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人们对于文化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所以在这一时期,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就受到了众人的欢迎。因为小说通俗易懂,而且情节紧张刺激,引人入胜,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明清小说中,非常受欢迎的一本就不得不提到《西游记》了。
这本记载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小说是许多人的童年记忆,孙悟空也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大英雄。在这本小说中,让人感到非常好奇的就是唐僧的紧箍咒了,这是个非常神奇的咒语,能够克制住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那么你知道唐僧念的紧箍咒究竟是什么吗,其实翻译成中文只有六个字,但是换你也会头疼。
紧箍咒的由来
其实紧箍和锦斓袈裟以及九环锡杖一样,都是观世音赐给唐三藏的宝物。观世音菩萨苦苦寻觅,最终才确定金蝉子作为西天取经之人,看中的就是他的任劳任怨和对佛法的追求足够纯粹。只是这一路上艰难险阻,如果仅仅靠手无缚鸡之力的唐僧一人的话,肯定很难达到西天。
那么观世音菩萨就需要给唐三藏找到一些能够帮助他取经的徒弟们,于是也就有了孙悟空、沙悟能、沙悟净的出现。而这紧箍,就是观世音提前给孙悟空准备的。
要问为什么给孙悟空准备了一个这么特殊的“见面礼”,其实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孙悟空实在是神通广大,会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等法力,如果没有紧箍这样的宝物的话,那唐僧肯定无法收服他。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西天取经需要强大的意志力,还需要纯粹的对佛法的赤诚之心。但是孙悟空毕竟是个石猴,本身对于佛法、对于传承佛教是没有什么追求的,而且早期的孙悟空还有许多劣根性,所以观音考虑到这些才会将紧箍早早地就给孙悟空准备好。
这个紧箍也确实有用。当观音将紧箍和紧箍咒都教给了唐僧之后,果然孙悟空就听话了许多。就拿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那一回来说的话,孙悟空一双火眼金睛识破了妖怪的身份,提着金箍棒就开打。
而唐僧肉眼凡胎,怎么能够识别白骨精的真面目呢?他还以为是孙悟空劣根不改,所以心一狠,就足足念了20遍紧箍咒。这可让孙悟空疼的在地上死去活来,就连猪八戒在一旁看着都不忍心了,求师傅别念了。
可见,这紧箍咒的威力实在太大,竟然能够震慑住孙悟空。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咒语呢?
紧箍咒的内容是什么
因为没有那么多空余时间,也因为如今影像事业非常发达,所以咱们现代人看《西游记》,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看的影视资料,很少翻开《西游记》这本著作。但是在电视剧中,唐僧念紧箍咒的时候并没有发出声音。
所以观众只能看到唐僧的嘴巴在蠕动,然后孙悟空就抱着头倒地不起了。至于唐僧念的究竟是什么,其实还真的很少有人了解。
那我们就要翻开《西游记》这本原著来找答案了。在书中其实记载的很清楚,紧箍咒不过就是“唵、嘛、呢、叭、咪、吽”这六个字。这六个字对于修佛之人是很熟悉的,只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比较难以理解。这几个字翻译过来,指的就是“放平心态、保持冷静”。意思就是让孙悟空定心、静心的一种箴言。
可见,这六个字并不复杂,但是它却仿佛有着巨大的威力,能够震慑住不听话的孙悟空。这究竟是何故呢?
紧箍咒为何威力巨大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到紧箍咒的另一个名字“定心真言”了。这代表着唐僧念紧箍咒的时候,就是在给孙悟空定心。
我们知道,孙悟空在成佛之前,一直都是妖。而且一直以来也没有人很好的教导孙悟空该如何为人处世,所以他身上难免会带有动物的劣根性。换句话说,也就是有心魔。因此,每当唐僧不理解他时,或者被妖精气昏了脑袋的时候,孙悟空就会毫不犹豫的大开杀戒。而出家人,是不能这么做的。所以唐僧作为孙悟空的师傅,就要帮助他改掉这一恶习。
这就像是当普通人犯错但是内心不服气的时候,家长或者老师一直在你耳朵边唠叨,告诉你做事情的道理。虽然那些道理我们心里都懂,但是在情绪上头的时候,其实是很难听进去的,因为这些唠叨是在和我们的内心做对抗。
也难怪,当唐僧念咒语的时候,就连是孙悟空也会十分头痛,无法忍受。本身他就有心魔作祟,这种情况下更是会对唐僧的紧箍咒起反应了。
此外,也有人认为观世音菩萨那么厉害,法力无边,所以她在紧箍咒上施了法,让孙悟空一听到就头疼,这也不是很难做到的事情。至于这个说法,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回归《西游记》这本著作本身,我们终于对紧箍咒的庐山真面目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为什么孙悟空会格外的反感这个咒语了。因为这个咒语就是唐僧在帮助孙悟空对抗心魔,这个过程自然很难受了。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让一个人改变本性是极其难做到的一件事。但是孙悟空却能够做到成功对抗心魔,这就是为什么他能够从一个石猴成为斗战胜佛的原因了,也是为什么读者们会对孙悟空情有独钟的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