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57年,如姬趁魏王睡着,一咕噜钻出被子,揪下“龙袍”上的虎符,交给一个黑衣人。那人劝她一起跑,如姬大怒,夺剑呵斥道,“再不走,我就死给你看!”
黑衣人一路狂奔,在郊外的接应处,终于卸下了面纱——他,就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信陵君魏无忌!他盗窃虎符,实在是无奈之举!邻居赵国被秦军包围,而姐夫赵胜,隔几天写一封信,哀求、激将,到最后,甚至破口大骂!魏无忌只好缠着哥哥魏王,苦口婆心地劝,“唇亡齿寒啊,你不能见死不救!”魏王心软,下令老将晋鄙,率10万大军支援。可刚走到邺城,秦昭王便派人送来一封信,“谁敢救赵,我就打谁!”这么蛮横,谁敢惹啊?魏王吓坏了,忙告诉晋鄙,驻守邺城,不敢再走了!这下,赵胜急眼了,又写了一封信,大骂魏无忌,“你看不起我就算了,连你姐姐的死活,都不顾吗?”一句话,让魏无忌无地自容!《史记》记载: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宾客赴秦军,与赵俱死!也就是说,他发誓,绝不偷生,请来门客,凑了100多辆战车,要和秦军决一死战!侯嬴忙劝他,“你对如姬有恩,求她偷出虎符,统率魏军,不比白白送命强?”魏无忌大喜,忙依计行事,果然得到了虎符!可事成后,如姬却以死相逼,不愿逃跑!
有人说,她不愿离开故土;也有人说,她仗着宠爱,不怕魏王怪罪!可不管怎样,她的义举,改变了赵国的命运!话说魏无忌到了邺城,命杀手朱亥,持40斤铁锥,砸死了晋鄙,然后凭着虎符,接管了军队。他下令: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此举,深得军心!经过选拔,魏无忌留下精兵8万人,下令开跋。他一边走一边叹气,要不是该死的赵括,何至于此!时间回到公元前260年,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对峙,当时赵奢已死,蔺相如重病,老将廉颇只知道死守!赵孝成王急于求成,非要任命“新兵蛋子”赵括为大将军!(赵奢的儿子)赵括母亲急了,含泪上表:这孩子,贪财好色,不爱护士兵,只会打嘴仗,不堪大用啊!赵孝成王十分震惊,这是后妈吗?他压根儿不信!赵母绝望,跪下哀求道,“他要犯了大罪,不要让我连坐!”赵孝成王哭笑不得,一口答应,并立即撤回老将廉颇,让赵括领兵迎战!不久,赵母的话就应验了,秦国大将白起,屠杀赵国40万降军,举国哀嚎!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空留下四字教训“纸上谈兵”!9个月后,秦军再次出兵,誓要灭了赵国,这才有了魏无忌的“窃符救赵”! 而此次“邯郸之战”,并非一人之力。除了魏无忌,还有两人,功不可没!首先,是剑走偏锋的毛遂。众所周知,毛遂自荐,跟赵胜去楚国求援。可谈了一上午,楚王就是不答应。赵胜急得直挠头!毛遂直接冲进大殿,手握宝剑,威胁道:其一,十步之内,我可以要你的命!其二,叫你声大哥,就要有大哥的气魄!其三,楚国与秦国,不共戴天!(原话:白起,小竖子耳,……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这话太伤人了,楚王一激动,歃血为盟,誓死要报仇雪恨!毛遂一战成名!同样功不可没的,还有“杀人王”白起。白起坑杀40万赵军后,想一鼓作气,灭了赵国!可范雎怕他功高震主,软磨硬泡,说服了秦昭王,接受赵国的割地赔偿!白起简直气炸了,可再大的腕儿,也得听宣!他只得班师回朝!
8个月后,秦昭王终于想明白了,再次伐赵,可白起心里有怨,更不想坏名声,作“辱军之将”,推脱自己病了,死活不去!白起的神助攻,配合魏、楚的救兵,真是天不亡赵!而此时的秦军,已陷入僵局,进退两难!秦昭王急了,再次下令,请白起出山!不料,在国之生死大事上,白起再一次任性,“我病还没好!”此时他一定想不到,自己赢了面子,却搭上了一条命!10月,秦昭王一道旨意,将白起贬为士兵,放逐到了阴密(甘肃灵台)。2个月后,秦昭王赐他宝剑,逼他自杀。白起悲愤地说,“我何罪于天下,而至此哉?”然后,又忏悔道,“我故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于是,拔尖自刎!一将功成万骨枯!白起用生命,给后世兵家,留下一句至理名言——杀降不祥!而在“长平之战”的旧址,山西高平,人们至今称“烧豆腐”为“烧白起”,可见恨之入骨!而“邯郸之战”,悄悄留给世人一个惊喜:在邯郸,幸存了一个婴儿。在他的手下,古老的中国第一次完成了统一!他给自己起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号——皇帝!这个词,一用就是2000多年!从此,大秦帝国的核心人物——秦始皇,登上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