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来,中国人居住环境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四个字来形容。
过去,人们普遍住在密集而拥挤的“筒子楼”里,住房全然是“刚需”而非自主选择,更谈不上对居住环境的要求。
那时,住在哪一个社区似乎并无区别。
· 位于成都川大家属区的“鸳鸯楼”,摄影:忧忧©一筑一事
直到商品房时代到来,许多中国人才第一次面临一个问题,究竟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住所?
区位、品质、价格、交通......要考虑的因素是如此繁杂,而在这些所谓的“刚需”之外,一些更进一步的“改善”需求也逐渐被纳入考量。
换言之,人们除了想住得方便、舒适,对住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对“居住美学”的要求。
德商天玺系
成都人的高阶“理想型”。
有人说,居住美学是理性和感性的栖居。居所并非只是私人活动的空间,也代表了居住之人的气质与生活方式。
某种程度上,选择居住在哪里,也代表了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公园内建城市
而非在城市中建公园
居住空间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在城市这样的大环境中,区域相邻的空间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些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直接决定了整体的空间体验感。
作为中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成都向来以温和的气候、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极具地域性的美食而闻名。如果不愿在城市化过程中丢失自身特色,发扬这些优点必将是成都城市发展的方向。
· 成都城市夜景,摄影:ICY©ICYWORKS
因此,近些年“公园城市”的发展理念不断被提及。对于“公园城市”的概念,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副教授陈岚有过很具体的阐释。
“我们的目标是每隔300米就有一片绿地,推开窗户就能看见绿地,看见公园。”更书面的说法是,在公园内建城市,而非在城市中建公园。
·德商新希望·锦麟天玺俯瞰新金牛公园
要做到这点当然并不容易,但总有一些人已经走在了前列。成都德商集团推出的城市奢宅系列“天玺”就将“住宅建在了公园里”。
德商新希望·锦麟天玺紧邻2018年底开园的新金牛公园;德商·迎晖天玺俯瞰“老成都的回忆”塔子山公园,并正面东站绿轴公园;德商·锦江天玺与“成都人的后花园”三圣乡交相呼应;德商朗诗·麓湖熙华天玺则干脆建在了“城南地标”麓湖生态风景区内。
· 迎晖天玺俯瞰塔子山公园
当然,仅仅靠近公园并不足够,天玺系更是从空间设计的层面达到了与环境的有效互动,极大地满足了现代人对自然生活美学的诉求。
德商·迎晖天玺
以环形“拥抱”自然
据迎晖天玺设计团队Aedas凯达环球全球设计董事王烨冰介绍,对于如何最大化塔子山公园景观视野的问题,从建筑落位和整体布局阶段就开始了。
· 德商·迎晖天玺
“我们采用了环抱式的整体规划设计,让塔楼形成一个弧形的布局,半围合起中间的花园,这样可以最大化塔楼的视野,半围合的花园也和南侧的绿轴形成了很好的关系,我们的花园更像是绿色的延伸。”
比起半围合布局,全封闭围合是在成都更为常见的居住空间规划格局,也许全封闭是对空间更有效的利用,也让空间相对独立、自成一体,但遗失掉了与周围空间的互动。
迎晖天玺的“环抱式”格局则体现了对自然环境接纳和包容的态度,居住空间和公共空间的界限被打破,不再相互隔离,而是融为一体。
德商朗诗·麓湖熙华天玺
让建筑从自然中生长出来
相比于迎晖天玺,麓湖熙华天玺拥有更为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坐落于整个麓湖生态圈中,同时享受都市的繁华和绿色生态的环境。
麓湖熙华天玺景观设计团队广亩景观成都公司总经理高芳说:“我们一直认为,近在咫尺、可日常享用的绿色空间才是推动生活幸福感的真实动力。”
· 麓湖熙华天玺实景合成图
正因如此,麓湖熙华天玺在景观营造中尽量削弱了人工痕迹,“让建筑从自然中生长出来,营造公园般的社区生活环境”。
“从城市生态规划的意义上来看,天玺的绿色生活小圈与不远处的麓湖生态大圈就像是两个相互融合的细胞,承载着居民不同的生活方式。”
与自然的融合是麓湖熙华天玺最突出的景观美学特征,高芳口中的设计主题“森居”的元素在空间中随处可见,“抽取山川、河流、跌瀑的艺术形态,回归生活本质,感受阳光、树木、花草、流水与环境的默契,让空间自然而然地‘流淌’在都市之中”。
麓湖熙华天玺没有刻意模仿成功案例,而是“探索一种更加让自然接纳的方式,将中国式的虚与实,意境与气韵运用其中,让空间流动并与自然交融,室内和室外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建筑与景观融为一体。”
无论是拥抱自然,还是直接生长于自然,正是一个个这样的城市公园和自然式居住空间,将造就未来的“公园城市”。
于繁华都市中
觅得一份美丽的隐秘
建筑,某种程度上构成了城市的面孔。若走在一座城市的繁华地带,看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这座城市自然也会变得面目模糊。
中国的城市建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陷入了这样的窘境。功能性和实用性被视为建筑设计的首要考量因素,艺术性和设计理念则退居次席。
· 摄影:ICY©ICYWORKS
但随着大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建筑美学渐渐成为评判的标准。社交网络上不断涌现的“网红”地标,也在为这座城市的辨识度正名。
德商天玺系从未放弃过对美学的追求,无论是建筑还是景观,都在贯彻自身设计和美学理念的同时,也能与所在区域达成协调和呼应。因此,每一个“天玺”都各有千秋。
德商·锦江天玺
流淌在血液里的“院子情结”
陶渊明有诗云:“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对园林的向往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
德商·锦江天玺汲取中国四大园林之一的拙政园的造景精髓,以山水自然为基调,以“一轴两园两坊五巷”为逻辑,遵循传统府院的平面布局,通过平均年龄70岁造园师傅的精心打磨,把江南水乡的苏杭园林复刻至成都三圣乡。
· 锦江天玺园林,小枝©ICYWORKS
院子里每一株植物都是经过精心考量,有从泰山天烛峰上原冠移植的黑松,从日本移植的三季枫……这些看似“费劲”的打磨,让庭院四季皆景。将小青瓦换日本和瓦,使院子看上去既高级又古典。
为了达到最佳视野效果,大平层和中式合院的排列方式南低北高,最大化让每一户都拥有最好的视野。
· 小枝©ICYWORKS
建筑师还在入户区、大平层区和合院区分别设计了三个独立中庭,在天际大平层的围合空间中做出一个有层次感的度假风中庭园林。而合院墅区则设计了与之匹配的中式古典园林。
庭院重叠,街巷交错,行走在锦江天玺的园林中,一时间仿若梦回唐宋。古典与现代在此完美结合,相信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引领成都高端住宅空间。
德商·迎晖天玺
关于岛屿生活的想象
· 迎晖天玺园林
如果说锦江天玺满足了成都人的“院子情结”,那么,迎晖天玺则达成了成都人对岛屿生活的想象。作为内陆城市,成都人见到海的机会并不多,却充满了对岛屿生活的向往。
迎晖天玺将岛屿生活图景以建筑与园林的形式表达了出来。蛋形建筑为核,住宅向南围合形成中心大中庭,外环形成展示界面。
以中心建筑向外扩散,形成三条环抱式的功能动线:亲水的休息互动体验;依水而行、引水入户的回家动线;以及结合风雨连廊与架空层形成富有变化的家庭互动体验动线。
· 迎晖天玺俯瞰图
建筑外立面则采用“九天飞瀑”的东方意境作为设计概念,形态呈现气势磅礴的现代感,流动的韵律美感,景观设计与建筑的总体调性实现了整体与统一。
通透的落地玻璃在设计中被广泛使用,不仅通过层间的弧线造型让整体显得更为优雅,也让室内的景观视野达到最大化。
· 迎晖天玺设计草图
建筑与景观的互动设计是逐渐成形的,王烨冰介绍说:“水景在景观中的应用是建筑规划尚在概念阶段时就已经考虑进去了。我们最初的想法就是让环抱布局的塔楼如同飞瀑般,生活气息,花园的视野,居住的动线,都从塔楼顺着飞瀑往下汇聚到花园中,这样自然我们想到了用水作为景观的主题。很自然贴切了我们九天飞瀑的设计理念,又让人联想到海岛的景象。”
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曾说过:“建筑,是时代的镜子。”那么喜爱安逸的当代成都人,也许更愿意将生命“浪费”在美好的意境中。
无论是传承自古典美学意境的中式园林,还是颇具异域风情的东方岛屿,都让身处繁华的都市人,觅得了一份隐而美的生活。
空间、阳光、水和空气
居住体验感源于日常
巴金曾说:“住在城市中最骄人的位置,在每个人都知道并且向往的地方,过着常人无法窥及的生活,上演个人与家族的传奇。”
这样的“高端”固然令人向往,但居住其实是一件“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事,居住的体验感终究还是要回归日常生活。
· 迎晖天玺样板间
以大平层户型而闻名的德商天玺系,首先为住户提供的,就是足以“施展拳脚”的大空间。
超过320平的迎晖天玺SKY ONE表征着一座城市的会客厅,迎晖而立,塔子山公园的一片绿色与远处的城市高楼交相呼应,应晖南路上车水马龙、昼夜不息,是一座城市活力的象征。
· 锦麟天玺入户
德商新希望·锦麟天玺同样如此,建面约200平米户型的8.2米开间大尺度客厅,满足了都市人对日常亲友聚会、私人派对等交流空间的需求。景观阳台开间约10.3米,正对新金牛公园,从阳台举目远眺,视野体验极佳。
· 锦麟天玺天际艺术样板间
锦江天玺则将阳光这个奢侈品完全收入囊中,建面约230平米户型的270度三面采光、连续45米全景落地窗铸就城市天幕大宅,既保证了空间的明朗,又保留足够的私密性。
· 小枝©ICYWORKS
· 锦江天玺样板间实景合成图
在锦江天玺建面约200平米户型中,最大亮点则是经典圆形玄关,四间卧室围绕玄关均匀排布,保证了每个卧室的私密性。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生活作息的家人,通过玄关的分隔,各自的生活动线互不相扰。
这种圆形玄关最早是从北美著名的富人区纽约上东区流传出来的,也被称为“女王玄关”,在住所里不仅要扮演动线分布的角色,还具有极强的归家仪式感。
· 锦江天玺“女王玄关”
· 锦江天玺院子样板间
· 小枝©ICYWORKS
位于城南的麓湖熙华天玺推出的小高层户型,也将大开间阳台作为生活尺度的标配,主要房间都朝南,西侧楼栋在阳台上几乎都能看到麓湖与中海配建公园。
· 麓湖熙华天玺样板间
随着科技新潮流的到来,天玺系开启了对智慧家居的探索。麓湖熙华天玺引入朗诗曾荣获德国DGNB和绿色建筑双认证的城市顶配绿建系统,为住户提供恒温、恒湿、恒氧的“三恒系统”,从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声音六个维度达到全健康、全智慧、全维度的居家体验。
空间、阳光、水和空气,本是人之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要素,但从不用的角度出发,所谓的“刚需”也会变得如此不同。
· 麓湖熙华天玺样板区
在私人居住空间之外,天玺系也为住户留足了公共活动空间。每一个天玺系都有专门配置的会所空间,提供餐饮、健身、聚会等多种功能,让住户即便足不出户也能安排商务聚会、亲朋派对、亲子活动等事宜。
· 迎晖天玺·SKY CLUB
· 锦江天玺·锦江荟,小枝©ICYWORKS
· 锦麟天玺·儿童会所
· 麓湖熙华天玺·儿童会所
环境之美、建筑之美、生活之美、乃至城市之美,对居住空间需求的改变也是一场城市的更新。人们常说“诗意栖居”,即是无论生活如何繁忙而紧凑,都不要忘记源自灵魂深处,对美的渴求。
👆点击德房宝,选择你的高阶“理想型”
-
主编 | 牧之、鹤鹤
编辑 | Eva
撰稿 | Eva
校对 | 涩々
摄影 | 图片由德商提供
设计 | 小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