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是真的,偏方是假的……云南人吃菌的路子有多野?



云南疾控发布消息:为精准防控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2022年起依据中毒风险将云南所辖县市区的野生菌中毒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风险地区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以预防野生菌中毒发生。
全省共划定野生菌中毒风险高风险地区10个,中风险地区48个,低风险地区62个(低风险≠没风险),无上报地区9个(没上报≠没发生)。
是的,你没看错,这熟悉的行文格式与发布内容,主角不是新冠疫情,而是野生菌中毒。每年到了菌子大量上市的季节,食用野生菌中毒致幻的新闻都会登上热搜,引起大家争相讨论,这也成为属于云南人“专属”的美味烦恼。

“哎呀,中毒了,下次继续……”
说起吃菌,便不得不提到我国云南省,依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云南出产900余种野生食用菌,约占全球种类的36%,占全国种类的90%,野生食用菌已成为云南特色美食的一块金字招牌。
但适宜的气候带来的不只是鲜美的山珍,更有中毒的风险,全国已知有毒野生菌500余种,云南有200余种,其中20余种剧毒。
而由于部分野生食用菌和有毒野生菌之间形态相似,肉眼难以辨别,因此每年6至8月野生菌繁殖生长和销售旺盛的季节,同时也是中毒的高发期,野生菌中毒已成为云南省危害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
尽管如此,云南人对食用野生菌的热情丝毫不减,甚至曾有来自云南的网友对此发布评论:“云南人即使吃菌子中毒了,也只会从自身找原因,油和蒜放少了、火候不够、洗得不干净、没有用铁锅……”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首儿歌,歌词中的主角便是毒蘑菇中的大明星——毒蝇蕈。鲜红色的伞盖,白色的斑点与菌杆,即使没见过实物,也一定在艺术作品中见过它。

它是《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魔法蘑菇,吃了它能使身体忽大忽小;它是《超级马里奥》中的特殊道具,吃了之后可以身形变大;它是《搞笑漫画日和》中的“我擦嘞闹不住菇”,芭蕉桑误食之后邂逅了俳句之神……
毒蝇蕈之所以出名,源于其极富特点的美貌与神秘的致幻作用。毒蝇蕈中毒的症状很复杂,包括视听不清、情绪激动、看到的东西忽大忽小,以及出现幻觉和流口水,中毒后恢复时可能伴随失忆……
根据计算,其致命计量大约为15朵,但由于极易辨认,加之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致死的案例几乎绝迹。
美国的罗伯特·戈登·瓦森是一位银行家,也是真菌学的狂热爱好者,他曾经亲口尝试过毒蝇蕈,并记录了自己的感受,“在这种半睡状态下,出现色彩的幻觉。睡醒后情绪激昂,兴奋状态可持续3至4小时。这时感觉自己的力量增强,很重的东西也可以轻松地举起。”
瓦森曾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说:印度传说中天神的饮品苏摩神酒,原材料就是毒蝇蕈。《梨俱吠陀》中对苏摩神酒的描述,没有提到植物的根、茎、种子,反而用“耀眼”、“火焰”等字眼来形容,说明原料可能是一种蘑菇,而且可能是火红色的。而研究吠陀经的专家布拉夫则反对这种说法,他认为古经文上的记载太过模糊,不足为证。
“五颜六色!小人在飞!我可能要没了……”
每当有吃野生菌中毒的新闻登上热搜,公众的关注点大抵都在其纷繁的致幻要素上,不少人在中毒后胡言乱语、手舞足蹈,描述自己看到“小人在飞”“难以名状的变换花纹”“脸上有蜘蛛网”……
由于产生的感受过于魔幻,知乎、微博等平台有很多用户讲述中毒体验,甚至有用户创建专栏进行分享。甚至有部分网友表示,“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云南体验一下”。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些蘑菇,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友善,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食用了毒蘑菇,都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根据误食野生菌的种类不同,中毒表现可粗略分为以下几种。胃肠炎型:出现无力、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等症状;
神经精神型:除出现胃肠炎型症状外,还会出现瞳孔缩小、唾液增多、兴奋、幻觉、步态蹒跚等症状。
根据不同品种,还会出现烦躁、幻听、幻觉、妄语等怪异行为,少数人还有迫害妄想,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食用者会感觉面前有活动的小人或动物,进而有打人毁物、狂奔乱跑,甚至出现伤害行为。
多脏器损伤型(肝损害型):出现胃肠炎表现,随后出现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情况,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可出现肝脏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广泛性出血,肝昏迷,少尿、无尿,烦躁不安,甚至昏迷、抽风、休克等症状,病程长,病情复杂而凶险,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可高达60%-80%。
溶血型: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光过敏性皮炎型:如嘴唇肿胀外翻、面部红肿、火烤样发烧及针刺般疼痛等。
“我看见,我食用,我抢救……”
面对野生菌的美味与中毒的风险,人们在与大自然的长久相处中总结出了各自独特的鉴别方法,历史上出现过颜色验毒,夜光验毒,虫子验毒等方法,其中最大众的大蒜验毒至今还流传于家庭厨房,不少人遵循这些所谓“常识”,把自己成功吃进了医院。
误区:鲜艳的野生菌有毒,颜色普通的就没有毒。
现实:这是有关野生菌的谣言中流传最广的一句,也正是出于对毒蝇蕈的刻板印象。事实上,颜色与形状并不能简单区别野生菌是否有毒。比如:鸡油菌、褶孔牛肝菌和大红菌等颜色鲜艳、味美可食;而灰花纹鹅膏、白毒鹅膏颜色暗淡却含有剧毒。
误区:野生菌和银器、大蒜同煮,变黑就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
现实:数千年前试毒皆由银针担当,原理是银与硫或硫化物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但毒蘑菇不含硫或硫化物,不会令银器变黑。大蒜里的活性物质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对含有剧毒的野生菌完全无能为力。
误区:长虫的野生菌没有毒。
现实:人和昆虫的生理特征差别很大,许多剧毒的鹅膏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同一种野生菌对于人和昆虫来说,很可能是“甲之砒霜,乙之蜜糖”。
误区:只要高温煮熟就不会有毒。
现实:有些菌种的毒素经高温加热后可被破坏,但有些剧毒菌种毒素稳定且耐热,一般烹调方法根本无法破坏。
而所谓“解毒”的迷之操作也不少,包括但不限于吃烧焦的鹿舌头、煨芒果树皮汤还有喝泥巴水,但事实证明,缺乏科学佐证的偏方往往并不正确。
诚然,与普通的平蘑、口蘑、香菇等蘑菇相比,野生菌的口味更加上乘,但是这种饕餮美味的背后有可能是致命的危险,为此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与云南省真菌多样性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联合发布了《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2022版》,对云南常见毒菌挂图进行了更新,供大家参考。所以说吃野生菌这事儿,还是要讲科学。
正如网友诗云:“菌子诚可贵,美味价更高,若为健康故,两者皆可抛。”
作者|黎梓炀
审核|韩宏伟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主任、研究员
文章由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