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伤痕的挖煤怪工人,苦干30年,92岁才被人发现是一等功臣




作者:海风
编辑:丹尼尔李
1961年4月,安徽淮北烈山煤矿井下,突然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声音。33岁的宋良友和一群工友像往常一样,正在井下作业。这个声音让他们即吃惊又紧张,这可是煤矿发生塌方的声音,很可能所有人都会埋在这里。此时,出口已经坍掉。

大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宋良友警惕地观察四周,发现了一线生机。他说:“链板机还在运转,可以爬上去,快跟我来。”他毫不犹豫地把身边的工友依次推上链板机,自己最后一个上去。当他上去几分钟后,链板机断掉了。众人感激地对宋良友说:“宋师傅,是你救了我们的命。”宋良友说:“大家平安无事就好。”
宋良友是大家眼中的怪人。在煤矿干活时,他从不在那里的澡堂洗澡,话很少,干活劲很大,总是帮助别人,一直到退休。他到老年时,患了脑萎缩,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只是经常在口里念叨数字“27、81、241”。这个怪人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他念叨的数字代表什么?

古怪的矿工
1958年,宋良友到淮北煤矿当矿工。矿工要掌握设备、操作技术,才能有效挖煤。一开始宋良友什么都不会,但他吃苦耐劳,经过一段时间勤学苦练,成为熟练操作机器的能手。不久,他开始带徒弟。

宋良友待人和气,但是大家都觉得他有点古怪。许多矿工在休息时聊天说笑、打打闹闹,但他经常沉默不语。而且大家发现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习惯,不管井下多热,他从不光膀子干活,即使汗水浸透衣服,也不脱掉。工友们干完活都在煤矿上的澡堂里洗澡,他却从来不到那里洗澡,总是穿着沾满煤灰的衣服回家。
然而,这个古怪的人却救了许多工友的性命。1961年4月那天遭遇塌方,宋良友刚把几个工友救到地面,还没缓过神,就听说井下还有一些被困的矿工。他着急地说:“时间紧急,我这就去救人。”他立即和救援队一起找准方位,开始挖掘。他就像和时间赛跑一样,一刻也不停歇,这一挖就是十个多小时,终于成功地救出了一批工友。

矿上表彰英勇救人的矿工,给宋良友颁发奖状,奖励他十斤粮票、三天假期。宋良友想着几个徒弟家庭更困难,就把自己的十斤粮票全部分给了他们,并且只休息一天就投入工作。
宋良友兢兢业业地工作,让领导十分赏识,任命他为班长。当了班长以后,他一如既往地带头苦干,悉心指导全班提高挖煤技术。全班20多人在他的带领下,团结一心,扎实挖煤,每个月他们班的采煤量都名列前茅。
工人们开玩笑说:“宋班长就像火车头一样,带领我们班跑得特别快。”于是宋良友得了一个外号“火车头班长”。
后来,有人无意中发现了宋良友身上的秘密。有一次工作休息的间隙,宋良友满身大汗,他避开众人,在一个角落解开衣服擦汗,刚巧一个工人有事过来找他,无意中看到了他的满身伤疤,顿时吃惊得张大了嘴巴。
这个工人问道:“宋师傅,你身上怎么有这么多伤疤?”宋良友只是笑笑,不说话。这些伤疤是怎么来的?宋良友隐藏了哪些尘封的往事?

义无反顾上战场
1928年,宋良友出生于安徽怀远,父母是农民,家中贫穷。他年少时食不果腹,时常跟着家人乞讨。他目睹家乡沦陷,日军肆意践踏国土、烧杀掳掠,他十分愤慨,立志长大后消灭侵略者。

1949年5月,宋良友积极报名参军,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第81师241团3营12连,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进入部队以后,他苦练射击,掌握要领,不久之后成为部队队伍里的机枪手。
第一次上战场,他有点紧张,忽然想起了参军前母亲的叮嘱“上战场要奋勇杀敌”,他增添了信心,拿着冲锋枪冲上了战场,与敌人拼杀,将生死置之度外。他在数次战斗中表现英勇,被任命为尖刀班班长。

不久解放战争结束,新中国成立了。宋良友以为自己的战斗生涯结束了,从此没有机会拿枪战斗。然而,战争并未停止。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美军和韩军越过三八线,向中朝边境的鸭绿江逼近。毛主席深思熟虑、顶住重重压力,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宋良友得知消息,立即报名上朝鲜战场,他被编入第九兵团。
1950年11月,美军对我军发起一次大进攻,我军前线兵力不足,中央急派第九兵团入朝作战。由于准备时间太短,许多后勤保障补给没有到位,宋良友和战士们穿着华北地区的冬装,就进入到零下四十度的朝鲜高寒地区。
此时的朝鲜冰天雪地,严寒刺骨,白天寒气逼人,夜间更加难熬。战士们盖着薄被子,冻得瑟瑟发抖,很难入眠。严寒冻伤了战士们的身体,很多战士生了冻疮,手指被冻得发黑,脚冻得像铅球一样沉重,甚至连脚趾头都坏掉了。
尽管条件极其艰苦,但没有一个志愿军喊苦喊累。他们一边与严寒做斗争,一边保持着战斗热情,只要听到冲锋号,就不顾一切向前冲。
宋良友说:“我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赶走美国鬼子,保家卫国。”

浴血长津湖
在整个抗美援朝的过程中,宋良友所在的81师参加了朝鲜的第二次、第五次战役,其中最惨烈的战争便是长津湖战役。长津湖位于朝鲜最北部,是极为寒冷的地区,山高林立,人烟稀少。

当年是朝鲜50年一遇的寒冬,当得知美军企图跨越长津湖打击我军时,我军抢先进入长津湖埋伏起来,等到美军放松警惕,才发起战斗。战士们饿了吃冷炒面,渴了吃口雪,一直在雪地里埋伏了六天六夜。
11月27日,长津湖地区下起大雪,气温零下40度。当天下午,战士们盼望已久的冲锋号吹响了。宋良友被冻伤了手脚,他有些费力地从雪地站起来,拿枪准备冲锋。在他站起来的那一刻,发现身边有的战友一动不动,他们保持着战斗的姿势,已经冻死在冰雪中,就像冰雕一样。
宋良友和一些战友含着眼泪奋力向前冲,把对战友们牺牲的悲痛化作满腔的怒火,对准美军扫射。部队包围了美军,美军开始毫无防备,有些措手不及,场面混乱。不久之后,美军调动200辆坦克准备突围,天上美军飞机轰炸,地上炮手和步兵轮番上阵。这支美军部队是其王牌部队北极熊团,自从成立以来从无败绩。

我军虽然没有精良的武器装备,但战士们意志顽强,他们像潮水一样涌向敌人,一次次打退美军的进攻。北极熊团损失惨重,无法成功突围,于是将目光盯住长津湖的新兴里。
美军选择对新兴里发起疯狂进攻,准备从南面突围,宋良友所在连队正负责守在此处高地。宋良友心想:“我们一定要守住这里,哪怕鱼死网破,也不能让他们突围出去。”就这样,宋良友和战友们死死守住阵地,与美军激战三天三夜,挡住了美军十余次进攻。
然而,我军伤亡惨重。指导员、连长、战友们一个个都在宋良友身边倒下了,宋良友仍然苦苦地坚守阵地。忽然,一枚炮弹在宋良友旁边爆炸,强大的气浪将他炸飞到悬崖边的一棵树上。
宋良友当场昏迷,过了一段时间,他被腹部的一阵剧痛疼醒。他低头看到肠子已经炸出来了,就把肠子塞进肚子里,拿腰带系紧伤口,然后忍着剧痛,攀着悬崖上的草藤爬了上来。途中他经历千难万险,终于返回了部队。
战友们立即将他送往医院救治,他被缝了50多针,昏迷了三天三夜。由于抢救及时,他侥幸活了下来。志愿军以保家卫国的信念,用劣势的装备,全歼了现代化装备的美国王牌北极熊团,取得了长津湖战斗的胜利。由于宋良友的出色表现,被部队授予一等功和战斗英雄称号。
过了一段时间,宋良友的伤势还没有完全恢复,他要求投入到第五次战役中。他心想:“我要狠狠打击美军,为牺牲的所有战友报仇。”
1951年4月,宋良友所在的部队遭遇联合国军包围,部队缺少粮食,处境十分危险。联合国军逐渐缩小包围圈,欲完全歼灭他们。宋良勇奋战在前,与战士们一起与美军搏斗。后来,他带领战友翻过悬崖峭壁,最终成功突围返回部队,宋良友再次荣立一等功。

在朝鲜战场上,他经历过无数次战斗,负伤20多次,荣立两次一等功、两次三等功,三次四等功。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甚至是整个人类战争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宋良友所在连队的战友几乎全部壮烈牺牲,那次战役令他终身难忘。
经历九死一生的宋良友没有活下来的喜悦,他时常问自己:“为什么他们没有活下来?为什么我没能把他们带回来?”抗美援朝胜利以后,宋良友回到祖国,从此他深深隐藏着自己的功名,以此纪念朝鲜战争中牺牲的战友们。

深藏功名70年
回到国内,宋良友放弃了国家给予的退役军人补助和工作安排。战友们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他说:“我连队的战友都牺牲了,我能活下来已经很幸运了,把这些补助和工作的机会留给需要的人。”
于是,宋良友回到家乡,地方政府安排他到淮南大同煤矿当砌砖工人。他一上班就埋头干活,这一干就是三年。后来,淮北矿区第一座煤矿——烈山煤矿投产,需要大量工人,但是井下作业有危险。然而经历过数次生死的他丝毫不惧怕,主动报名,成为一名挖煤工人,支援淮北煤矿建设。

煤矿井下闷热潮湿,宋良友身上胡20多处伤疤,常常在阴雨天就会隐隐作痛。有一次井下进行改水工程,污水齐腰身,没人愿意在污水中干活。宋良友主动承担这项工作,带领徒弟在污水中干了半个月。他的伤痛发作,但他没有吭声,忍痛完成任务。
工作40年,宋良友当过挖煤工、门卫、锅炉工。在任何工作岗位上,他都兢兢业业,苦活累活抢着干,从未因病痛耽误一次工作,从未给组织添一次麻烦。
1984年,他光荣退休。随着年龄的增大,宋良友患了脑萎缩,无法与家人正常交流。平日里总念叨着三个数字,“27、81、241”。子女们都很奇怪,父亲为何总念叨这三个数字?

这个谜直到数年后才被解开。2019年,淮北市准备将当地抗美援朝英雄的事迹汇编成册,这项工作由退伍军人事务办理。有一天,烈山区退役军人事务中心工作人员,在查看老兵资料时,突然发现了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英雄,名叫宋良友,一共立下了七次战功,其中有两次一等功。但宋良友的名字,却从未听任何人提起过。

中心主任马华伦为证实这件事,走访了宋良友的单位、邻居、亲朋,但大家都表示没有听说过宋良友过去的事。马华伦心想:“难道是工作人员填错了?”为弄清事实,马华伦到市档案馆里仔细查找,找到了宋良友的档案。仔细核对之后,发现事实正是如此。
于是他激动地向上级汇报了这件事。2020年2月,马华伦来到宋良友的家。马华伦说:“宋老,您是抗美援朝的英雄,立过多次战功,其中两次是一等功,为什么您一直瞒着大家?”

宋良友吐字不清,他的两个女儿与马华伦进行交谈。宋良友的大女儿说:“我们也不知道爸爸立过一等功,家里只有一张三等功的喜报。早些年,听妈妈说,爸爸有一个宝贝小木箱,从不让任何人看。有一次妹妹小时候在家中玩火,木箱被烧着了,就只剩一张喜报了。”

她们拿出了那张三等功的喜报,并说起父亲老年时在口里经常念叨的“27、81、241”这几个数字。马华伦说:“这是你父亲所在部队的番号。”宋良友的女儿才恍然大悟,父亲忘记了一切,唯独没有忘记自己部队的编号,那是他一生无法磨灭的记忆。
当马华伦唱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时,宋良友神情悲戚,两行泪水顺着面颊静静流淌。马华伦握着他的手说:“祖国和人民永远感谢志愿军!”


许多人读作家魏巍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都会感动流泪,正是这些志愿军战士英勇无畏地保卫新中国,才有了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那些活下来的许多战斗英雄都像宋良友一样,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国家,始终深藏功名,令人敬佩和感动。
那些牺牲在朝鲜的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在国家的安排下陆续回到祖国。山河已无恙,英雄归来,致敬中国最可爱的人!
排版:老路

倾情推荐读文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