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禁渔两年初见成效,长江江豚重新活跃,中华鲟有望回归吗?



2021年12月份,网友观测到鄱阳湖水域大量野生鱼被困,禁渔初见成效,密密麻麻的鱼群出现在鄱阳湖。长江的另一个肾洞庭湖同样表现喜人,消失20年的鳤鱼在去年夏季再次出现。
2021年对洞庭湖的水域监测发现较之2018年,新增了30多种水生物,这些生物不是凭空出现,时隔多年它们从长江回家了。湖北武汉、江苏南通、安徽安庆,长江江豚频频被民众观测记录,长江水产种群正在缓步复苏。

长江江豚生活在咸淡水交界的海域,以前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河段经常能观测到它跃出水面、追猎捕食的身影。它们生性活泼,喜欢集体出游,强大的涉水能力可以让它们跃出水面,腾空而行。这群“微笑精灵”还有个讨喜的小习惯,有时会边游边喷水,非常受人们的喜欢。
由于长江环境的破坏,人类航运霸占河道,它们的栖息环境被严重破坏,数量逐渐下降,2017年仅存1012头,其中长江干流约445头,鄱阳湖457头,洞庭湖110头。2021年2月5日,重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规定,长江江豚正式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长江江豚喜食鱼虾,在长江中几乎没有天敌,还能在适应淡水环境,是长江流域江湖连通性的重要指示物种之一。它在各大长江流域的活跃表现,证明各流域鱼类的活动交流也变得频繁,种群数目持续增长。
长江江豚的活跃和禁渔有很大关系,它们不用再和渔民抢鱼,不用面对各种渔网地笼,可以自由的追逐鱼群,鱼群去哪它们就跟着去哪。江上没了渔船,它们也敢露头戏耍,愉快的捕鱼了。
长江江豚的活跃是个友好信号,十年禁渔一定能给野生种群的恢复带来巨大作用,长江江豚拯救联盟认为十年后长江江豚数量有望突破2000头。

虽然未来有恢复的希望,但长江江豚的生存仍面临人类的威胁,水体污染导致幼崽成活率下降,大型货运船只可能对它们造成伤害,噪音对它们声呐系统的伤害等等。
长江中的大型水生物种白鱀豚、白鲟相继灭绝,长江江豚和中华鲟游离在危险边缘。不同于长江江豚的复苏,中华鲟的情况要严重得多。
如何拯救濒危的中华鲟
中华鲟物种濒危最大的原因就是产卵地的丧失。中华鲟是河海洄游生物,每年夏秋它们都会回到长江口,进入金沙江宜宾-屏山段进行产卵。从海入河的时间要一年之久,在这一年时间里,它们基本不进食,通过消耗自身积存的营养物质过活,第二年秋季到达产卵地。

葛洲坝的建立致使原来的19个产卵地基本被完全阻隔,只有葛洲坝的一两块产卵地幸存。对中华鲟的监护重点就在最后的产卵地,每年监测中华鲟野生种群的产卵情况。2017年到2019年,连续三年未监测到产卵现象,繁衍行为停滞,中华鲟灭绝是迟早的事。
为了拯救濒危的种群,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就开始研究中华鲟的人工繁衍技术,希望能通过人工培育鱼苗投放的方式,直接补充野生种群数量。三十多年的时间,累积投放600多万尾中华鲟鱼苗。

中华鲟溯游3000多公里来到金沙江产卵是因为在这个一年多的旅程中,它们的性腺才得以发展成熟。雄于最早9岁,雌鱼最早14岁,才可以达到生殖成熟期。雌性平均产卵量64万颗,鱼卵黏在石砾上,繁殖通过体外受精的方式形成受精卵。
人工培育中华鲟幼体
早期通过野生中华鲟获取精子、卵子进行人工受精培育,中华鲟人工受精卵成活率达到50%以上。经过精心饲养的子一代,全部投入长江中,但效用不大,鱼苗无法适应复杂的野生环境,只能算往长江中投入了一些饵食罢了。
为避免幼小的中华鲟幼体被其他鱼类吞食,必须繁育出更大的个体,特别针对中华鲟幼体的天敌铜鱼,投放的个体必须大于30厘米。小小的鱼苗要长这么大,对食物的要求很大,中华鲟为底栖鱼,通过口裂吸食小鱼、小虾米、软体动物,起初喂食的是活饵,后来改良为饲料喂养。

为了保证幼鱼的成活几率,在投放前还要对其进行环境适应训练。首先训练其捕食活物的能力,然后让它逐渐适应长江的水体,最后训练它躲避危险的能力,在水下环境主要就是感受水流的变化。鱼的视力很差,需要通过感受水流的变化来趋利避害,中华鲟感知水流的地方就是身体的楞状凸起。
幼体中华鲟如果能够成功长大,势必能增加野生种群的数量,虽然遗传基因一致但很难保证它能正常的繁衍,中华鲟的洄游、性腺的发育这些都无可预知。为了验证子一代的繁殖特性,就需要培养子一代至生殖成熟期,看它能不能顺利产卵受精,产生下一代。
从幼鱼到性成熟个体
中华鲟雌性的生殖成熟最快也要14年,在实验室模拟其生长发育性成熟体又是一个巨大挑战,时间跨度太大。人工养殖中华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水体,我们知道中华鲟幼体在淡水环境出生长大,来到长江下游咸淡水域发育得差不多,然后才进入海洋。
它本身能发展出适应海洋高渗透压环境的能力,而催发这个能力的关键就在它对食物的需求上。中华鲟从长江进入大海的原因是海洋有更丰富的食物来源,这样它才能长得如此巨大。根据这个特点,在实验室条件下,淡水环境同样能通过增加喂食量来激发它适应海洋环境的能力。

影响中华鲟性腺成熟的关键在温度,低于20℃的温度对中华鲟性腺发育最有利,18到20℃雌性开始产卵,受精卵在17到18℃孵化。2009年,我国首次孵化出子二代中华鲟宝宝,这也证明人工培育的中华鲟一代有能力进行正常的生殖繁衍过程。
培育中华鲟子一代、子二代个体,让我们对中华鲟的生殖繁衍有了更深入的研究。投苗补充野外种群数量只是第一步,弥补葛洲坝对中华鲟产卵地的破坏,让野生中华鲟能够正常繁衍后代,才是关键的下一步。

连续三年没有观测到野生种群产卵,是由什么原因导致?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子一代的驯养中得到答案。
温度影响中华鲟性腺发育,环境温度是中华鲟判断适不适合产卵的依据,生成的受精卵需要更低的温度才能孵化。中华鲟对环境温度的敏感性太高,随便一个环节发生变化,族群的繁衍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葛洲坝的修建阻断了上游800公里的洄游路径,中华鲟洄游路途缺少这一部分很可能导致性腺成熟受影响。水坝存水因为滞温效应导致下泄河道温度升高,使雌性中华鲟无法产卵。换句话说,中华鲟最后的产卵地因为环境变化已经没用了。

总结
十年禁渔对长江生态恢复是起积极作用的,长江江豚再次活跃就是最好的证明。中华鲟的种群恢复比江豚困难太多,野生种群已经丧失了繁衍功能,它或许没办法再回到从前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