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谋杀关羽背后的秘密,为何说关羽必死?说出来别不信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是出自唐太宗李世民的经典话语,也就是说从古代开始我们就已经非常重视对历史的考量和研究,纵观中华长达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主流形式就是战争与和平两种。
相比于和平年代的人民安居乐业,大多数人可能更加乐意去研究充满杀气的战争时期,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基本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中以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最为典型,那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的枭雄和著名将领,号称中华武圣的关羽是其中的典型一位。

说到关羽,作为忠义的代表可以说是辉煌了一生,但是死亡却是特别憋屈,关羽的死亡其实和诸葛亮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背后发生着种种难以置信的事情。
追随刘备与致命缺陷
其实关羽的出身并不是很光彩,据说是看不惯乡绅欺压百姓杀了人之后自己跑出来的,所以严格来说,关羽是一位“在逃杀人犯”,只不过当时天下大乱,朝廷已经自身难保,所以压根无暇顾及关羽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但怎么说都是背负了一条人命,所以关羽背井离乡并且遇到了胸怀大志的刘备与结交豪杰的张飞,三人不打不相识,很快达成共识决定建立一番基业,关羽也是忠心耿耿的到了刘备麾下,自从取得了一些成果之后,关羽自身的性格缺陷开始体现了出来。
“傲上而不辱下”这是曹操对关羽的评价,可以说是相当到位,当年关羽被曹操所擒,作为阶下囚的关羽竟然开出三个条件才肯头像,关公约三事,其实是其自傲的体现,可惜曹操爱才,未将其处死,此后关羽骄傲的性格更是不加收敛。

斩颜良诛文丑的时候,面对张辽的好心提醒,关羽只是出言嘲讽,可以说是十分的傲慢了,而这一点,诸葛亮对其就拿捏的非常到位,当年听闻刘备收服马超之后,非要去挑战,诸葛亮的一番赞美很快就让其安稳了下来。
这种性格其实并不是很好,可能连关羽自己也没有想到,最终会因为自己那骄傲的性格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为性格买单丧命的关羽
当时的蜀汉在取西川的途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因为刘备没有听从庞统的建议而错失了最佳的机会,后续导致庞统死在了落凤坡,此时需要镇守荆州的诸葛亮前去帮忙,最终驻守荆州的任务就落在了关羽身上。
当时诸葛亮在将荆州交给关羽的时候,其实是非常不放心的,曾问他要是曹操和孙权分别来犯,应该怎么办,关羽直接回答“分兵拒之”。果不其然,关云长水淹七军之后,中了东吴的骄兵之计。

带着荆州兵马追击曹操,结果东吴玩了一手白衣渡江,拿下了荆州,此时的关羽虽然知道中计,但是却处于一种骑虎难下的状态,最终被东吴的军队围困在麦城,而后城中粮草损失殆尽之后冒死突围,最终被东吴擒获并杀害。
其实关羽的死亡和诸葛亮是有一定联系的,当时在关羽说分兵拒之以后,其实诸葛亮已经预想到了他的最终结局,因为对关羽的性格,诸葛亮是很了解的,当时要是选择换一个人去绝对可保荆州无忧,但是诸葛亮并没有如此做。

也就是说管诸葛亮明知道关羽这次是一去不回,但依旧选择沉默,那为何诸葛亮一定要让关羽走上非死不可的绝境呢?
私心蜀汉
首先就是蜀汉建功立业的需要,其实早在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时候,就已经为刘备规划好了今后的创业之路,跨荆益两州,保其岩阻,而后可图中原,但是中途出了岔子,刘备面对刘表并没有接受荆州,导致其落入曹操之手后被东吴所获得。

而后孙刘联合之后虽说将荆州借给刘备暂住,但是终究不是自己的,对于这种情况诸葛亮是非常清楚的,同时拥有精益两州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一点是不能对刘备明说的,而东吴方面要是一直拖,那后续就很难联合了。
所以需要一个战术失去荆州的机会,消除东吴的积怨,维护蜀国其他地方的安定,万一双方的矛盾太深,东吴反手联合魏国那情况就更加糟糕,既然不能对刘备明说,所以诸葛亮就采用了一种战术丧失的方式还了荆州。

只不过诸葛亮没有想到后续刘备的反应如此之大,直接带着八十多万军队杀向东吴老巢,最终不出诸葛亮所料,仇也没报,荆州没要回来,刘备还病死了,显然这次放弃荆州的代价非常大,但是事后吴蜀走向又一次联合。
虽说失去了荆州又死了关羽,但是为后续蜀汉南征和北伐保证了周边环境的安全,试想一下,如果诸葛亮南征北战的时候还和东吴因为荆州的问题而不死不休,这种情况下什么都是很难开展的。

军队无法分身
还有就是蜀汉的军队分身乏术,也是关羽死亡的必要性所在,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并非一般人所能企及的,当年派关羽去守荆州的时候早就预感到了一切,其实当时无论是谁去驻守荆州都会面临东吴的讨要,甚至是大动干戈。
因为东吴非常清楚,当时刘备的所有兵马都在西川打仗,即使是和荆州开战他也是抽不出兵力支援的,这一点诸葛亮也意识到了,所以为了顺利拿下西川,所以才牺牲了关羽,并且关羽非死不可。

因为如果当时刘备知道关羽在和东吴交战而并不是死亡,那一定会抽调西川的兵马前去营救,这对收服益州是非常不利的,到最后说不定两边都不讨好,相比于荆州,西川地区的战略意义更加重要。所以诸葛亮很早就做好的放弃荆州的准备。
而在诸位将领之中,吃透其性格的诸葛亮认为只有关羽才是最佳人选,所以最终选择牺牲关羽。

结语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由此可见,关羽的牺牲是必要并且必须的,诸葛亮的战略眼光也是很长远,但都是为了蜀汉的基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