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葬风气下的陶器设计艺术——数量巨大的汉代阳陵陪葬陶俑


西汉时期的陵墓是承袭秦代发展起来的,西汉帝王陵墓承袭了秦代用数量庞大的兵马俑群来陪葬的风俗。西汉陶俑的制作技法及艺术风格上,除了对前代的继承之外,也有所发展和变化。秦兵马俑模制成型以及各部件钻孔连接的方式,在汉俑制作中有所釆用。但是,汉俑的体形较秦俑缩小,制作工艺由秦俑的模塑结合转变为以模制为主,侧重模绘的结合形式。
阳陵是汉景帝刘启的陵墓,阳陵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陪葬陶俑,有着衣式陶俑和塑衣式彩绘陶俑。着衣式陶俑是西汉时期出现的新的陶俑形式,陶俑身穿着衣服,手臂为木制,因此出土时衣服及手臂皆已腐朽,呈缺臂裸体状。陶俑的姿态各异,有的双足直立;有的迈步前行;有的立足弯腰;有的躬身奔跑。数量最多的着衣式陶俑是武士俑,俑高约60厘米,是真人大小的三分之一。

据考古学者的清理还原,步兵俑的形象应为戴帽穿衣,木制的双臂,身披战甲并佩剑,一手持盾,右手执戟。骑士俑也有一定的数量,有男有女。阳陵陪葬陶俑的形体比例适度,面部丰满,神态逼真。与秦俑威严的表情不同,皆洋溢着活泼,传达着内心的情绪。数量巨大的着衣式陶俑的制作时釆用了模制、组装的方法。
制作的步骤大致为:第一步制作初坯。先选用适合的陶土,进行筛选和淘洗。然后采用模塑结合的制作方法来塑造泥胎。首先,用模具法分别制作出人俑的头颅、躯干、腿和脚四部分。然后,在压模成型的主体上粘接鼻、耳、阳具等小部件。工匠们还通过捏、塑、刻等工艺技法对面部进行细化,形成丰富多样的形象和表情。第二步将陶俑放入陶窑内烧制成型。第三步组装装饰。烧成后的陶俑在肩部预留的贯通两侧的圆孔处,安装带有关节并且可以活动的木制臂膊。之后进行彩绘装饰,通常头发、胡须、眉毛、眼睛等用赫黑色,颜面、躯体多用橙红色来进行彩绘。最后根据陶俑代表的身份穿着相应的服装和配装铠甲、武器。陶俑采用模制组装的制作方法非常利用大批量化的生产,后期的着衣、装配和彩绘的手法则增添了俑在细节上的变化。整齐的阳陵陶俑群规模庞大,但又不尽相同,有所区别,丰富而多样。
阳陵东侧丛葬坑及周应墓等遗址中出土的陶俑,有官吏和男女侍从气这一类陶俑多为塑衣式彩绘陶俑,制作精美且彩绘艳丽,显示出西汉陶俑多样的面貌。其中有文吏俑、侍女俑、伎乐俑等。陶俑的主体和衣饰是直接捏塑而成,烧制后对人物俑的面容和衣服等细节处进行彩绘装饰。其中伎乐俑尤其精彩,长袖舒展、翩翩起舞的体态造型和传神的面部表情,再现了西汉乐舞的场景。

从西汉阳陵的陶俑的制作技法上可以窥见,陶俑还保留着秦俑的某些制作工艺和方法,但是不同材料的组合让陶俑艺术更为丰富,出现更多的面貌。阳陵陶俑的比例较秦俑缩小,主体外形用模制法作出,整体造型概括。面部表情经过细质化和彩绘,传达也不同的人物内心情绪,显示出多样的风格。这些陶俑的特点已经同写实、严谨的秦俑的艺术风格大相径庭,概括简练的造型和活泼生动的风格成为汉阳陵陶俑的艺术特征。
西汉咸阳长陵杨家湾墓彩绘兵马俑
长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三义村。长陵4号墓据推测可能是西汉将领周勃、周亚夫父子的墓葬,该墓发现兵马俑坑11座,共出土骑兵俑583件,各种人俑1965件。其中步兵俑1800多件,舞乐杂役俑100多件。这些排列整齐的兵马俑组成方阵,气势浩大,应是为死者送葬的队阵。步兵俑和骑兵俑分别列队布阵,身披甲、手执弓箭、盾牌及其他武器。人俑姿态各异,有的手握缰绳;有的手持盾牌;有的舞动身姿;有的奏乐表演;有的指挥队伍。马的姿态生动,有的昂首嘶鸣;有的驻足静立。
杨家湾兵马俑的造型比例往往失调,人俑的双脚分开与肩膀齐平,上身长下身短,头与身体的比例为1:5.5,给人以头重脚轻,比例不协调之感。陶俑的躯干塑造的概括简练,衣纹的处理只运用几根简单的线条表示,立体形象中央以躯干为中心左右对称。可以看出,杨家湾兵马俑的制作并不注重高度的写实,而是更注重在整体造型上大块面的塑造,俑的造型姿态生动自然、轮廓线条流畅,体现出一种刚劲的力度美。另外,马的造型也极为概括,面部表情夸张,生动有力,有的马张嘴嘶鸣;有的马尾高高翘起。

杨家湾兵马俑除了数量惊人外,俑身皆通体彩绘,模塑与彩绘相互结合成为特色。兵马俑皆为塑衣式彩绘俑,制作过程经过分体模制、细部刻划、烧制成型、拼装组合、彩绘装饰等几个步骤。步兵俑制作时,先分别用模制法制作出人的身体、头、手、小腿、脚五个部分。骑马俑则先分别模制出骑俑的头、躯干、手以及马的头、尾、四肢、躯干,其中马的躯干和骑俑的腿结合一体模制成型。模制法成型的工艺特点是利于大批量的制作。对模制成型的陶俑粗坯部件要进一步的进行修坯细化。通过刻划、塑造等手段对陶俑的面部、衣饰、手足等细节进行修饰,赋予它们不同的个性。之后,将各部分晾干后入窑烧制,窑温控制在900度左右,各部分烧制后再进行组装成型。
组装成型后的陶俑还要进行彩绘装饰。彩绘装饰较好的弥补了陶俑造型上不够细节化的缺陷。人物的眉、眼、胡须、衣饰、铠甲、鞋履,马的韓子、鞍辔等都通过彩绘的方法来表现。在彩绘前,要先在胎体表面罩一层白色的胎衣进行打底。白色是用当地的塩子土细磨后加胶合成,涂在俑的表面可以掩盖灰色的胎体,起到修饰胎色便于后画彩绘的作用。在白色的底色上通常会绘以各种的颜色的彩绘装饰,据统计彩绘的颜色有红、绿、紫、黄、褐、白、黑等。立俑的服饰着色就有红、黄、绿、白等。骑俑的服饰着色有红、白、绿、紫等,有的还披着黑色铠甲。马俑的毛色有黑、红、紫、白等。马身上还彩画出横子和辔头等。杨家湾兵马俑上的彩绘装饰与整体造型相互结合,互为补充,达到生动的艺术效果。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