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些省的版图千年不变?符合山川形便的省较为稳定


在元朝之前,中国的行政区划原则就是依照山川形便,让地方拥有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到了元朝,为了以北制南,山川形便被打破,全国行省犬牙交错。到了明清时期,又试图纠正元朝的极端措施,对各省范围进行了调整,力图使之符合山川形便。如今,我们将许多省区的版图和唐宋时期相比,会发现其范围基本没有变化。
一,南方地区
这些千年没有变化的省份,基本出现在南方。南方地形较为破碎,两省之间基本有大山、大江阻隔,因而在行政区划上应该尽量以山川河流为界,这也使得南方的区划相对稳定。
例如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方向,基本位于武夷山以东,呈“依山傍海”态势。福建以闽江为核心,地跨闽江、晋江、九龙江、汀江四大水系。福建内部的地形主要以山地为主,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福建地形图
自古以来,福建就是一个单独的区域。在先秦时期,福建一带活动有闽越等民族,秦朝统一后在此设置了闽中郡,这是福建建制的开端。西汉时期,由于将福建的人口大量迁徙到了内地,导致福建空虚,因而全部划入了会稽郡管辖,此后,福建长期和浙江一体,例如唐朝的江南东道就包括二地。
到了宋朝将江南东道拆分为了福建路和两浙路,福建的轮廓就完全形成了,其名字来源于福州和建州。此后的元明清三代,都建立了福建省,一直延续到了现在。从北宋时期的福建路到现在的福建省,这1000年中,福建的边界线并未发生变化(除了清朝将台湾岛纳入福建管辖范围)。

唐朝后期的南方:福建、江西的版图基本形成
浙江省,主要位于太湖以南,古代为越国之地,秦朝建立了会稽郡。唐朝后期,江南东道拆分,今天的浙江一带出现了浙西道和浙东道。宋朝建立后将浙东和浙西合并,建立了两浙路。需要注意,当时的两浙范围最北到达了长江一带,包括现在的苏南一带。
到了明朝,为了增强南京的经济实力,因而将太湖以北的地区划给了南京,从此浙江的版图就是北到太湖一带了。总体而言,浙江依然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其北到太湖,南到怪山,基本完整地拥有了钱塘江流域和浙南丘陵。

宋代的福建、江西和两浙路
江西省,从古到今的版图虽然有一定的变化,但是总体变化不大。江西东到武夷山脉,西到罗霄山脉,北到鄱阳湖,南到南岭,地理单元相对封闭,其地域基本是鄱阳湖流域。这是江西版图变化很小的原因。
秦朝时期,在江西一带设置了庐江郡,该郡东、西、南三面和现在差不多,唯有北边到达了长江一带,包括了今天皖南大部分地区。唐朝时期,出现了江南西道,治所在今天的南昌,这是“江西”首次成为区划名称。不过,当时的江南西道包括了湖南大部分地区。
到了唐朝后期,江南西道又拆分为了江西道和湖南道,而且江西道的范围和现在的江西省基本一致。宋朝时期,在唐朝江西道的基础上设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明清时期,江西省的版图基本固定下来,到今天只有一些细微的变化。

江西省:完美的地理单元
两广地区的版图从古到今的变化不算大。秦朝平定百越后,在广东一带设置南海郡,在广西一带设置了桂林郡,基本奠定了两省的区域。唐朝前期,在岭南地区设置了岭南道,到后期拆分为了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北宋时期,在唐朝的基础上设置了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分别简称广西和广东。

北宋时期的广东和广西
和现在不同,当时的广西完整地拥有北部湾,地理单元更加完整。到了明清,为了严格推行海禁政策,就将广西的北部湾地区全部划给了广东省,这一化就延续了600年,导致广西没有一寸出海口,十分不合理,导致广西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广东。
新中国建立后,力图纠正这种错误,将北部湾的一部分地区还给了广西,使得广西拥有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出海口。但是,雷州半岛依然还在广东手中。当然了,整理而言,广西北到南盘江,南到北部湾,已经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了。

广西地形图
除了以上的省区之外,南方地区相对完整的省区还有海南、台湾和云南,海南和台湾是岛屿,因而比较特殊,这里就不单独讲了。云南,地处于云南高原西部地区。云南历史上出现了多个古老的国家,滇国、哀牢、南诏、大理等。元朝灭大理后,在此建设了云南行省,此后延续到现在。
明朝时期,云南的许多土司被缅甸征服,因而云南的面积缩水了一半。现在的云南,北到横断山脉—金沙江,东到乌蒙山,西到高黎贡山,南到热带雨林一带,因而地理单元非常完整。

云南地形图
除了以上的省区之外,南方的其他省区,如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的地理单元都是破坏状态。有的省区没有拥有一个完整的地理单元,例如重庆没有拥有大部分嘉陵江流域或者巴文化地区,贵州没有完整地拥有云贵高原东部地区;有的则跨越了两个地理区,例如四川不仅占据了岷江蜀文化区,还占据了大部分嘉陵江巴文化区和康区,湖南不仅占据了湘江流域,还占据了云贵高原东部。有的则完全没有按照山川形便划分,最典型的就是江苏和安徽。
因此,这些省份的古今区划范围差距很大。
二,黄河流域
北方地区古今差异最小的是山西省。山西是一个完整的地理单元,其范围东到太行山,西到黄河,南到中条山,北到长城一带,完全拥有了汾河流域和黄土高原的东部地区。
早在汉朝时期,山西就设立了并州,其范围和今天的山西差不多。到了唐朝,设置了河东道,基本延续了并州的范围。宋朝时期,设置河东路。明朝时期,又设置了山西省,其范围和现在几乎完全一致,后来就只有一些细小的变化。

河北省,位于太行山以东,漳河以北,燕山以南,几乎完整地拥有了海河流域。早在唐朝时期,就设置了河北道,其管辖范围古今差距不大。宋朝时期,失去了燕云十六州,不过也有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明朝时期,设置了北京(北直隶),清朝时期建立了直隶省。现在的河北省中又抠出了北京市和天津市,京津冀实为一体。

唐代的北方区划
除了山西、河北省之外,黄河流域古今差距不大的省的只有甘肃了。甘肃位于西北,地理上东到黄土高原边缘,西到玉门关,完整地拥有了河西走廊。不过,甘肃的地界也过大,向东占据了陇东的平凉、庆阳,这是不合理的地方。
西汉时期,汉武帝在此设置了凉州,基本确立了现在甘肃的版图。唐朝设立了陇右道。元朝和明清时期,甘肃和陕西是一体的。到了清朝,又重新将甘肃和陕西分家,划出了甘肃省,其名字来源于甘州和肃州。

明代区划地图
黄河流域的其他省份,都不是一个完整的地理单元,古今差异很大。例如陕西没有完整拥有渭河、泾河流域,但是却向南跨过秦岭占据了汉江上游。山东地跨泰山南北,占据了古代徐州之地的大部分地区;河南也跨越了南北方,拥有了伏牛山以南的楚汉文化地区。
三,北方边疆地区
边疆地区,古今差异比较小的就是新疆、西藏和青海。这里三山夹两盆,西到天山一带,东到阿尔泰山,南到昆仑山,是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西汉时期,在此地设置了西域都护府,其范围今天的新疆也差距不大。到了清朝时期,又在此地设置了伊犁将军府,管辖天山南北。到了近代,失去了外西北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好伊犁河谷上游被保住了。

新疆地形图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古代属于青藏高原的安多。其范围东到祁连山,西到唐古拉山,完整地包括了河湟谷底、柴达木盆地和三江源地区。在元朝,在青海一带设置了脱思麻宣慰司。清朝时期,雍正帝确立了青海和西藏、四川的边界线,从此青海的范围北确立了下来。而青海办事大臣驻扎在甘肃的西宁,这为西宁成为青海的首府奠定了基础。

青海地形图
西藏,古代叫做卫藏,位于青藏高原的西南一带。元朝时期,在卫藏一带建立了乌思藏宣慰司,西藏一词正式从乌思藏演变而来。清朝建立后,划分西藏和青海的边界线,基本确定了西藏的范围。
而青藏高原的东部原本叫做康巴,后来便于控制青藏高原,清朝将康区大部分地区划给了四川,少部分地区留给了西藏。如此,康区就未能形成了一个单独的区划。到了清朝晚期,赵尔丰在康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新政”,并计划建设一个西康省。不过,西康省尚未建立,清朝就灭亡了。此后,民国建立了川边特区,是西康省的另外一种版本。新中国建立后,恢复清朝的区划范围,康区大部分地区划给了四川,成为了川西高原。

青藏高原
东北地区的古今区划范围变化很大,主要原因是东北的疆域变化太大,因而出现了巨大的调整。例如吉林省曾经是中国海岸线最长的省区,后来因为失去了乌苏里江以东的地区,使得吉林成为了内陆省。黑龙江原本地跨黑龙江两岸,如今只有黑龙江南岸地区。

清朝前期的东北
而辽宁是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完整地拥有了辽河平原,但是没有拥有整个辽河流域和辽文化地区。在战国时期,辽河流域出现了辽西郡和辽东郡,这是辽宁建制的开端。两宋时期,辽国在这一带兴起。元朝时期,建立了辽阳行省,是辽宁建省的开端。
明朝时期,该辽阳行省为辽东都司。由于明朝未能控制西辽河一带的游牧地区,使得辽东的范围只能局限于辽东边墙之内。如此,西辽河流域被蒙古族长期占据,成为了漠南蒙古的一部分。清朝时期,就按照民族分布的原则,将辽河上游划给了内蒙古。此后,虽然出现过热河等省份,但是辽宁始终未能拥有西辽河一带。

如果山川地理来看,中国的行政区划还有很多不不完美的地方。除了以上提到的之外,还有内蒙古地跨多个地理单元,管理范围过于狭长,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任何时代的行政区划会一成不变,但是只要符合山川形便的原则,那么总体上就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变动,所谓“州县之设有时而更,山川之形千古不易”。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