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琳小柒
责任编辑&策划:柳叶叨叨
知乎上有人问:“世间最痛苦的事是什么?”
有一个回答这样说:“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
世上所有的伤痛都有可能被时间抚平,但唯有丧子之痛,却显得格外艰难。”
据人口学家的测算,中国目前有超过 100 万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
在人生的废墟之上,那些失独的父母们正承受着最为艰难、孤独的时刻。
他们之中,有的人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在无边的黑暗中,艰难跋涉;
有的人不愿认命,在无尽的孤独中,重新开启了自救之路。
盛海琳便是踏上自救之路的其中一人。
12年前,她以60岁高龄,生下双胞胎女儿,轰动一时。
在常人看来,这确实有些匪夷所思,花甲之龄,冒险生子,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可当我们读了她的故事,便会知道,这份不可思议的背后,却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悲痛往事。
1950年,盛海琳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
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从小她便养成了独立、自主的性格。
她前半生过得可谓是顺风顺水,学医,从军,结婚,每一步都让人艳羡。
70年代末,身为军人的盛海琳夫妇响应国家“计划生育”的号召,30岁时才生下独生女婷婷。
婷婷虽为盛海琳夫妇的掌上明珠,可并没有养成骄横傲慢的性格,无论是学习还是人际关系都格外优秀。
后来,婷婷遇到了同为军人的丈夫,一起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那时的盛海琳是一家医院的院长,事业有成,经济富足。
她只盼着女儿女婿能生下一儿半女,能让她在退休之后,享受天伦之乐。
但谁也没想到,2009年春节,却成了盛海琳夫妻余生的梦魇。
新婚不久的女儿和女婿回老家过年,计划着要拜访老家的亲人,可谁也没有想到,他们这一去,却成了永别。
正月初六的清晨,盛海琳夫妇被一通电话吵醒。
在电话里,女婿的家人说,女儿女婿在老家出了车祸,让他们快过去。
当二人赶到女婿家时,才发现女儿和女婿,早已死于煤气中毒。
盛海琳不愿相信这是真的,甚至数次哭昏在女儿遗体旁。
可事实摆在眼前,前一刻还鲜活的生命,转眼便成了一捧灰,归于尘土。
面对着女儿冰冷的骨灰盒,一切宽慰都显得苍白无力。
盛海琳每日以泪洗面,甚至在女儿的墓前,也为自己买了一个墓碑,准备随女儿一同离去。
对她而言,活着,比死更难。
活着,不但要承载失去女儿的悲伤,还连接着对未来的困惑。
中国传统理念是“养子防老”,人至晚年,不仅仅是依靠儿女们提供物质保障,更多的是一份晚年的心灵寄托。
晚年父母的期待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孩子就是他们生活的一切,一旦失去这个寄托,一个家也就没有了意义。
想要人生得到救赎,走出痛苦,便要寻找新的生命寄托。
盛海琳对女儿的思念日渐浓烈,她决定养一个孩子,来寻回与女儿之间的牵绊。
她开始四处求亲戚能不能过继给自己一个孩子,遭到了家人的反对;
她也联系过各地的孤儿院和福利院,希望能够领养一个孩子,不过最后也以失败告终。
直到有一天,一个疯狂的念头在盛海琳的脑海里浮现出来。
既然依靠别人不行,那不如依靠自己,她决定做试管婴儿,再次生子。
所有人都觉得她疯了,只有盛海琳明白,此时的自己是多么清醒,多么理智。
哪怕只有1%的机会,哪怕因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她也愿意尝试。
这似乎成了她生命最后的稻草,她必须抓住。
盛海林30岁生婷婷时,曾经历过九死一生,因为难产,她差点丢掉了性命。
而如今,盛海琳已经60岁了,身体机能趋于老化,很难再一次承受生子所带来的损伤。
丈夫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他不想因为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再一次失去亲人。
可盛海琳却顾不上这么多,她甚至怒呵丈夫:“如果你不答应的话,我就跟你离婚。”
最终,丈夫还是选择了退让,同意了盛海琳的想法。
然而,当盛海琳四处求医时,却屡屡碰壁。没有医院愿意承担这个风险,虽然理解她的心情,却都表示无能为力。
直到盛海琳写下保证书,承诺风险自担,才有一家医院愿意接受。
盛海琳开始按医生的要求调养身体,在经受一段时间的调理后,她奇迹般恢复了月经。
之后,盛海琳接受试管婴儿的手术,怀上了双胞胎,而这只是开始,在那段时间,所有妊娠的反应,她都加倍再次经历了一遍。
同时还伴随着呼吸困难、全身浮肿、浑身疼痛等各种折磨与煎熬。
可盛海琳一向好强,为了不让家人心疼,她便自己给自己打保胎针,针拔出来时,常常药水和血混在一起。
再苦再难,盛海琳还是坚持了下来。
2010年5月25日,盛海琳生下了两个可爱的女儿。
看着保温箱中进行监护的女儿,盛海琳一会哭,一会笑。
过去遭得痛,受得罪,在这一刻,都是值得的,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又有了新的希望。
可随着孩子降临的喜悦一点点过去,盛海琳发现,生活远没有她想的那么简单。
因为她的年龄已超过生育险年龄上限,所以生育医疗费用全都是自费。
光是做试管和保胎就花费了他们存款的大半,再加上两个孩子都是早产,一出生便在保温箱中呆了一两个月,这又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盛海琳说,女儿出院的那天,自己的账户上只剩几千块钱,是同事朋友、亲戚家人的资助,老两口才勉强度过最艰难的几天。
医院的费用和生活的开展,光靠两人的养老金根本不够。
再加上丈夫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最终,所有的压力到了盛海琳一个人身上。
生下孩子后不到100天,盛海琳就踏上了出差之路。
她到各地去做养生讲座,每个月呆在家里面的时间只有三四天。
每次分离,盛海琳总是舍不得女儿,但为了她们的未来,她又咬着牙,在女儿哭声中离去。
她那时想着,也许再过个几年,攒够了钱,就可以陪着女儿一起长大。
然而,又一次的意外,打破了她的生活。
2016年的一天,盛海琳的丈夫中风。
因为没有办法再去照顾孩子,所以家中大小事务,都交给了保姆。
最多的时候,家里面有三个保姆,一个照顾老公,一个做饭,另外一个照顾孩子。
光是保姆的费用,一个月就要一万多元。
生活的重担,让盛海琳不敢有丝毫喘息,她不敢病、也不敢老,生怕自己一旦倒下,女儿和丈夫就没了依靠。
过去的她不想活着,如今的她害怕死去。
有人曾问她:“失独之后又有了两个孩子,是否感觉到了幸福?”
她回答说:“如今已是忧愁取代了幸福,如今的年纪,还要在外为生计奔波,回家还有一地鸡毛,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幸福是有,但更多的是压力和责任,我有远虑也有近忧。”
其实,世上从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
两个女儿的到来,慰藉了她痛失爱女的伤痛,同时也给她带来了另一种艰难。
如果再让盛海琳进行选择,也许她就不会选择再要孩子了,养孩子要远比生孩子更加困难。
所幸,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艰难困苦都会被克服,家里的情况越来越好。
丈夫渐渐康复,不需要再用人精心照顾;女儿们也逐渐长大了,从小学便在学校寄宿,独立生活。
2019年,盛海琳年近古稀,她积攒了足够的资金,终于可以停下忙碌的工作回归生活,陪着孩子一起长大。
她竭尽所能,要为女儿创造富足且平静的生活环境,而两个早熟懂事的女儿,也十分心疼盛海琳的付出。
当别人对她们说:“你妈妈年龄好大啊!”
她们总是会护着妈妈:“虽然我妈妈年龄很大,但是我妈妈很漂亮啊。”
每次盛海琳过生日,孩子们都会为她精心准备礼物,虽然廉价,可对盛海琳来说,却是世上最珍贵的礼物。
如今的盛海琳虽然依旧忘不了婷婷,可对于过去的执念,也看开了许多。
她只求自己可以再健康一点,再陪伴孩子久一点,看着她们成人上大学。
或许,在外人看来,盛海琳是不幸的,她的人生际遇让人同情、怜悯。
可对于盛海琳来说,两个可爱女儿,便是上天对她最好的弥补。
这个世界,爱和年龄无关。
父母和子女,从来都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
一个古稀,两个花季,轮回之间,是母女间最深的牵绊。
盛海琳说,她感觉智智长得像婷婷,慧慧长得像女婿,她相信女儿女婿以这样的方式,重新回到了她的生命中。
然而,她又感觉这种想法,对孩子们有些不公平,这个世界没有谁是谁的替代品,这种矛盾的情绪一直伴随着她。
孩子们每次看到她思念去世的姐姐,便会安慰她:“如果姐姐活着该多好啊。”
而盛海琳只能苦涩的说:“如果姐姐活着,就没有你们了。”
对于盛海琳来说,她背负的不只有养育的压力,还有对去世女儿、女婿的一种怀念。
而这份隐忍与坚持,正是人们认为盛海琳了不起的地方。
人生始终要经历两次磨难:一次是面对自己的生老病死,另一次则是接受亲人离世的事实。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受这份痛苦,重新活过来。
可盛海琳却靠着自己顽强的意志扭转了命运,重新有了面对生活的勇气,有了活在当下的信念。
对于一个失独母亲来说,这便是她的自救之路。
她从不需要人们的同情与理解,她只要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只要自己问心无愧。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便是对她最好的诠释。
排版:小鹿
校对:华子
倾情推荐阅读文章
点击阅读全文,全网首发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