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藤摸瓜,揪出欧洲知识大爆发的秘密源头:梅森修道屋。原来,这里是利玛窦的欧洲接头地点,梅森是利玛窦的密友,数百位大师从这里诞生



那年,大明王朝的GDP据说仍旧占据全球55%,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帝国,傲世天下。
利玛窦于1610年挂了之后,耶稣会的同僚将日记带回去后整理出版,并为它取了个野心勃勃的大名《基督教远征中国史》。
在中国,这本书被巧妙地称为《利玛窦札记》。
这本书中记录了明朝小王爷朱载堉领先世界的重大发明——十二平均律(又称十二等程律)。这一重大发明,在欧洲开枝散叶,最终形成了现代音乐理论的基础,也成为钢琴发明的基础。
当我们把目光的焦点集中于来华传教士时,是不是忘了欧洲的接头人?
利玛窦等耶稣会传教士在华“兢兢业业”,拼命盗窃,不断把各种典籍寄送回西方,那么欧洲的接头人是谁?
是谁在欧洲接收这些东西?
答案是:欧洲各国都有教会指定的接受方,其中最出名的一家名为“梅森”。
梅森是一个非常出名的名字,它不仅是一个人的名字,还代表一家学院,更是大名鼎鼎,甚至与臭名昭著的公鸡会代称(共济会英文名freemasons,即自由梅森)相同。
马林·梅森(Marin Mersenne),17世纪法国最特殊的神父,供职于梅森学院,——所谓梅森学院,便是后来的巴黎皇家科学院。
马林·梅森一直收录和利玛窦以及他的继任者传来的信件和资料,并加以整理和学习。
注:梅森修道室(屋),后改为“梅森学院”(Academia Parisiensis),是让·巴蒂斯特·科尔伯特于1666年建立的巴黎皇家科学学院(Académie royale des sciences de Paris)前身。正因为当时法国通过学习中国先进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而迅速富强,所以在11~14世纪开始的“欧洲中国风”,在17世纪的法国达到第一个高潮,此后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
这个梅森学院(修道院)在中国鲜为人知,在欧洲可是大名鼎鼎,随便列举一些人名大家就都知道了:
笛卡尔(解析几何之父)、韦达(代数之父)、布莱士·帕斯卡(帕斯卡三角形)、皮埃尔·德·费马(费马大定理)、拉格朗日(分析数学之父)、拉普拉斯(分析概率论之父)、达朗贝尔(达朗贝尔原理)、勒让德(解析数论之父)、蒙日(画法几何学之父)、彭赛列(射影几何学之父)、柯西(柯西不等式)、傅里叶(傅里叶变换)、庞加莱(庞加莱猜想)、伽罗华(群论之父)、格罗藤迪克(现代代数几何之父)......
此外,还有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动量守恒原理发明人)、埃万杰利斯塔·托里拆利(气压计发明人)、吉恩·多米尼克·卡西尼(月球转动卡西尼定律)......
假如全部列出来,名单足有140人之多。
其中,普通人最熟悉的应该是被誉为所有近代科学开创之父、提出“日心说”的伽利略,天文学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科学方法之父、现代科学之父。

上述如雷贯耳的名字,全是这个“修道院”(后世谓之学院)出来的。
一些西方大师的真实面目:
来自荷兰外交世家的、后来的光学大宗师、官富二代惠更斯,在青年时代,由自己的外交官父亲介绍,先师从笛卡尔,又通过书信交流成为梅森的弟子。
为了专心学习拉丁文,帕斯卡16岁之前被父亲禁止学习数学。16岁那年,帕斯卡父亲带他去了一次梅森修道屋,回来后帕斯卡立刻公布了他的第一个重要发明——帕斯卡定理(圆锥曲线定理)。
梅森的另一位朋友费马,与帕斯卡同时开拓了概率论这一数学分支,被后世誉为最杰出的业余数学家,即使是不懂数学的人,也多少听过费马定理。
在西方的宣传语境中,上述大师个个身兼数科,力学、光学、动力学、机械学......仅物理单位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就数不胜数。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数学的奠基人就是这帮人。
上述名单中除了最后几位,他们都是同一时代的人,彼此之间都互相认识。
科学集中爆发,难道是修道修仙在欧洲取得了重大突破?!
如果深入研究这个梅森修道院,会发现所谓“修道院”都是高估了它,原来它连修道院都算不上,——它仅仅是梅森个人住所兼修道所,所以,请称呼它为“梅森修道屋”更合适。
一个研究神学的修道士小屋,在短短一个时刻,居然突然爆发,诞生了欧洲的各大学科,包括数学,还出了世界数学史上绝大多数最重要的大师,这是什么好莱坞惊悚大片?
是的,正如你所怀疑的那样,欧洲现代科学源头,就是这间梅森修道屋。
也许,梅森神父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在没有传承、没有任何科学系统教育下,迅速成为当时著名的声学家、光学家、力学家、航海学家和数学家……横跨多学科,最后莫名其妙变成了数学家,还以“梅森素数”闻名于世。

那么,梅森何德何能,居然能对欧洲作出如此重大的成就呢?
原来,他是利玛窦的好基友,他就是那个欧洲的接头人……
顺治四年( 1648 年),梅森去世,留下与欧洲多达 78 位学者的珍贵信函,对各个科学领域均有涉猎,其中包括费马、伽利略、托里拆利、笛卡尔、惠更斯,这些都是妥妥的证据。
利玛窦把他在中国翻译的所有典籍著作,统统寄给了这个梅森神父,但限于教育水平,梅森神父完全看不懂啊!
怎么办?肿么办?
于是,梅森神父就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发布英雄帖,写信广邀天下豪杰前来同襄盛举。
每一个闻讯赶来拜访的欧洲学者,都被利玛窦寄来的信件内容惊得目瞪口呆,——麻蛋,为什么我们一时半会儿也看不懂?!太深太广了!
不行不行,赶紧研究!!!
后来,这家毫不起眼的老破小公寓,就摇身一变,成了欧洲的学术交流中心、现代科技中心。
其实,当时的欧洲是什么条件,研究一下历史背景不难发现。
当时,法国刚结束连续八次的宗教战争没多久,就开始了对外"三十年战争",期间内乱不止,除了宗教内乱外,还有福隆德运动、凯尔西农民起义、普罗旺斯起义、克洛堪起义、“赤脚党”起义等等内部战争。
在如此糟糕的历史背景下,居然法国近代科学们扎堆,原创成果一个接一个飞速发展???
这不是侮辱人的智商么?

1583年,身为耶稣会传教士的利玛窦(Matteo Ricci)来中国传教。
1584年(万历十二年),明太祖八世孙、河南郑王藩府第五代世子、被西方后世誉为"东方文艺复兴式圣人"的朱载堉,其为制历而作的《律吕精义》出版。

这虽然是一本音乐书,但里面包含了一个重要数学成果,提出「新法密率」,完美发表十二平均律数学理论,准确地推算出十二音律的等比数列,并通过自己研发的算盘将计算结果精确到了小数点后25位。
所谓十二平均律就是把音按照波长平分为十二个等级,现代钢琴的琴键就是按这个来区分。
详见:律圣朱载堉狂点数学技能,定下世界标准音调:没有我,西方能有标准乐器和乐理?没有我,巴赫能发明钢琴?你们还想听钢琴曲?
1585年,西蒙·斯蒂芬在一篇尚未发表的文章里提到用2的12次开方作为相邻音律音调的比值,即可得十二个音律。可是,他没有计算过程,所谓计算结果也只是给出一个大概的范围,且音律间比值并不等距,理论更是严重出错!
显然,斯蒂芬没能理解书信内容,连朱载堉如何计算怎么来的结果也没搞清楚。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都没搞明白平均律,甚至连怎么用特制算盘计算具体数值都没搞明白。
你以为古代的计算机——朱载堉发明的81挡算盘是摆设?

1636年,梅森得知好友利玛窦去世,于是在自己的《谐声通论》(Harmonie universelle)中公开了他12平均律关键之2开12次方结果,并将此发明权据为己有,因此被西方誉为“声学之父”,亦称“音律之父”。
然而,神父的精确度只有小数点后六位数。
梅森神父扒拉了几十年,虽然没搞明白算盘这玩意倒底怎么用,但他仍然不肯轻易放过这次成名的机会。
而后,巴赫在梅森神父的基础上,终于搞出了《谐和音律曲集》,即《十二平均律曲集》。
实际上,就连小数都是华夏最早提出和使用的。
小数的名称是华夏元代数字家朱世杰提出的,他提出了低一格表示小数的记法。
早在西元三世纪,华夏古代数学家刘徴在解决一个数学难题时就提出了把整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
华夏自古以来就使用十进位制计数法,一些实用的计量单位也采用十进制,所以很容易产生十进分数,即小数的概念。第一个将这一概念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是魏晋时代的刘徽。他在计算圆周率的过程中,用到尺、寸、分、厘、毫、秒 、忽等7个单位;对于忽以下的更小单位则不再命名,而统称为“微数”。
宋元时期,小数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和更明确的表示。
淳佑七年(1247),南宋数学家秦九韶(1202~1261年)著《数书九章》十八卷,全书共81道题,分为九大类:大衍类、天时类、田域类、测望类、赋役类、钱谷类、营建类、军旅类、市易类。
秦九韶则将单位注在表示整数部分个位的筹码之下,例如:—Ⅲ—Ⅱ表示13.12寸,寸是世界上最早的小数表示法。
杨辉在1262年问世的《日用算法》书中记载两斤换算口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即1/16=00625;2/16=0125。
这里的“隔位”、“退位”已含有指示小数点位置的意义。
在西方,小数出现的时间很晚。
十六世纪,德国数学家克拉维斯(1537~1612)才首先使用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
1593年,他在《星盘》一书中开始使用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之间的分界符。
……
所以,中国真的如西方宣传的那样,在古代没有任何科学吗?
中国古代的易经、五行、八卦、天干地支、二十八宿、中医理论等等,都是封建、迷信、落后的东西?
事实真的如此吗?

节气的由来,轨道演示图

古代地、日天球黄赤道运行图

在天成星象,在地成物候

这个是什么,不用多说了吧?浑天仪。

水运仪象台,古代大型高精尖仪器,世界时钟的鼻祖

彼时的西方有什么?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年.实验科学、近代归纳法创始人):
“所谓的异教的古代历史(指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波斯和巴比伦等),几乎都是由无稽神话和不可信的莎草残片所构成的;毋庸置疑,全是有缺陷的。”
与牛顿齐名的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1635~1703年):
“通过大众传播和暗中操作,有关埃及、希腊和迦勒底(巴比伦)的虚构故事被建筑起来,转变为真理。”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年):
“希腊人的古代全是虚构的……古代希腊是充满诗意的虚构……最早的证据丧失已久,现存的古籍若非全然发明,便是错误百出……(古希腊、古埃及等所谓编年史)编造历史清单以证明其古老性。”
法国古文献学家哈尔端(Jean Hardouin,1646~1729年):
“古典文献(包括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哲学、科学和文学及文物)都是中古后期和近代早期在修道院中被杜撰出来的。”
“绝大部分的古典希腊著作、罗马著作和宗教文献,都是在13世纪后期和14世纪编造出来。”
瑞士语言学家罗伯特·巴利道夫(Robert Baldauf)表示:
“不仅古代史,甚至中世纪历史,都是文艺复兴期间和随后的几个世纪伪造的。”
彼时的中国不是太落后,而是太先进。
先进到有太多科学知识、太多科学技术,西人对此趋之若鹜,推崇备至。
大家去看看欧洲那些著名学者,如培根、莱布尼茨、克里斯提安 ·沃尔夫、狄德罗、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是怎么评价中国和西方科学史的。看完就知道,欧洲有识之士,特别是17世纪左右的,都承认西方近代科学源自中国。 
英国学者李约瑟:
“令人惊奇的是,关于等程律的欧洲起源,很难找到确切的根据,而在中国关于这项发明的一切事实都很清楚。”
欧洲启蒙思想家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François-Marie Arouet,笔名伏尔泰 Voltaire,1694.11.21-1778.05.30):
“人类文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无不从中国肇始,并且早就遥遥领先”(《哲学辞典》1764年出版)
“所有文明(指古希腊等文明)都是被虚构的。只有拥有绵延不绝历史的中华民族,她才是全人类最古老的、存活至今的民族!”
***关注我,关注《昆羽继圣》四部曲,关注文史科普与生活资讯,发现一个不一样而有趣的世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