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古今中外,爱情和婚姻是所有人大概率会经历的事情,而恋爱时期的甜蜜却大概率很难延续到婚后漫长的岁月。
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恋爱故事是民国时期最出名的花边新闻,两人排除万难的结合,婚后却屡屡传出婚变的传闻,事实究竟如何,他们的婚姻是否确如外界传闻那般不堪?我想,今天的我们也只能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婚姻。
我个人认为一段婚姻幸福与否,其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双方是否有足够的经济来源,来保证小家的运营?
虽然徐志摩的父亲是有名的富商,但是,因为父亲不满徐志摩离婚再娶,且不满陆小曼二婚的身份,扬言断了徐志摩的经济来源,所以徐志摩在徐家是拿不到钱的。
当时,徐志摩一人同时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三所学校讲课,课余还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后来,又应胡适的邀请,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兼任教授,仅仅在1931年的上半年,徐志摩就因为调职的事情,在北京和上海来回奔波了八次。
反观陆小曼,她自从嫁给徐志摩后,就安心在当起了全职太太,根本不事生产,而且陆小曼出身名门世家,从小锦衣玉食惯了,出手又阔绰。
尽管徐志摩当时的工资每月已经有一百多大洋,民国的人均工资才五块大洋,徐志摩放在现代也算是身价千万的富二代了。
如此高的收入,却还是经不住陆小曼的挥霍,徐志摩为了满足陆小曼奢侈的生活,每日疲于奔命。
也就是说,徐志摩他们的婚姻始终处于一种入不敷出的状态,那何来幸福的根基呢?
其次,双方父母对这段婚姻抱以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徐志摩和陆小曼双方的父母都反对两者的结合。
双方的家庭都是有头有脸的家族,而徐志摩和陆小曼都是二婚,这样的条件双方家长肯定都是不满意的。
而陆小曼当时是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聘用的外交翻译,在上海社交界非常出名,而徐志摩是传统的大家族,对这样的独立新女性自然是抱有成见的。
这样的儿媳妇人选在农村地区肯定是不光彩的。
所以,徐父是坚决反对这门亲自,而陆小曼的母亲也是反对这门亲事的。
也就是说,徐志摩的婚姻一开始就是建立在家人不支持的基础上的,因为婚姻说到底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婆家对儿媳不满意,娘家对女婿不认同,那这段婚姻自然是要遭受更多的风雨侵蚀。
此外,双方身上是否存在极端的性格缺陷?
这一点在徐志摩和陆小曼身上那就更加明显了,一个是诗人,一个是新女性,诗人的浪漫情怀和天真幻想,落实到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肯定是浮于表面的,而新女性对家庭和丈夫的观念又不同于旧女性,她们接受了独立自主的意识觉醒,自然也是不肯为了家庭而牺牲自我的。
徐志摩从小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成长起来,尽管接受了西方的新式教育,但是他的骨子里依旧具有传统中国男性的自大自尊心理,他是需要从婚姻中获得满足和自信的。
而陆小曼,她是家中的幼女,从小只有别人奉承她的份,她自然是不用看谁的脸色的。她只顾追求享受和自由,对于徐志摩她自然是爱慕的,但是这样的爱慕是建立她的自信和自由的基础上的,一旦徐志摩表现出对她的不耐,那她肯定是要跳起来反击的。
这样的两个人不就是火星撞地球吗?
婚姻的幸福,其实看得不是双方的爱意,而是彼此之间是否有足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明显,两个出身名门,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浪漫艺术家根本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最后,双方是否有着除婚姻之外,自我价值方面的追求?
婚后,陆小曼的身体一直不好,有个好朋友翁瑞午会推拿,就经常去给陆小曼推拿按摩,陆小曼生性多情,两人在日常的接触中越走越近,翁瑞午甚至教陆小曼吸食鸦片,以缓解身体的病痛。
为此,陆小曼逐渐沉沦在鸦片带来的幻觉和快感,越发慵懒、胡闹,这对徐志摩来说苦不堪言。
因为对陆小曼的爱意,使得徐志摩不忍苛责她,但是眼看她一天天沉沦下去,自己却无计可施。
徐志摩在文坛越发声名显赫,结识了很多的同好,但是回到家却只能面对一个吸食鸦片的妻子,这样的婚姻生活怎么可能还会幸福呢?
双方的价值观已经背离,没有共同话题,婚姻的幸福又从何说起?
结语:
徐志摩的行为用现代的观点来看确属渣男无疑了,抛弃发妻,勾搭女同学不成,又跟朋友的妻子有了首尾,感情生活真是过得一塌糊涂。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徐志摩是民国时期的人,他自然也会受到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制约,他追求爱情是没错的,敢于打破封建枷锁也是没错的。
而陆小曼跟他也确实是有真感情的,徐志摩意外离世后,陆小曼就收起了自己爱玩爱闹的性子,终日素服隐居,从前的交际花成了一朵安静的山中野玫瑰。
也许,陆小曼是在徐志摩离世后,才对自己往日的荒唐行为追悔不已,只是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