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雅集》瞎折腾什么?如果鹤守月什么都不做,计划反而能成功


《侍神令》与《晴雅集》都是以阴阳师为题材的奇幻电影。
不同的是《侍神令》改编自游戏《阴阳师》,晴雅集改编自梦枕貘的同名小说。
两部电影虽然都有明星、特效的加持,最后的票房却都不尽如人意。
《侍神令》票房2.73亿,豆瓣评分5.8
 

《晴雅集》票房4.51亿,豆瓣评分5.1
 

《晴雅集》由于不可抗力,只上映了11天就下架了。而《侍神令》却是上映到截止日期,也就是一个月左右。
单从票房讲,《晴雅集》的表现要好于《侍神令》。
从电影内容上来说,两者各有优劣,因为侧重点不同。
 
《晴雅集》的故事围绕几十年一次的祸蛇之乱展开,主要场景在天都城内。
 

《侍神令》的故事主要围绕晴明跟妖怪缔结盟约,共同守护平京城展开。场景基本跟平京城没多大关系,主要场景是晴明的庭院、界桥以及妖域。
 

场景不同导致故事结构不同。
从故事上看,两部电影讲的都有或大或小的问题,这也导致观众对两部电影的评价普遍不高。《侍神令》在之前的文章吐槽过,这次主要说下《晴雅集》。
 

电影改编自梦枕貘的小说《阴阳师》中的几个小故事。
故事主线“斩杀祸蛇”是从小篇章“白比丘尼”这一段改编,只是原小说的格局并没有这么大。把篇幅不多的小说扩写成电影剧本,这就特别考验编剧的功力。
原本以为编剧拥有多年的写作能力,故事情节应该是一项优势,没想到是我太天真了。
 
原故事大体是这样的
由于白比丘尼吃了人鱼肉,所以有了长生不死的能力。但是这个能力又给她带来了新的烦恼:每过三十年,就会在体内生成一条祸蛇。在祸蛇出生之时,需要用斩杀过多人的刀剑来消灭它。
祸蛇的诞生原因很简单,白比丘尼的不死能力跟男人的精子会产生某些反应,最终化为祸蛇。而白比丘尼平时是靠卖春为生,所以每过三十年,就要斩杀一次祸蛇。
在最近一次斩蛇过程中,白比丘尼找到了晴明,晴明又找到博雅,三个人在晴明的院子里就把这事解决了。没有四大神兽,也没有天都城的封印,祸蛇就是类似于平常的那种蛇,斩杀之后就化成黑气消失了。
 
斩杀祸蛇的宝剑芳月,是另一个小故事中的道具,确实是晴明师傅忠行的物品,但跟斩蛇没有什么关系。这点很显然是编剧为了增加戏剧性,而添加了白比丘尼跟忠行的情感线。
 

《晴雅集》强行把几个小故事上升到拯救苍生的高度,其实是支撑不起来的。随便就能挑出很多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
1、女皇芳月,开始的设定是封印祸蛇的容器,几百年时间里变换过很多身份。难以想象,作为重要容器的芳月,居然完全没有人在意。不说严加看管,甚至都没有人认识。
《火影忍者》中作为九尾容器的漩涡鸣人,无论走到哪里可都是跟灯泡一样备受瞩目的。这相当于人形核弹,危险性极高。
 

2、作为封印之地的天都城,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祸蛇骚乱,居然发展出来一个都城的规模。这和在活火山附近建城市也没什么区别了。
 

3、芳月以自身为容器封印祸蛇的目的是什么?一封就是几百年,不但限制了自己的人身自由,甚至不能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
如果以单纯的伟大来解释,这种理由就有点过于牵强了。
 

4、祸蛇出现后,鹤守月打算带着芳月一起离开,但芳月突然决定跟鹤守月同归于尽,这是干啥?人物的前后思想完全不一致,甚至都没有一个变化过程。难道说逃走过程中看到摔倒的母子俩,芳月就突然悔悟了?
 

5、身份被识破后,鹤守月毫不犹豫的杀掉了西域法师和南疆法师。但是当博雅拿刀指着他时,鹤守月却只是打晕了他,这操作就很6。
 

6、作为式神的发妖,听命于鹤守月,却突然挣脱了束缚,杀掉了鹤守月要保护的芳月(虽然是假死),这就相当于是反噬了,鹤守月还一点感觉都没有。金灵子、狂画师死前说的“生死无悔、侍奉为荣”意义在哪里呢?
关键是可以用式神的话,大殿上却又用一个木头人来假扮女皇。因为从众人看不出鹤守月是式神,博雅看不出蜜虫是式神来说,完全可以用式神代替女皇,起码是一个活的。
 
7、身为女皇的芳月,有祸蛇在身,鹤守月保护,居然就明目张胆的被妖兽缠念附身了,还顺便帮晴明激活了青龙。
芳月:我坑我自己?
 
8、电影剧情的一切起因——斩蛇。如果鹤守月原本目的是为了唤醒祸蛇,那完全没必要把四方法师召唤到天都城,只要静静等着就可以了。而在电影中,鹤守月既要杀两位法师,又要跟两位主角打架,图个啥?一开始你别叫他们来不就完了。
 

从上面问题中其实就能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
编剧在写剧本的过程中,把故事冲突、剧情等强行添加了进去,但故事的背景、人物的动机这些都没有去仔细琢磨。所以出现了很多人物前后行为矛盾,思想转变不明。。。。
 
特效、明星等对电影有加持是没错,但最核心的不应该还是去讲好故事吗?
点个“在看”
鼓励鼓励
(。・`ω´・)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