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7点02分,珍珠港雷达站的两名技术人员,二等兵约瑟夫·洛克德,和乔治·埃利奥特,在雷达示波器上发现了异常。
两个人为要不要上报争论起来,最后决定还是上报,于是就于7点15分,给空中信息中心的值班军官,克米特·泰勒中尉打了个电话。
他们说,我们发现了目前为止见过的“最大光点”,而这就意味着有一个很大的机群接近。
可是他们的中尉却想了想说,没事,这是我军飞机。他还很贴心地安慰两名士兵,不用为你们看到的担心。
上司这样说了,两名士兵当然不再担心,于是他们就关闭雷达,去享受快乐的早餐了。
然而40分钟后,那批“我军飞机”,把珍珠港炸成了一片火海,炸毁了美军四艘战列舰、两艘驱逐舰、188架飞机,造成了2400人死亡,1250人受伤。其他的损失,还没法具体统计。
一个被忽略的电话,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泰勒中尉当然是要上军事法庭的,而且还是好几个调查单位来追究责任。
可是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泰勒当初接到报警,说的是没事,这次各单位调查来调查去,也说了句没事。
意思就是责任不在泰勒,泰勒可以继续回去工作,为美利坚服务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事要从头说起。
泰勒生于1913年,七八岁的时候就对飞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19岁加入海军陆战队预备役时,为了上天,一有机会就去帮飞行员干点事。
1936年,泰勒甚至为了飞行梦想,从大学辍学了,他成了美国陆军航空兵的一名学员,又在1937年,终于开上飞机,并获得了少尉军衔。
泰勒一开始做的是观察飞行员,到1940年10月,才摸到战斗机,但是美国当时的航空有点乱,他到了汉密尔顿第35追击大队,基本是闲置状态。
于是1941年春,泰勒就自己要求,调到了他的噩梦之地夏威夷。不过他那时的生活还是挺惬意的。他爱上了冲浪,过着“田园诗般的生活”,还在秋天升迁到了中尉。
那时候,美国虽然还未参战,但也有所准备了,美国大兵当然也不能整天海滩、美女,正事不干。
于是1941年年底,泰勒就被派去学习雷达技术去了。
那是一套新的雷达系统,它一旦发现可疑目标,就会把报告发送到位于沙夫特堡的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就会派追击飞机过去看看。
所以,每一个追击飞行员,都是要学习并熟悉这套系统的。至少要派出骨干,与信息中心控制员,轮班工作一段时间。而泰勒就是骨干。
于是泰勒就在11月,接受了一个超短的培训后,奔赴信息中心上岗了。第一天是12月3日凌晨4点,离珍珠港事件爆发还有4天。
这项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协助航空管制员,引导追击飞机,应对已识别的敌机。可是美国当时多厉害啊,几乎全世界都炮火连天,就它没事,夏威夷哪有什么敌机?
再说了,泰勒只经过那么一场稀里糊涂的培训,哪知道新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他就是在信息中心,也没有再受过任何培训,实际上就是有培训,也来不及了。
而美军对于如此大事,会如此儿戏,当然是有原因的。
1941年12月,美国歌舞升平的时候,英国跟德国已经打了两年多。丘吉尔不用雷达,也能看到天上地下有什么,但是美国的将军们,却连雷达的作用也视而不见。
雷达的防空实用性,在英国已经充分展现,可是夏威夷的将军们一点兴趣没有。他们当初直接把学成归来的肯尼斯·伯奎斯特打回原部队,直到1941年,第一部SCR-270雷达运到,这才想起还有这么个人才。
可是伯奎斯特倒是把雷达安装调试好了,重视技术的阿诺德将军等人,也一再敦促各级指挥官高度重视起来,而夏威夷陆军的最高司令长官,沃尔特·肖恩却对此嗤之以鼻。
他敷衍了事,干脆是让伯奎斯特自己玩。
因此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前,伯奎斯特的小团队,就只完成了三分之一的任务。从7月份忙到12月,只部署完毕12部雷达系统中的4部。
但是4部雷达部署到位,却不代表就能正常发挥作用,因为起初,雷达站连直通电话都没有,有情况要跑到附近的加油站打电话。
他们后面好不容易把通讯问题解决了,可是却又没建立起相应的指挥系统,你就是有事,也不知道打给谁。
就是这样,肖特司令还觉得太给雷达面子了,他下令,雷达站每天只准运行四小时,到了早上七点必须关闭。
早上七点关闭,勉强可以理解,天亮了嘛,大家瞪大眼睛就行。而只能运行四小时,这肯定不是一般人能想出来的。
所以,泰勒中尉在这种情况下,能学到什么东西?能不心情轻松吗?他实际已经算做的挺好了。
就是说,他的判断其实还是有依据的,并真的动了脑子。
且说那天的雷达,之所以没有准点关闭,是因为餐车来晚了,两个士兵不妨多看几眼。
他们真有幸,居然就发现了日军第一波攻击机群,一个183架飞机的大机群。
这当然是令人紧张的,必须交给上级裁决。
那么泰勒为什么不引导飞机去侦察呢?
第一,他不太懂,差不多整个夏威夷的美军,都没把雷达当回事。
第二,夏威夷的海风很和煦,美国很太平,泰勒值班好几天,简直就是在度假。
第三,美国与日本、德国终有一战,很多人还是意识到的,但是德国现在忙不过来,日本人不可能漂洋过海到这里来。
这里有美军庞大的舰队,有最好的岸防体系,日军应该去菲律宾、关岛、威克岛才对,除非他们脑子进水。
第四,泰勒在这之前,曾经得到消息,7日早上会有一批美国轰炸机抵达夏威夷。
第五,泰勒来上班前,有位朋友告诉他,美国轰炸机飞往夏威夷,是由瓦胡岛的一个广播电台引导。那期间,电台会一直播放夏威夷音乐,不会因为广告或新闻而中断。
所以泰勒听到不间断的音乐,完全有理由认为那是安全信号,“我军飞机”正在飞来。
第六,泰勒即便感觉异常,也没法请示,只能自己根据经验和感觉,做出判断和决定。
二战期间,英国的雷达系统已经有效连接到综合空中控制系统,一旦德军飞机出现在英吉利海峡,控制系统就会发出警报,通知防空炮部队、飞行部队,和平民,但是1941年的美国没有。
沙夫特堡空中信息中心,到12月7日还没完全投入使用。那里还没有战斗机控制员、指挥员,甚至也没有与任何陆军战斗机机场建立联系。
第七,泰勒作为一名临时人员,是来协助的,他指挥不了任何人。他既没人监督,也管不了谁。他手里也没有任何军官的电话,无论什么级别。
英国的空中控制系统,实际上是在一战时建立的,到二战时期,已经是很完善的集成系统。
他们的指挥中心,不是一个中尉可以做主的,将军、元帅会亲自到场,连丘吉尔也经常过来。
所以美军当时的雷达系统形同虚设,泰勒就是个打酱油的角色。
第八,这种事一般人决定不了,可是泰勒作为下级军官,也不敢越级上报。
泰勒若非得到特别命令,是不能越级给将军们打报告的,否则就是违反军法。那要是什么事没有,他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美国空军有位退役军官说,这在六七十年代依然是一条铁律。即便是警报中心的技术士兵,也不允许指挥军官,我们只能被他们指挥。
其实这一条也足以把泰勒框住。
总而言之,泰勒当时是流年不利,刚到信息中心四天,就遇到了天大的灾难。
那天,命运不但对他不利,也对美国不利,只是错误真不能让他承担。
他既不专业,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什么都做不了。他是因为并非真正的角色,却在干主角的事,才不得不承担了部分后果。
也就是到了中校,再也升不上去,一辈子还得活在指责和自责当中。
不过好在珍珠港事件发生的原因很多,那总体是一场系统性失败,责任可以直接追到罗斯福头上,而泰勒又级别太低,不值得成为替罪羊,所以军方就不但放过了他,还说他在他的情况下,已经做得不错。
泰勒在珍珠港事件后,依旧在第78追击中队。1942年,他做了第44战斗中队的指挥官,曾带队去过瓜达尔卡纳尔群岛。
他升为中校的时间,是1943年6月,那时候,他还做了第十三战斗机司令部的作战官。
然后,他最闪亮的一次登场,是在1945年2月,以空军委员会代表的身份,来到太平洋战区。
泰勒据说在整个战争期间,曾经执行过不少任务,也与日机遭遇过几次,但材料并不详细,所以珍珠港事件,对他终究还是有影响的。
就像他自己说的,他怎么干,也只能到中校了。
泰勒退役于1961年7月31日,那之后,他成了一名很成功的房地产商。直到2010年1月23日,以96岁的高龄去世。
他算是从年轻时候,就成了全世界的名人,这感觉估计够够的。
• END •
文/九鸦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