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发明的詹氏车钩,一直挺到现在,究竟是一项什么黑科技?



一百多年前发明的詹氏车钩,一直挺到现在,究竟是一项什么黑科技?你知道詹氏车钩吗?它并不应用于我们现在最常见的汽车,而是另一种运力更大的交通工具——火车身上。詹氏车钩一百多年前就已经问世,一直沿用至今。在全世界各国的铁路运输领域中,它依然是各种火车尤其是货运火车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那么,它由谁发明?用途何在?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技术奥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詹氏车钩的前世今生。工业革命的伟大发明听到这个名字,再联想到一百多年前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想必大家就不难猜出詹氏车钩的起源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工程师伊莱·汉尔顿·詹尼破天荒地发明出这种镶嵌式的自动车钩,用来连接火车上的前后两节车厢。有意思的是,由于清末留洋归来的工程师詹天佑第一次将这一构造部件带到中国,所以很多人误以为詹氏车钩是这位中国铁路之父的发明。当然,这并不能否认他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詹天佑将詹氏车钩和其他西方进步科技带到祖国的意义,对于我们而言其实丝毫不亚于直接发明。詹氏车钩的优越性以及技术含量在工业革命时期的美国,政府本着实业兴国的思想,积极鼓励科技领域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最流行的事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詹尼拿着他的詹氏车钩图纸走上了历史舞台。在它出现之前,世界上的工业国家,主要是用插销式车钩也固定相邻的车厢。这种设计的构造原理相对简单,类似于大家熟知的门栓,通过固定锁眼来保证两节车厢之间的牢固。詹氏车钩相较于前者,具有很多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是操作,插销式车钩需要人为操作固定,而詹氏车钩则实现了自动化的处理。只要两节车厢对准碰撞,詹氏车钩就可以做到自动扣接。这样一来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火车的运输效率,尤其是对于多节车厢的火车来说,詹氏车钩的使用无疑节省了大量装卸时间。而且,也避免了人为安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疏漏而产生的安全隐患。然后是承载运力,由于插销式车钩是硬性的锁眼固定,所以一旦后方车厢的重量到达一定极限单位,车钩就很有可能会因为承受不住压力而断裂。如果是货运火车,几车货物将翻出铁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而若是客运火车,则会酿成车毁人亡的惨剧。要知道,在工业革命时代,因为交通工具问题导致的重大事故比比皆是。而詹氏车钩的灵活和卸力设计,在这里就显得十分巧妙。从外形上看,詹氏车钩很像两只紧紧握在一起的手。实际上,它的运行原理和握手也差不多。按有弹簧设置的钩舌就像是能伸能屈的手指,在两相接触后受力收缩,形成詹氏车钩的基本轮廓。随着两节车厢继续靠近,彼此的钩舌会碰到内部的缓冲器。之后,缓冲器会引发内部的机关,从而使插销自动落入锁眼,造成固定工作。在火车运行途中,两只紧握的车钩会忽开忽闭,很好地对车厢重量的压力起到缓冲和卸力的作用。就这样,詹氏车钩让全世界的火车运力,从之前插销式车钩时代的几千吨提升到了上万吨。今天的詹氏车钩如今,很多人出行都已经脱离了绿皮火车。尤其是在我们国家,动车和高铁才是现在铁路上的主流交通工具。但是,在运输重要货物或者大批量货物时,由詹氏车钩连接的高运载力火车依然是不可替代的首选。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矿井和耕地里的煤炭、钢铁、粮食等重要资源,又是不均匀、不饱和的。只有通过货运火车的帮助,才能落实到千家万户。这样的运力,作为客运火车的高铁远远达不到。而如果没有美国人詹尼发明创造的詹氏车钩,运输效率就将大打折扣。我们可以预见的是,也许在将来,詹氏车钩和能源高消耗的绿皮火车终会退出历史舞台,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但是不要忘记,詹氏车钩曾经通过改良设计,让火车这一陆上第一交通工具的运输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进而促进了世界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一项名副其实的伟大发明。作者:木下易人  校稿:川川
古代“仁慈”的恐怖刑罚,用动物器官行刑,在欢笑中丧命
为什么人死后10天,还能在墓里生小孩?科学家解开千年谜团
45岁女子坚持每天生吃大蒜灭菌、抗肿瘤,半年后健康情况如何?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