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身体和灵魂,不在路上


文/微橙子

国庆假期那几天我哪也没去,手机屏幕上时不时就冒出“一个人要么身体在路上,要么灵魂在路上”“总之,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的文字或短视频,当然,还有很多人把它发在了朋友圈。
这句话出自刘屈艳扬的书(这个人的名字倒是挺有意思),书名就叫《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书中讲述了一位25岁的单身女孩通过在路上,探寻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究竟长得什么样子?”她和一帮失业者跳上一辆货车,开始了自己的间隔年。尝试许多曾经不敢做、或者不愿做的事情,她总是相信,人心本善,一路交朋结友,从西走到东、从南走到北。
如果时光倒流到二十年前,兴许我会被这样的鸡汤灌得豪情万丈跃跃欲试,恨不能马上就放下手头的一切事情去疯去体会;
但很不幸,人总会挨到万事皆醒的中年时刻——
这个时候哪怕是住在一所面朝大海能感受春暖花开的房子里面,天天吹海风听海潮拍岸你觉得也就那么回事儿。
当然,人不是活在真空世界,忙碌的生活状态下偶尔生活在别处给自己的身心放空是必要的,但是我一看到某景区人山人海,某高速堵车N小时,某景点男厕所挤满女生……这样的新闻,就禁不住怀疑“赶集似地让灵魂挤在路上”的消磨假期的方式对我们到底有什么魔力?
特别是看到有个男的在上海迪士尼排队玩一个刺激项目时突然猝死的事儿,当然还有人在别的景点玩着玩着就丢了命的例子,我的灵魂忽然就打了个冷战,唉,只怕灵魂还没上路肉身就over了,在路上个什么劲啊。
就像我们平时玩手机其实是被手机玩了,有时也真不知道是人去玩了景点,还是被景点玩了?
灵魂一定要走在路上才能得到平静吗?
我怎么年纪越大越觉得这是个骗局,当然也不能说它是骗局,毕竟当你的灵魂与肉体行走在路上的时候,你的体力会被消耗一回,你的口袋也会被掏空一次;
当体力和口袋都掏空后,精神不就再也难以振奋与激动了吗,灵魂自然就歇菜了,颓靡到在心里不断骂自己:
这不是找虐吗,下回放假还是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吧。
其实说到出行这件事情,很多人的身体确实在路上,但灵魂并没有在路上。
行在途中,精神依旧是焦虑紧张的,依旧在想着工作生活上的烦心事儿,依旧在发愁在头痛婚姻两性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职场关系,债务关系,本想借出行放空一下自己,结果还没走到半路就后悔为什么要出来?
还有更搞笑的,长途跋涉到了某个心心念念的景区后,忽然却玩兴全无,一步也不曾挪出酒店的大门,一天到晚尽躺在酒店的床上刷手机了!惟有苦笑。
心不定,则万事难空。
年纪越长,越对诗和远方这档子事没什么感觉了,反倒对寻常日子里面种种肤浅的快乐越来越能体会与品味;
旅行当然还是有意义的,前提是带了一颗发现美与感受美的宁静之心,它还是能让你增长见识,拓宽思维的,如果只是为了旅行而旅行的举动是真没多大意义,还不如在家躺尸呢;
再一个,即使要出行,也可以尝试错开出门,以免得到的只是一场人挤人只能看到人头的打卡式旅游。
灵魂的纷乱借旅行或许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修复,但真正的安宁永远在日常的修行当中。
一个人的灵魂只有先平静下来了,活得像个人了,再去旅游才能真正看到美好的人与事,而不是指望着仅靠几次旅行就能让灵魂得到全然的放松,这一点,很多人都搞反了。
而灵魂在路上这句话,其实说的不是你一直行走在旅途中,而是指你的思想与观念得到了提升或改变,你的心境与心量在不断地超越着往日那个陈旧狭隘的自己,让自己活得越来越开阔,越来越举重若轻,越来越领悟到生命的真义。

—完—
*往期故事全集,点击下方标题进入阅读:
《(1)人老了,只需要做一件事:等死》
《(2)老男人被抛弃之后的恐惧》
《(3)甘心被骗的老男人》
《(4)“不再婚也不找老伴同居,跟陌生人找找乐子总行吧?”》
《(5)谁的晚年,都少不了要看儿女的脸色》
《(6)当男人在床上动不了的时候,才知道尊严尽失的滋味》
《(7)男人的至深孤独:我情愿被骗子骗完这余生》
《(8)老相好丧偶了》
《(9)和丧偶初恋旧情复燃后,遗嘱事件让我早早看清这一点:原来儿女不是来报恩的,是来报仇的……》
*《女人一自洽,痛苦就减半》
作者 微橙子:聊一聊世情冷暖,谈一谈江湖人生。微橙子公号id:wczi2016
商务合作微信:weichengzi2017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按钮,和橙子唠嗑长长久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