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死,走狗烹”的历史教训难道还少吗?尽管郭圣通后位不保,但是,刘秀还是尽可能地补偿郭圣通。不仅是从她晚年的物质生活方面给了她最大的保障,还对郭圣通的家族付出他所能给予的最大的尊荣。
当年郭圣通的舅舅真定王刘杨,为保证两家的政治合作稳固,坚持让已婚的刘秀娶郭圣通,尽管刘秀的内心是拒绝的,但是迫于当时的政治压力,刘秀接受了这桩政治联姻。
婚后刘秀对郭圣通应该也是喜欢的,不然不可能跟她生了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而与郭圣通的联姻所带来的政治效益是那么明显,真定王刘杨投资了刘秀这支潜力股,用外甥女的婚姻保住了真定王室的富贵和安稳。
虽然阴丽华非常识大体顾大局,在刘秀登基后,坚辞后位,让郭圣通为后,让郭圣通的儿子刘疆成为太子,自己甘愿成为刘秀的妾。
可是,郭圣通依旧是刘秀和阴丽华之间的第三者。
阴丽华谦和礼让,刘秀稳坐天下,妻儿都在身边,人生赢家无疑了。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为了避免阴丽华在后宫中心塞,刘秀在登基前期出征的时候,是带着阴丽华一起出征的。
可以说,刘秀虽然与阴丽华分别多年,但是刘秀对阴丽华的心始终未变,那是他少年时的梦想啊!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句历史上有名的情话,是刘秀对阴丽华最深情的表白,而且是用一生来践行的承诺。
在登基17年后,刘秀还是发出了那道废后诏书,废郭圣通,改立阴丽华。
郭圣通终究没能保住后位,其中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刘秀始终对阴丽华有愧的,想要补偿阴丽华的心从来没有改变过。
先不说阴丽华是刘秀的初恋,而且是他费尽心思娶回来的,相反郭圣通却是政治联姻,是刘杨硬塞给他的,是纯粹的政治利益交换。
一个是自己年少的白月光,一个是充斥政治利益的棋子,孰轻孰重?刘秀自然是偏向阴丽华的。
当自己成功登基后,阴丽华不仅没有怪责他为了前途另娶他人,反而还为了当时的政局稳定让出后位。
这样的阴丽华怎能不让刘秀心疼、愧疚?
甚至刘秀想要对阴丽华的娘家人多加照拂,给他们封侯赏赐时,阴丽华的兄弟竟然还谦让推辞,阴丽华也从未为娘家人主动向刘秀要求什么赏赐。
刘秀自然越发心疼阴丽华了。
其次,郭圣通背后最大的政治势力真定王刘杨起兵谋反,河西辅臣集团渐渐势弱。
刘秀登基的第二年,刘杨就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与绵曼贼私相授受,准备谋反,刘秀派遣骑都尉陈副、游击将军邓隆讨伐刘杨,刘杨却闭城门不应。
刘秀又派遣前真定大将耿纯去当地犒劳功臣,实际上是去诛杀刘杨。
虽然成功诛杀刘杨,但是刘秀并没有对真定家族赶尽杀绝,一直顾念当初的襄助之恩,杀了刘杨后,没有株连刘杨家族,反而还让刘杨的儿子刘得继承真定王的爵位。
但是随着刘杨的倒台,郭圣通背后的河西辅臣集团在政治地位上逐渐被南阳旧臣所取代。
因为刘秀上位后,对老家南阳的旧臣们都多有照拂,而郭家有从龙之功的河西辅臣们对刘秀的不满也越来越严重。
为此,郭圣通不止一次心生怨怼,继而口出恶言。
刘秀的羽翼渐丰,对河西辅臣们的抱怨自然也不放在心上了,甚至对郭圣通的怨怼日益不满。
另外,郭圣通情商没有阴丽华高,行事骄纵任性,不如阴丽华母仪天下的风范。
面对重情重义的刘秀,阴丽华是从大局考虑,从不为娘家人谋取利益,甚至对刘秀的赏赐大多是拒绝的。
尽管刘秀为了政治利益另娶他人,但是阴丽华面对后位的诱惑依旧能够坚持从大局出发,为稳固天下,让出后位,甘愿为刘秀的前途牺牲自己。
这就是一个皇后必须具备的大局观。
反观郭圣通,虽然也是大户人家的女儿,但是在面对大是大非面前,就没有阴丽华的大局观。
当阴丽华的母亲和弟弟惨遭土匪杀害的时候,刘秀发布了一道安慰阴丽华的诏书,言辞间念念不忘与阴丽华的患难之情,夸赞阴丽华有母仪天下的美德。
这下郭圣通就坐不住了,认为刘秀有废后之意,开始在后宫兴风作浪,不仅摆脸色给刘秀看,也不好好照看后妃们的孩子。
刘秀对郭圣通越发不满了。
最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阴丽华生的儿子刘阳更符合刘秀心中太子的标准。
原本郭圣通生的长子刘疆就是太子,但是,刘秀却觉得刘疆性格比较暴力,崇尚武力,不适合做守成君主。
而阴丽华生的儿子刘阳性情温和,且从小就聪颖过人,深得刘秀的喜爱,他不止一次在朝臣面前夸奖刘阳。
改立太子的心思可以说是昭然若揭。
为了让刘阳成为太子,第一件事就是要改变他的生母的位置。
故而,阴丽华的上位,郭圣通的下台,只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结语:
尽管刘秀废黜了郭圣通,但是他依旧为郭圣通的生活做了最周全的安排。
让废太子刘疆去最富庶的封地,封郭圣通为中山王太后,跟着儿子去封地生活,尊容和体面都有了。
不仅如此,对郭圣通的娘家人,刘秀也尽力照顾,经常去找大舅哥谈话,要求群臣作陪,赏赐了大量的金银财物,让大舅哥成为当地有名的首富。
这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帝王为了家国两全所能做的所有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