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下军事武器的不断发展,在2009年8月31日以来歼15成功首飞之后,随之又有已经研发出的多类型号,其中就已经包含了歼16,歼20等我国大量的战机。
而在我国研发技术不断成熟之下,后期生产的这一战机虽然具有更高的性能,在许多方面也有着一定的提升,而在这之后其他的战机都已经全部换上了国产的涡扇10发动机。
但是在这一情况之下我们的歼15依然使用的是从俄罗斯所购买AL-31F-M1型发动机,而这与我国后期引发型号所不同的发动机配置,也让许多人对歼15这一战机的性能感到一丝丝的怀疑。
在我国对于各类战机的研发当中,其实歼15投入批量生产之后的三年,我国军中就已经开始了向三代半战斗机的转变,但是即使是这样,歼15仍然是国内唯一仍然在线的第三代早期型战斗机,目前歼-15已经服役了近百架,可没有装备涡扇-10,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中还是有着一定的原因的,歼15舰载机是一款具备对空,对海,对地攻击能力综合的多用途战斗机,并且对于当时我国在这一方面研究经验几乎为零的情况来说,它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
与此同时,它也是全球唯一的重型舰载机,其实在歼16成熟之后,可以利用相应的技术,按理说将歼15改成三代半的战斗机,提升我国的战斗能力是一件顺利成章的事情。但是到现在都没有进行改进的原因其实还有动机推力不足这一大因素,因此其作为舰载机本身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实力还是得依赖于俄罗斯所产的进口发动机。
所以歼15到现在都没有配备我国的国产发动机的原因其中主要可以分为以下3点。第一点是由于其滑翔起飞的能力对于加速器和响应的速度要求比较高。
这就使得处于早期状态下的涡扇10发动机它的动机还不能够满足,如果进行采用在降落失败复飞的时候,不能够做到快速的响应,会极大影响战机的飞行能力以及反应能力。
其中的第二点至俄罗斯所产的这一发东西在使用上对于环境适应的要求更高,特别是在海上环境中,湿气和航母排放废气这一些气体会对发动机零部件造成严重损害的情况下,俄发动机具备更大的优势。
而这最后的第三点,就是为了减轻后勤保养的困难程度,我国所研发的发动机在逐步地改进当中,其实在性能上已经大致能够完全满足歼15的要求。
但是在后勤保障上却不能够达到更大的简化程度,所以以至于到现在它俄式发动机被替换成为我国自主生产发动机的可能性还是不大的。
而对于我国当前国产的这一涡扇10发动机,一直以来我国在发动机的研发上都属于短板的位置,并且在使用寿命上与其他先进国家所研发的同类产品还有着较大的差距。
为此,我国也像在其他高端技术方面时常受到其他国家的技术封锁限制,这使得我国战斗机的发展和后续其他武器的研发也更加的不顺利。
不过现在看来,随着科研经费和科研制度的逐步完善,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相关技术开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虽然说在歼15发动机的配备之上依然还采用的是俄方的发动机,但是现在我国的涡扇10已经交付数量超过了1200台,是我国所研制的第三代均应用大型国产发动机,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拥有高性能大推力、加力燃烧的大型涡扇发动机。
此时我国在这方面已经有了非常大的突破,这也说明了美俄在这一基础上的地位并不是不可撼动的。
并且在这其中,针对于发动机寿命关键的因素虽然之前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但我国在前一段时间对单晶材料技术已经获得了非常大的突破进展。
这一突破使得大量合格的叶片已经可以大量运用于发动机的生产之中,这表示原本只有100小时的时候寿命的情况,现在可以大幅度提升到2000小时。
而我国在这一次在材料工艺上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其实就说明了很多问题,虽然现在我国的国产发动机相对于俄方的发动机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
但是随着我国技术的逐步进步,我国的国产发动机在今后也会有着更高的性能,因此在未来我国发动机研发不断完善之后,相信我国的舰载机一定能够配置上我国自己国产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