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抗疫中药方,疫情当下,做好防范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文/喜乐小语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荆防败毒散是治疫第一方人参败毒散去人参、生姜、薄荷,加荆芥、防风两味药而成,是古人治疗瘟疫的良剂。
一般作为治疗风寒外感初证的常用方剂,同时对各类传染性疫病也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可疏利邪气,使疫疠之气在疫病早期消散,而无传变之虞,尤其适用于体弱之人。
如今,也是辛平透散的当代治疫良剂。
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亦有众多医家提出应用荆防败毒散作为预防及早期治疗用药。
方中多以“辛”味药为主,辛者,能透能散,气以“平”为主。
又同见“温”、“寒”二气,可以透散疏利蕴结不散的邪气。
除解表散寒外,还可用于风热、风寒、风湿、温毒等证的治疗。
荆防败毒散还是在小柴胡汤、茯苓甘草汤、四逆散、桔梗汤等数个经方的基础上糅合而成,治疗思想仍源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原序中指出“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说明当时也是发生了瘟疫,可能当是命名为“伤寒”,并且这场瘟疫持续时间长,死亡率高。
荆防败毒散作为轻汗剂的代表,一改前人重用辛温之风,转而以辛平透散为先。
这极大地拓宽了疫病治疗的适应证候、适应人群、适宜气候、适宜地域,缩小了不疫证候与不宜人群。
同时,不再拘泥于疫病寒邪为患的禁锢,对瘟疫病因、发病特点及方药论治有了更新的认识,对温病学说的出现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另外,组方思路上也有所进步,方中药物多以两两相对,如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桔梗-枳壳,川芎-茯苓等。
或透散相辅,或表里相应,或上下相因,或气血兼通。
重在一疏,妙在一透,以轻清灵动之性拨动周身气机而祛邪外出,组方意高法巧。
本方“平”而不凡,“平”而卓越。疫病,首重祛邪于外。
《温疫论》指出“大凡客邪贵乎早治,乘人气血未乱,肌肉未消,津液未耗,病患不至危殆,投剂不至掣肘,愈后亦易平复。欲为万全之策者,不过知邪之所在,早拔去病根为要耳。”
说明疫病治疗重乎祛邪,越早透邪于外,越可避免入里传变。
而荆防败毒散作为辛散平和之方,就是以轻清灵动之性,拨动周身气机而祛邪外出。
其性虽平,但针对复杂病因病机意高法巧,组方思想弥足珍贵。
目前,荆防败毒散已经被开发成中成药“启达力荆防颗粒”,作为荆防败毒散的替代用药,二者临床疗效一致,用药更方便。
本方药性偏温燥、凡里有实热或阴虚内热者不宜用。根据病情,可酌情选用荆防颗粒、藿香正气胶囊等中成药配合使用。
扩展阅读:
【对症下药】疫情期间,家里的感冒药如何选择
一个方子既补阳又补阴,阴阳平和了,身体自然就会舒服
免疫低下、亚健康?一个方子健中补脾,调和阴阳,增强免疫力
⊙注: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您的支持 成就我的坚持
文章好看就点“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