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工人打松塔被“带上了天”?有惊无险,背后原因却很心酸



在一株松树树顶不远处,两名工人正专注地采摘松子。不料乘坐的氢气球突然失控,带着他们直接“飞上了天”。

所幸,飘了一夜后的工人胡泳旭,如今已平稳落地。虽说有惊无险,却着实让网友们“在线”捏了把冷汗。

每年秋季,总会出现几起打松塔出事故的新闻,既然这么危险为何还要去采摘?利润到底有多大?背后原因其实很心酸。
网友“在线”捏了把汗
9月4日下午,辽宁籍工人胡泳旭,和工友刘成会一起乘氢气球升到几十米的高度,正围着几株松树进行采摘,突然感觉氢气球出现明显颠簸。当他们意识到不对劲时,企图操控设备降落时,氢气球却“不听使唤”地向上缓缓飘去。
途经一处树林时,刘成会反应迅速,抓住树枝后一跃跳出舱外,顺着树干慢慢爬了下来。

而30多岁的胡泳旭,就没那么幸运了。他抓到的那根树枝太细太软,用力一抓就撅断了。加上高空中风力更强,借着风势,被困在氢气球里的胡泳旭,直接被推向了百米高空。
“不要慌,老天总会给你活路!”胡泳旭告诉自己一定要镇定下来。当他低头一看,脚边只有3瓶水、几块石头,还有一根长长的采摘竿,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自救。

“这很高啊,啥也看不见。”看似淡定的语气背后,满是绝望和无奈。这是胡泳旭飘到百米高空时过录下的求救视频。那时,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否活下来。

4日中午12点,他拨出去最后一通电话,随后手机彻底没了信号。又一阵强风吹来,氢气球越升越高,茫茫高空,胡泳旭的生命就被拴在了这架小小的氢气球上。
地面上的家人报警后急得落了泪。按照往常,胡泳旭应该和家人吃过晚饭早早休息了。而此时家人在地面焦急等待,他在夜空生死未卜!

当地派出所立即出动警力,追踪氢气球的轨迹后,发现正往穆棱方向飘去。

直到5日上午11点,胡泳旭给姐夫拨通了电话,这才让家人和广大在线网友松了一口气。
原来他前一天晚上就已经落地,一看手机没信号,果断选择关机保电。不过整个过程中飘到了哪儿,他还说不清楚。

最后,一家人把胡泳旭从派出所接回了家。虽说有惊无险,还是不免让人捏了把汗!
“打松塔”到底是啥?
胡泳旭安全了,网友开始坐不住了,“打松塔到底是啥?”这么危险为啥还要“飞”上去?
其实,打松塔就是摘取松树上的松子,晒干制作成加工产品,以赚取收入。在东北长白山等林区的大片红松树上,每年秋天都会生长出大量松子,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在市面上也总能卖个好价钱。

在择业面不多的当地,打松塔成了很多家庭每年的重要收入来源。但松子一般都长在数十米高的树顶,要想顺利采摘,只能想办法“登上”树顶。
一开始人们只想到了比较原始的办法——爬树。但爬树速度太慢,对体力有很高的要求。一下抓不稳,就可能摔倒地上!以至于当地一直流传着“树上钱串子,树下坟圈子”的顺口溜。

后来,人们想到了利用氢气球升到空中,采摘松子的办法。一来省力便捷,不用靠人力辛苦爬到树顶;二来节省大量时间,只要能稳定在与树尖持平的高度,就能快速收获大量松子。
为了保证采摘过程中的安全,氢气球必须用绳索和地面系上牢牢的联结,且还要有人在地面上随时控制方向,以避免意外发生。另外,气球顶部有拉链,只需轻轻一拉,就能排气自动降落,以防失控乱飞。

虽说这些装置避免了一定风险,也无法100%保证采摘时的安全:是氢气球安全装置问题,本身设计就有漏洞?还是工人尚未熟练使用就上岗?
为何突然失控?
根据当事人胡泳旭口述,这次氢气球飘走是因为自己操作不当,才意外飘上了高空。但这也暴露出了氢气球的诸多隐患。
每次升空前,如果没有准确预估当天风力,或气流突发变化,比如大风、雷雨天,都可能造成意外风险。


就算是高级的氢气球,内置了充气设备,但设备一旦发生故障,氢气就会一次性注入,氢气球也会直接飘走。
就算是排气拉锁失灵,在一两百米的高空时,工人也可以第一时间划开球囊,让气球慢慢下降。但坠落的生还概率,会随着海拔而迅速降低。
胡泳旭应该是错过了上述所有紧急自救措施,加上当天风速急,才让气球在短时间内迅速失控,飘向了高空。

不过,胡泳又是万分幸运的,因为按照重力原理,氢气球上升到一定高度,温度和氧气密度大幅降低,他将面临寒冷、窒息的致命危险。此次转危为安,可能是气囊自动破裂,缓缓下降,最终平稳落地。

不过细数一下,每年因乘氢气球打松塔造成的意外事故,并非个例。
2019年8月,吉林省汪清县一名男子在固定气球的绳子因大意,没有系稳,被刮到高空后被风速带着飘了50多公里。万幸的是,他赶紧开阀放气,才让氢气球慢慢迫降,保住了性命。

2017年9月,另一名吉林农民就没那么幸运了,他独自一人来到200多公里外打松塔,结果氢气球临时脱线,不过几秒钟就被迷雾“吞噬”,再也没有回来,可想而知他当时的无助和绝望。
背后原因很心酸
每年因打松塔掉落、意外离世的案例并不在少数。采松子也成了公认“最危险的工作之一”。这么危险还频频“飞上去”?是这些人为了挣钱不要命了吗?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大多数采摘松子的工人,都是收入一般的普通群体。他们文化程度有限,能干的活儿不多。背靠长白山林区,可能是他们得天独厚的活路之一。
一家老小要吃饭,孩子的学费,父母医药费,都是压在年轻夫妻肩头的重重包袱,这让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冒这个险。

每一颗松子,从树上到换成钱,过程中充满了辛酸和不易。当这些松塔被打下来,需要扛到空旷处,在阳光底下暴晒几天,一个个敲掉外壳,再一粒粒拣出来。最终才能以较低的价格卖出去,这一粒粒松子,都是村民本本分分挣的血汗钱。

只是需要改变的,是采摘中的技术和安全保障。目前许多科研机构正在研发新型又安全的采摘技术,比如利用无人机遥控采摘。

多一份保障,就少一分危险,千万不能抱着侥幸心理,否则只会让本就不易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参考文献
雒鹰、程鸿远、孟黎鹏.利用无人机采摘红松球果初探[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22,01(10):65-68.
作者:一念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