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估值过千亿,被称“中国并购王”,却长期只领22万年薪,任建新到底怎么了?




文 | 雷小草
责编 | 丹尼尔李
寒门出贵子,最大的荣耀无非是改变贫穷、衣锦还乡。
但偏偏有这样一人,从寒门走出,成功后放弃巨额资产,只领微薄薪资;
个体创业,无非想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可偏偏有个人,创业只为安置下岗员工及其家属,从未考虑过自己能赚多少钱。
这般举动,放眼历史,是闻所未闻。
将这两件事都落实的人,更是独此一枚——“二任”之一的中国并购王任建新。

上交国家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第二产业发展迅速,化肥厂、化工厂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不少人因此捞金。
但这些厂里所用设备,锅炉、粉碎机、搅拌机等都依赖进口,每次清洗,离不开老外的有偿帮忙,工厂免不掉被外国人狠狠宰一笔。
即使这样,有时也不能解决所有难题。
1987年,山西一化肥厂的设备锈迹斑斑,掏高价请来一家德国企业,可清洗了8天,锈迹依旧毫发无伤。

化肥厂领导面面相觑:难道只能报废?这损失也太大了。
突然有个声音小声说道:听说有个小公司有独特技术,清洗好了一台准备报废的锅炉,要不找他们试试?
“哦哦,这个我也听说过,名字好像是叫蓝星。”
于是,他们一行来到蓝星,任建新很爽快地承接了这个清洗项目,带领团队干了起来。
10天后,化肥厂领导眼前一亮:这还是我们的设备吗?
他们不相信:这次清洗耗费大吧?费用不低吧?
可当任建新报出数字后,他们惊呆了:这还不到德国人报价的十分之一。
后来,德国专家汉克来检查工作,看到眼前一幕,目瞪口呆,亲手在管道上连写3个OK!

名不见经传的国产小蓝星一举打败世界一流企业,真乃化工行业头一回。
一时间,各种设备清洗问题都来找任建新了。
仅仅3年,蓝星就跃居清洗行业第一。
此后,但凡蓝星参加业内竞标会,外资企业便直接退出竞标。
面对这样的大好形势,按理来说,任建新应该高兴,可当时的他却陷入了焦虑:蓝星的成功,最大原因是成本低廉。若外资绝地反击,蓝星很可能招架不住。
于是,他派遣团队去日本学习先进技术。
团队归国后,蓝星的实力终于稳了。
当时,企业改革的春风吹到各行各业,不少企业趁机将公司改为私有,很快实现了财富自由。
若蓝星也抓住这一利好,未来定是所向披靡。
任建新不仅不着急,他还“傻乎乎”地将自己的清洗技术拿出来,在全国范围内分享。

这一分享不要紧,到了1994年,全国已有几千家清洗企业,近3万名从业人员。国内清洗市场也已形成完整体系,外资企业彻底消失了。
紧接着,任建新又选择将公司上交给国家。
他为何如此?傻里傻气?装冤大头?还是忠心报国?
答案太复杂,他要用一生来回答。

蓝星的诞生
任建新,1958年出生于兰州市,经过不懈努力考进兰州大学,毕业后进入化学机械研究院工作。
5年后,他成功研制出“兰5(硝酸用工业缓蚀剂)”技术,被评为国家技术发明奖。
令他难过的是,这项如自己孩子般的技术,居然只得到了250元专利费,随后便被尘封。
不是技术不好,而是太先进,国人不知如何使用。
如果这样,和没研发有何区别?
任建新不甘心,发誓要让这项专利发挥价值。
怎么做呢?创业。
任建新说出这个想法时,身边人都诧异了:你一个技术员,什么都不懂,怎么做生意?再说,你哪里弄钱?
任建新很坚定:不会做,学!没有钱,借!
于是,他拿着借来的一万元钱,顶着嘲讽和质疑出发了。
蓝星由此诞生,主营业务是清洗工业设备。
那时,任建新虽满腔热血,但也要在内弱外患中艰难求生。
蓝星最初的“七个半”员工对业务并不熟练,可工业设备的清洗却需严密且谨慎,稍不注意,就会报废整个设备,

对外,清洗设备的市场已提前被德国和日本公司占领,任建新需要在他们的垄断下立足,谈何容易?
没有客户下单,任建新举步维艰。
困难难不倒有头脑的人。任建新转念一想:既然大件设备洗不了,那就去洗小件。
于是,他带领大伙到了西宁,免费帮当地人清洗茶壶。
很快,他们成了人人熟知的“活雷锋”。
有点名气后,任建新又开始跑工厂拉生意,但没人愿意跟他合作,直至遇到那台即将报废的锅炉。
厂领导答应让他试试:修好了更好,修不好也无妨,大不了就是报废呗。
可对于任建新他们而言,这或许是唯一的机会了。
于是,任建新亲自把关,和同事们一起吃睡在锅炉旁,并打算首次用上自家专利“兰5”技术。
“兰5”理论上可以清洗锅炉,但效果究竟如何却未可知,任建新心里很忐忑。
忙碌好多昼夜后,他们终于完工。
厂领导看到后,一脸不相信,根本没认出来这是自家锅炉。
任建新成功了,第一次利用“兰5”清洗技术效果还不错,蓝星赚了1900元。
而后,锅炉清洗订单一拥而至。
接下来的3个月里,他们清洗了60多台锅炉。
这一年,蓝星净赚24万元。跟着任建新打天下的员工们,都分到了2-3万元。而那个年代,普通人的月工资最高也不过一百来块。
创业取得初步成功,蓝星的清洗范围越来越广,公司不断壮大,员工从7个半发展到了几千人。

可正当蓝星日益鼎盛之时,任建新却义无反顾将他它上交给了国家。
有人说他太笨,有人说他太傻气,可他却说认为,创业资本当初是借国家的,公司便应属国家所有。蓝星任务是兴业报国,是否国有,都不影响。
也就是说,从创业之初,任建新就想好了兴业报国。

马兰拉面布满大街小巷
蓝星上交国家后,企业效益变得尤为重要。
要想追求高效益,必须控制支出,裁员便迫在眉睫。
可是,下岗员工怎么办?经济来源丢掉后,一家老小怎么活?
任建新放心不下员工,他认为“负责任的企业家,要竭尽所能为下岗工人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可是,安置1800多名员工及家属并不容易,远不是找关系塞塞那么简单。
靠天靠人不如靠自己,任建新想到了再次创业。
可现实问题摆在了他面前:
每个员工特长不一,他们家人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如何将它们共同放在一个企业里呢?
思考良久,任建新也未能找到个好办法,只好上街去溜达,换个心情。
这时,他看到了大街小巷无处不在的拉面馆,不觉想起了心酸往事。
15岁那年,任建新上山下乡,远赴新疆。许久未能与家人见面,母亲因此思劳成疾。
当任建新赶回家时,母亲已然病危,临终愿望是吃一碗牛肉面。
可贫穷年代里,牛肉面终是奢望,直到母亲去世,牛肉面也没能端上桌……
如今,再次看见牛肉面,悔恨和遗憾又涌上任建新心头,他想,是时候满足母亲的愿望了。
“马兰拉面”由此诞生,接下来要安置1800名员工和家属,就必须做连锁餐饮。

当时,肯德基、麦当劳等连锁快餐品牌已进入中国,凭借先进管理经验,他们早已赢得了众多国人驻足,市场几乎被垄断。
任建新想要抢占市场,很吃力,但他绝非等闲之辈,更不会坐以待毙。
他将创建一流化工企业的经验,用到了拉面馆。
从原料配方、拉面制作工艺、店面设备流程,再到员工管理、推广、配送,任建新都亲自制定标准,严格把关。
最后,他又将西餐的标准、规范化与中餐结合,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数家马兰拉面馆,成功帮几千名员工和家属解决就业难题。
与将蓝星交给国家“兴业报国”相比,这次创办“马兰拉面”是“兴业报民”。

拯救星火化工厂,打破垄断
拉面馆走上正轨后,化工部又出问题了。
化工部三大“重症”之一“星火化工厂”出事了:工厂负债200%,亏损上亿元,28次试车,次次失败。
当时的亿元代表什么?
绝不仅仅是一个小目标那么简单。
那时,一个普通人的年薪还不到一万元,当时的1万元相当于如今的25.25万元。
星火若非国企,早就破产多次。
于是,任建新被委以重任,他负责去江西收拾烂摊子。
身边人都在劝:你别去了吧,万一到时候填不上这个无底洞,你的名声就毁了!
任建新不以为然,还是坚定地赶往了江西。
他明白:星火生产的有机硅是我国航空航天、军事尖端技术不可或缺的特种材料,如果破产了,这些尖端技术就会被外国卡脖子。

然而,当任建新火急火燎到达星火时,却被告知:任总,您如果实在想帮我们,就接济我们5000万元吧,我们这机器不用您操心。
任建新断然拒绝,因为5000万根本不能填满这个窟窿,更何况钱有了还会再赔光。
可对方也不让他管事,还派专人“陪”他在招待所里聊天解闷。
任建新无奈,只能想办法和化工厂员工套近乎。
一打听到员工出差,他就派司机去楼下等待,路上趁机套话;司机有时会假装车子抛锚进入化工厂修理部,与工人交谈;任建新也会假装无聊,蹲在工厂门口,和看门老大爷抽整夜烟……
就这样,任建新终于对工厂现状了如指掌,要求参加周例会。
没成想,这次例会真让他找到了机会。
几个员工在锅炉里打牌,不小心弄坏了锅,一人忐忑:锅怎么办?
有人回答:担心啥,现在任总拿钱来了,我们有钱了,花点钱雇个人,分分钟修好。
任建新听后直接发火,摔了不锈钢杯子: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必须用在刀刃上,修理锅炉的活儿,交给我。
任建新开始整治星火化工厂。
不久,星火便上榜全球有机硅榜,一举打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
第二年,星火扭亏为盈。
任建新也因此有了整顿整个化工行业的想法。
他想要让整个国内化工企业团结一致,打败外资企业。
于是,他走到哪,就并购到哪儿。
2004年,任建新把蓝星与昊华化工重组为中国化工集团,并任命自己为总经理。

2006年1月,任建新收购法国安迪苏集团。
2006年4月,任建新收购澳大利亚凯诺斯公司。
2006年10月,任建新全资收购法国罗地亚集团的有机硅及硫化物业务项目。
一套组合拳下来,距离中国成为化工强国,只差最关键一步,那就是将化肥、农药和种子握在自己手中。

正巧,瑞士先正达集团是“解药”——世界第一的农药公司,世界第三的种子公司。
经历重重困难,突破美国层层防守,任建新终于赶在德国拜耳集团收购世界第一种子公司孟山都之前,以430亿美元正式收购先正达。

凭借卓越才能和“并购王”称号,任建新所到之处不是喝彩,便是忌惮。
美国人提起任建新恨得牙痒痒,不仅对他的并购严防死守,还拒绝为他颁发签证,也因此,任建新对在美企业的并购一个也未能完成。
这也印证了那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从创办蓝星到中国化工,从马兰拉面到成为并购王,任建新看似有很多身份,但他只承认一个,那就是“企业管理者”。
他每年的薪水只有22万元人民币,而同时代创业者的资产早已过亿。
亲友对此无法理解,他却轻描淡写:财产是国家所有,我只是个普通的经营管理者。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大多数人渴望将自己融入时代洪流中,最好再索取点什么;只有少数人愿意拼尽全力去创造一个时代,出发点仅仅是为国为人民。
任建新无疑正是这少数人之一,心如猛虎,胸怀大志,兴业为民。
孟子曾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机遇和使命,而永葆“赤子之心”,做一个“大人”,或许才是追梦路上最可贵的存在。
排版:老路

倾情推荐阅读文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