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屈!孩子花1000元研学参观私人博物馆,却碰碎130万文物,网友:这是碰瓷吧



文/素人远兮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悠久,想要了解中国历史,去参观博物馆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今是大语文时代,只学课本知识已经满足不了孩子们的学习要求,所以,不少有条件的家长会带孩子打卡博物馆,增加孩子的知识量、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
家长没时间的话,就把这项任务交给了一些机构,参加一些活动。
湖北就有这样一位家长,孩子放寒假了,就给孩子报了一个冬令营“研学”活动,让孩子去见见世面,结果却给自己惹来了大麻烦。
这位家长说,自己花了1000元,让孩子参加活动,没想到,孩子在参观博物馆时,却碰碎了一个价值130万的文物塑像。

家长将当时的监控视频发到了网上,双方正在协商赔偿事宜。
视频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有网友说:终于知道碰瓷是怎么来的了。
这位网友给大家科普说,在古玩界,有一种碰瓷的说法,就是把本来就坏了的东西放在容易打碎的地方,把它拼起来,让人看不到它已经坏了,只要人轻轻一碰,就容易散架,那些人就靠这个讹人勒索。后来,碰瓷演变出了很多其他套路,不限于古玩界了。

言外之意是,既然价值这么高的文物,却放在容易碰倒的地方,显然有“碰瓷”嫌疑。
还有网友提出,即便是大人路过,都有可能因为磕绊,不小心碰到,为什么不放置防护罩或者防护栏之类?不少网友都提出了这个问题。
也有网友说,这是个私人博物馆,文物价值130万,是怎么来的?价值界定得有个权威证明吧?

家长也觉得很憋屈,自己交了1000元让孩子长见识,怎么就涨回了130万了见识呢?

正在网友们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博物馆相关人士发文澄清,博物馆未报警,也从未提出文物价值130万的说法。

那么,这个数额是怎么来的呢?
看聊天记录,是这个冬令营的组织机构擅自跟家长说的。

幸好,家长录音了,不然这事儿又说不清了。
博物馆相关人员也听到了录音,说研学机构的老师私下跟家长说:“你先打10万过来,这件打碎的物品价值130万。”
但是博物馆方也是到了警局的时候才知道这个数值的......

在沟通过程中,家长和博物馆方都是通过研学机构沟通的,面对破碎的文物,懵了的不仅是家长,还有博物馆馆长。
是研学机构告诉博物馆说“家长被吓到了,不想来(沟通)”,但是博物馆看到的却不是这样的,馆方说,孩子打碎文物后,第一时间就跟自己承认错误,怕自己连累父母。见到孩子家长时,家长也第一时间跟自己道歉。
孩子父亲还跟孩子说:“你不要怂,不要逃避问题!现在不是钱的问题了,是我们国家从此少了一件完整的文物,这个损失是最大的,是不可估量的。”

不得不说,孩子及时认错的态度就是家长教育的结果,家长的三观还是很正的。
看馆方并未说这件文物是替代品,他们面对文物破碎的第一反应是“不知道能不能被修复”,那大概率是真品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件事真的很不幸。对于各方来说,这个教训都很大。
这件事还在协商中,但各方都要负担相应的损失是确定的了。然而不管怎样,都弥补不了一件文物的破损和文物的历史价值的损失了。
“不要随便动别人的东西”,这句话我从小听到大,我想,现在依然是很多家长对孩子耳提面命的一句话。
我们不能说这件事不怪孩子,孩子在这件事中的过错显而易见,孩子自己也承认错误了。
我想说的是,孩子的不可控性是非常强的,很多我们成年人能够简单理解和遵循的规则,在孩子那里的存在感还是比较弱的。当孩子的好奇心和玩心起来的时候,他们比较容易把这些规则抛在脑后。
所以,成年人要做的不仅是引导教育孩子,还要“防备”孩子。

近日,我还看到一件事,快过年了,一位奶奶忙活了两天准备了很多豆沙包,包好之后,盖住“让面醒一会儿”,还跟自己的俩孙子强调很多遍,这里面有包子,不要压到了。
结果怎么样?
俩孩子玩疯了,完全忘了被子下面还有包子,不仅压了还滚了一圈,所有的豆沙包无一幸存,全压扁了!
俩孩子吓得,跑到姑姑家躲了两天。

你说孩子不知道自己错了吗?
他们是知道的,只是孩子的大脑发展特性决定了,有些行为,他们自己也是无法控制的。
与其事后责备孩子、惩罚孩子,骂他们是“熊孩子”,不如事前就做好“防备”措施。
另外一个就是关于这种研学班,看三方沟通的情况,研学班在这个事件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仅没看管好孩子,还推卸了自己的责任,误导了当事双方。
最后怎么处理,我们不知道,但很显然,这个研学班老师的做法不咋地道。
家长们在选研学班时,还是要擦亮眼睛,签好协议啊。
万一这次事件,不仅是孩子碰到了文物,还不小心砸伤了自己怎么办?
希望这次事件给大家敲响警钟:博物馆做好更完备的防护措施;家长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孩子管束好自己的手脚;研学机构别光想着挣钱,也应该在过程中看好孩子,负起自己应该负的责任。
—感谢阅读—

您 的 喜 欢
 是我更文最大的动力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