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or躺平?不妨试试这些应对方式吧



“内卷or躺平,this is a question.”
比起哲学家发出的关于生存的问题,这个问题显然更符合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现状。
我们以一名大学生为例子,在学生时代,因为一方面就业形势更加严峻,2022年应届生预计为1076万人,远超过企业招聘人数,势必就业门槛的提高,另一方面考研大军也越来越壮大,考研国家线也一路飙升,因此身边的同学就会变得越来越“卷”,不得不熬夜学习或参加各种培训、实习,以面对未来的竞争压力。
但也有一些人选择了“躺平”,摆出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表现出“低欲望”和“低姿态”,不与他人竞争,甘愿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中。
图片来源 | Unsplash
内卷和躺平,其实是反映了在竞争环境中的两种极端状态,长期处在这些极端状态下究竟会给人们带来哪些伤害?我们能否找到一些调整方法,让自己的内心处于平衡状态,维护内心的净土?
内卷:对心理资源的极度消耗
内卷,本质上是一种过度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夺一块小小的蛋糕,个体的付出和收获是不成比例的,因此人们并不会从内卷中获得实质性的自我成长,也没有发挥出真正的自我价值,因而也无法获得足够的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即使是内卷的胜出者,也不一定会得到愉悦感。
图片来源 | Unsplash
在职场上,由于内卷是一种长期而激烈的竞争,因此会带来巨大的慢性压力,研究发现,这种巨大的慢性压力可能会导致一种职业心态上的“濒死状态”: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经历的一种疲惫状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兰奇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在经历长期连续压力下的心理行为综合征,表现为情绪衰竭、消极冷漠以及缺乏个人成就感。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人在慢性压力下会陷入“生存倦怠”的状态:有些人会觉得情绪既不低落也没有高兴愉快,只是觉得活着很累,没什么意思;有些人会觉得对于自己的生活、他人以及整个世界感到淡漠疏离,缺乏成就感等。
图片来源 | Unsplash
长期的慢性压力还会导致焦虑、抑郁,以及心脏病、癌症、肺病、肝硬化等躯体疾病,甚至还会增加猝死的风险。
所以,内卷是一种对心理资源的极度消耗,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对心理资源的消耗过大,从而导致无法应对外界的刺激、身体和心理的变化,进而产生诸多躯体和心理问题。
躺平: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表现
在面对内卷,或预期未来将要面对的巨大竞争压力,有些人也会觉得既然努力也没有用,那不如躺平,只要不去做就不会失败,只要装睡就谁都叫不醒自己。
躺平可以说是应对竞争的一种应对方式,但却并非上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天生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消极的躺平是无法满足这个需要的,因此,很多躺平的人其实内心并不舒坦,仍然会感到焦虑、烦躁,正所谓身体是“躺平”了,精神却“躺不平”。例如很多休学或无业人员,即使自己不再去上学或工作,但内心却一直存在着担忧,心理状态并没有发生改变,一旦需要再次面对或别的诱因出现,就会再次出现不适应的问题。
图片来源 | Unsplash
心理学家也发现,躺平的状态很类似于“习得性无助”的概念,习得性无助指的是个体在面对超出自己控制的厌恶刺激后,接受了自己的无能为力,停止尝试克服或逃避的状态。例如很多孩子从小就被灌输“学习成绩一定要好,否则未来不堪设想”的思想,而当TA遇到无论如何努力学习,都无法取得期望的成绩时,就会陷入习得性无助,轻者可能会放弃学习,重者可能会出现抑郁。
躺平就像是一种习得性无助,在面对超过自己能应对的竞争面前,只能选择“躺在原地”。躺平的心态可以理解,但消极的躺平并非解决问题的办法。
正确看待和应对竞争,学会关怀自己
在我们的社会中,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很显然,内卷和躺平都不是健康的应对方式。那么,应该如何来正确看待和应对竞争呢?心理学家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向内自我觉察,寻求内外平衡。
我们首先要明白压力和成绩之间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压力与成绩之间会呈现出“倒U型”的关系,过低或过高的压力都会导致成绩的降低,只有适当的压力,才能激发出最好的表现。而缓解压力的一种方法就是懂得取舍,不一定要追求完美,也不一定要把赢当成唯一目标,而是去问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自己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哪些东西是重要的、应该要正确的,哪些是可以舍弃的。其次,我们要时刻去关注自己的状态,把焦虑、抑郁和失眠等消极体验,识别为是一种“需要去寻求改变”的状态,认识到这些消极体验是自我能力与任务要求之间的不匹配,设法去调整自己的状态,寻求改变的方法,偶尔停下脚步休息,可能会让自己走得更远。

图片来源 | Unsplash
(2)学会自我关怀,鼓励和奖励自己。
自我关怀,最重要的是改变对待自己的态度,当面对激烈地竞争或失败时,不要过多地批评和苛责自己,应该像对待所爱之人一样对待自己,在顺境中为自己鼓掌,给予自己奖励,而在逆境中也要给自己安抚和鼓励。而当自己无法做到这一点时,也可以去寻求关系亲密的亲人或好友,为自己提供社会支持。
(3)提升控制感。心理一致性模型认为,当个体认为这个世界是可理解的、有可控性的、有意义的时候,会拥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水平。过度的竞争往往会让我们失去对生活的控制感,觉得我们总是在受外力的影响下,而采取与自己信念相反的行为,从而产生认知失调。
一方面,我们可以去改变自己的态度,比如你的目标是赢得一场比赛,为此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这一切的牺牲都是为了胜利,但同样你也可以认为这也是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只要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学会新的技能,那么自己的努力就是值得的。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控制感,例如去做一些类似于手工、阅读、打球等较为简单的活动,从这些活动的获得成就感,认识到自己确实是能够完成一些事情的,自己是具备一定程度的能力的,长期下来,自我的控制感就会提高。
参考文献:
[1] 盛柳柳,严建雯,池国榆.成就目标定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竞争态度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0):1558-1562.
[2] 秦琴.竞争环境下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现状及调适[J].中国商贸,2010(22):112-113.
[3] Garcia SM, Tor A, Schiff TM. The Psychology of Competition: A Social Comparison Perspective. Perspect Psychol Sci. 2013 Nov;8(6):634-50.
文章由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