写诗的诗人,梦幻般地出现在了武成门桥上。
一定还会再出现的。这个城市中央的不必要浪漫时刻,已经给每个曾路过这座桥的人,都制造了无可替代的美好怀念。

摄影:建国©一筑一事
🎉🥚
文末彩蛋~
关于成都
有太多惊喜等待探索和“回答”
历时4年企划
我们用一本“成都答案书”
带你开启自己的城市发现之旅
《一筑一事:成都》
不只是探访一座城市的指南书
更是探讨一种“成都活法”的故事集
内含:
380页 60万字
100+人物 500+空间
800+张图
街区探索、空间特写
创意对话、清单指南
点击下方海报购买
解锁更多属于你自己的成都答案
👇



主编:牧之
副主编:忧忧
编辑:建国
撰稿:建国
图片:详见图注
校对:王玲
设计:龙龙©ZSDC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