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安小七
责编 | 丹尼尔李
有人说,中国的90后,正在用一种傲视全球的力量登上世界的顶峰。
他们有人创造了多项世界奇迹,有人打破外国的垄断,还有人成为时代领军人物。
他们用勤奋、专业、纯粹,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年青一代的模样。
有人说,哪有什么天才,都是运气使然。
那他应该没有看见,天才们为了创造成果披星戴月的付出。
每个人的经历相同又不甚相同,他们每一个研究成果,足以改变人类发展的进程,让我们一起看看中国十大天才的故事。
北大朴素少年郎,韦东奕
北大校园中,一个头发蓬乱,手拿大瓶水,提着馒头的年轻人,在一次采访后走红全网。
他在采访中说:自己是被保送进北大,现在是北大的一名老师。
寥寥几句,似是一位普通老师,但有人发现,这个普通的年轻人大有来头。
初二时,只有14岁的韦东奕被山东师范大学奥数队挑中,作为最小的参赛队员,他和高中生们一起组队比赛,夺得无数奖牌。
凭借出色的表现,韦东奕考进国家奥数队,在人才济济的国家队他依然无法掩饰自身的光彩。
他在国家队测试中,是唯一满分纪录保持者,至今无人能超越他的成绩。
2008年,韦东奕第一次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在汇聚全球顶尖数学天才的竞赛中,他首战即出道,用满分一举拿下金牌。
韦东奕靠着数学天赋,被保送进北大数学系,潜心钻研他热爱的专业。
他生活朴素,吃穿用度方面都不讲究,学业方面却精益求精,在各项数学竞赛中拿奖拿到手软。
这个数学天才在大学里的才华被无限挖掘,老师都会让他上台为同学们讲授习题,他用的方法有时候连老师都没见过。
2014年,已经在国际上有了知名度的韦东奕,毕业时接到哈佛大学的邀请。
只要他愿意入学,可以不用参加英语考试,这可是哈佛大学建校以来,第一次为一个学生打破校规。
面对优厚的条件,韦奕东却拒绝了,在国内完成了硕士和博士的学习。
30岁时,他留任北京大学,成为中国最高学府的一名青年教师。
韦奕东其貌不扬、不善交谈,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对事业的思考上,他是一个无法用天才形容的人,一个纯粹的学者。
22岁科学天才,曹原
“我把世界难题都攻克了,还稀罕那张美国绿卡吗?”
此话出自22岁的中国少年曹原之口。
小小年纪,咋这么大口气呢?
缘于他解决了一道困扰科学家一百多年的难题。
时代快速发展,能源越用越少,研究出可替代的能源材料,是上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攻克的方向。
曹原仅用一年时间,就发现石墨烯超导材料,未来投入使用,将颠覆全球能源行业的发展。
凭借这一成果,他被《自然》杂志评选为十大科学家,他的年龄最小,但排名却是第一。
曹原从小就是人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仅用3年就读完小学和初中课程,14岁参加高考后,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
大学期间,曹原被学校选送至美国密歇根大学,毕业后,又被保送到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这个顶尖天才会被美国收割时。
曹原拒绝了高薪和绿卡的诱惑,回到祖国的怀抱,将一身本领用在中国石墨烯推动落地上。
有专家说,曹原的科研成果如果被运用,将会大大节约能源成本,为全球的生态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运用落实在生活中,拿手机为例,充电时间将会缩短到十几分钟,为人类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今年22岁的曹原,带着这份热情,用他的天赋和努力,将在世界核聚变、电力输送、节约燃料等方面,持续奉献自己的力量。
网瘾少年转身清华学霸,陈立杰
1995年出生的陈立杰,曾经是个被老师视为差生、被父母几乎要放弃的孩子。
他学习成绩不好,但对编程却有着浓厚的兴趣,热爱程度近乎于痴迷,常常忘记吃饭和睡觉。
15岁时,这个问题孩子,在所有人怀疑的目光中,参加了全国青少年信息竞赛。
当他拿着第二名的证书归来时,跌破了众人眼镜。
第二年,陈立杰乘胜追击,又在亚太地区信息学奥赛中获得金牌。
这两个重量级的荣誉,让他接到清华大学抛来的橄榄枝。
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婉拒了邀请,选择继续完成高中学业。
高中三年,这个昔日的网瘾少年,变成了人人皆知的信息竞赛热门夺冠选手。
成了大神的陈立杰,入选国家信息队,考入全国最牛的计算机圣地——清华大学姚班。
姚班,那可是全国计算机天才的汇集地。
毕业后,一半的同学会考上硕博深造,另一半会被谷歌、FACEBOOK等全球著名的科技公司直接录用。
来到这里,陈立杰如鱼得水,酷爱计算机的他,在大二时就修完大学四年的所有课程。
大学期间,他就已经活跃在国际舞台,他超前的科研见解,让业内人士都闻所未闻。
有人说陈立杰是个传奇:他曾受困于一道科学难题,仰望天空后,一只白鸽穿棱而过,给了他灵感,顿时茅塞顿开,解开了难题。
这个可能受了点化来到人间的大神,在麻省理工大学深造后,被斯坦福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曾经迷失在网络中的少年,逆风翻盘,成为国际顶尖的科学家。
中国最年轻的学院副院长,刘明侦
1990年出生的刘明侦,长得漂亮、打扮时尚,像是一位时尚的模特。
但她却是牛津大学光伏专业的博士生。
她的求学经历让人惊掉下巴:22岁剑桥大学硕士毕业,24岁牛津大学博士毕业!
她突破传统太阳能电池的困扰,为中国在太阳能领域,赢得世界的尊重。
23岁那年,她的科研理论在权威杂志《自然》上发表,引得世人瞩目。
有人说,家庭对她的影响巨大,她父亲曾在世界著名学府田纳西大学就读,爷爷是中科院院士。
优秀的基因占一部分原因,刘明侦的勤奋才是她成功最大的秘诀。
为了一道难题,她曾十几个小时泡在实验室,翻阅几十本书籍。
她凭实力考上名校,一直是校园中排名前五的“学霸”。
她在太阳能电池方面的研究成果,被权威人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科学突破。
她得到英国各大知名企业的青睐,企业主纷纷为她提供优厚的待遇、先进的试验室,希望她留下来。
她心中却早有目标:回国。
回国后的刘明侦,依然是各大企业抢手的人才,她毅然放弃优厚的就业条件,在中国电子科技大学任教。
她说:“感谢自己遇上好的时代,会把所学传授给更多的有志青年。”
2018年,28岁的刘明侦成为电子科技大学最年轻的副院长,美女学霸将带领着她的科研团队,为我国太阳能电池事业攻破更多的科研难题。
中国最年轻的5G技术官,申怡飞
2012年,15岁的河北男孩申怡飞以603分的高考成绩,被东南大学录取。
说申怡飞是个神童一点不为过:3岁识2000字、5岁上小学、仅用2年时间,就读完了高中三年课程……
在别的孩子还在四处打闹时,申怡飞已经开启火箭般的人生,以高出当年一本线39分的成绩,开始大学生活。
天才的剧本被申怡飞演绎得炉火纯青。
大学毕业时,18岁的申怡飞以学院第一名的好成绩,被保送研究生。
他的导师尤肖虎是中国4G技术的牛人,带着申怡飞驰骋5G世界。
这个世界属于申怡飞,他一踏进就迷上了,不知疲倦地在实验室中一遍遍推验、一次次实验。
他第一篇关于5G的论文发表,就被行业内专业人士奉为“神曲”,在国际通讯领域引起轰动。
2019年,刚刚22岁的申怡飞获得博士学位,他研究的5G技术课题,已经成为行业的标准。
申怡飞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中国5G在世界的地位。
这个被称为中国5G最年轻的“天才开创者”,不仅改写了自己的人生,也让我国5G技术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了一席之地。
中国芯片追光者,沈亦晨
近些年,美国不断打压华为,断了它的芯片供给,做中国人自己的芯片迫在眉睫。
芯片技术一直是我们的短板,“断供”事件将研制中国芯片推上日程,毕业于麻省理工大学的沈亦晨博士站到台前。
这个国际光学领域的优秀人才,和团队研究推出了光子芯片,打破美国对我国的芯片封锁,重重回击围剿战役。
对于天才来讲,读书真不是个难事,1989出生的沈亦晨,求学之路畅通无比,一口气读到麻省理工大学物理学博士。
读博期间,他开始研究光子学,沈亦晨对光学研究有着极高的天赋。
在留学期间,他曾经申请了10项专利,发表几十篇价值颇高的论文。
在美国留学时,他亲眼目睹我国在芯片技术方面的无奈,打造中国芯片的理想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
学成后的沈亦晨带着自己的研究,毅然回到国内,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他和团队率先研究出世界第一个光子芯片原型板卡,光子芯片研制成功,将颠覆全球芯片制造行业格局。
中国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中国,正是有无数个沈亦晨们,中国芯片制造将不再看别人脸色!
中国数学天才,陈杲
1994年出生的陈杲,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
这个被称为“数学天才”的90后,12岁时就获得全国数学竞赛第一名。
14岁时,他以高出分数线84分的好成绩,被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录取,从此一路高歌,成为数学博士。
读博期间,他的聪明和勤奋,深受导师陈秀雄教授的赞许。
师生两人神合作,一起攻破了1997年霍金提出的“引力瞬子”这一世界级数学难题。
大神就是大神,只有26岁的陈杲,凭一已之力又攻克下一项世界级难题,天赋过人。
他的论文在世界知名数学杂志一经发表,立刻引起国际数学界的轰动。
陈杲毕业时,已成为多个国外名校高薪邀请的科研人才,一心想回国报效的陈杲果断拒绝优厚的条件。
回国后的陈杲,结识了北京大学韦东奕,英雄惜英雄,聪明绝顶的两人被大家并称为“数学双子星”。
2021年,陈杲接受国内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任教邀请,积极投身于我国科研发展建设中,为国家培育更多数学人才。
中国首枚商业火箭发射人,舒畅
世间生意千百种,做火箭生意还真是头一次听说。
1985年出生的舒畅,做成了这单生意,发射了中国第一枚商业火箭。
像是天方夜谭一样,但确实是真的。
舒畅创办的“零壹空间”,是中国第一家民营火箭企业。
当初成立公司时,身边的亲友都说他疯了,火箭怎么可能是个人能做的?
舒畅从小心中就有一个航天梦,2014年,国家允许民营企业参与航空航天领域的经营。
舒畅立刻辞职,拉着同学,在北京创立航天科技公司“零壹空间”。
面对外界的质疑,舒畅经历了资金、人才、技术等难关,每次想放弃时,他都安慰自己:快了快了,就要成功了。
这样的日子,舒畅一坚持就是三年。
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到了可以交答卷的时刻,可就算万无一失,火箭也会有掉落的风险。
随着进入倒计时,舒畅紧张到痉挛,当那一声“成功发射”传来,舒畅和他的团队喜极而泣。
这颗成功发射的“重庆两江之星”是他们孤注一掷的希望。
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做为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舒畅的梦想真的实现了。
这个80后,带着这枚载入历史史册的火箭,让世界知道了中国有一批能造火箭的能人。
数学天才少女,谈方琳
15岁的年龄,应该是在初三课堂上为了中考而拼命着。
而谈方琳因为拥有超人的数学天赋,已经成为“最年轻科学家”。
在世界人才云集的顶尖科学家论坛上,她带着引以为傲的“斐波拉契数列”课题侃侃而谈。
被万众瞩目的天才少女,在这场论坛活动中,却屡屡拒绝各大媒体的采访,理由让人觉得心疼又可爱,她说:
“我妈妈不想我出现在电视里。”
虽然天赋异禀,但父母亲出于对她的保护,并没有让她过多的出现在媒体前。
天才难掩英雄本色,2018年,第3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谈方琳带着自己研究的课题一经亮相,就引起全场轰动。
一个困扰国际数学界多年的难题,竟然被一个小女孩攻破,真的太不可思议了。
谈方琳的知名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际论坛邀请她去做嘉宾,这个天才女孩得到世界的认可。
虽已成为名人,但谈方琳和父母亲都不希望被外界过多的打扰。
她拒绝所有采访和活动,专心参加中考,成为华中师范大学附中的一名高中生。
谈方琳天赋超人,却为人低调,良好的家庭教育,让她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越走越宽。
八次围棋世界冠军,柯洁
2017年,一场“人工智能和人脑”之间的较量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人脑”柯洁和阿尔法机器之间的围棋大战几番厮杀后,以失败告终。
中国围棋少年柯洁,也因此成为那段时间大街小巷讨论最多的人物。
柯洁5岁学棋,2007年,参加人生第一个全国性围棋比赛,拿到第一名。
从此一路开挂,在国内外各大围棋比赛中斩获冠军,成为一名职业围棋手。
2012年,首届百灵杯预选赛上,柯洁战胜韩国世界冠军姜东润,轰动国际棋坛。
五年后,一场举世瞩目的“人机围棋大赛”开战。
曾经战胜韩国选手李世石的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与柯洁交手后,再次击败人脑棋手。
一时间,柯洁成了全网出气包,纷纷骂他给人类丢了脸。
柯洁却越挫越勇,不断精进棋艺,期待再战。
2019年,柯洁被清华大学录取,成为“高智”棋手。
大学中的柯洁,几乎所有时间都放在对弈上,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八连冠”围棋选手。
今年25岁的柯洁,已经是九段棋手,成了和聂卫平同频的厉害人物。
世界变幻莫测,再强的光再无法掩藏天才们的与众不同,这道强光不是运气使然,而是天才们的努力和拼搏。
有人说天才都是书呆子,他们却没有看到天才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拼命奋斗的模样。
他们并不呆,只是将自己所有关注,都纯粹的放在技术的精进和祖国的强大上。
而这种纯粹,在当下浮躁的社会,是最稀缺的。
从这些90后身上,我们看到不断向前奔跑的中国希望,他们用自己高超的智商、爱国的胸怀,书写着祖国的传奇。
也希望会有更多和他们一样纯粹做事、努力向上的人,用自己毕生的热爱去做有意义的事。
排版:老路
倾情推荐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