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18岁的慈禧近侍寇连材,被押到菜市口行刑。只见他整好衣冠,坦然朝皇宫拜了9拜,又向远方的父母叩了3个头,感慨道:“如此,足矣了!”
而另一边,慈禧鼻子一酸,躲在宫里捶胸顿足,“寇连才,你个吃里扒外的,为何辜负我?”她太喜欢这个聪慧的小太监了,为了他,打破了宫里头多少规矩!当年,寇连才哭着告诉她,一个土豪看上了寇家2亩薄田,今天挖几锄,明天犁一行,还撕碎了他家的地契,打死了他父亲。临终前,寇老爷子留下4个字:给我报仇!寇连才扬起菜刀,冲去跟土豪拼命,却被打得皮开肉绽,一怒之下,他挥刀切掉了命根子,并撂下狠话:不报此仇,誓不为人!这一壮举轰动昌平,当天,慈禧的心腹太监瑞保,就将他带回宫,在手下当差。然而,念过书的太监就是不一样,他为人正直,不屑于巴结,瑞保很不满意:我忙里忙外,图什么呀?可还没等他使坏,慈禧一道旨意,就将他杖责50,发配黑龙江充军。与此同时,一帮阿谀奉承的太监们,也受到惩处,只有刚正的寇连才,得到了慈禧的赏识。慈禧腹黑、贪婪,可看见这个正直的小帅哥,不由喜上眉梢,毕竟人嘛,缺什么就爱什么。
听了他的冤屈,慈禧一阵心疼,不但立斩土豪,全家流放琼州,还罢免了昌平知州。大仇得报,使寇连意气风发,决定不做奴才,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臣子。当时,大清国正是多事之秋,而王公大臣们,都要看慈禧的脸色行事,寇连才很看不惯。一次,在给慈禧梳头时,他轻描淡写地说,“老佛爷,看把您累的,有皇上一干大臣去操劳,您就颐养天年,少劳心劳神了!”这话要是换别人,非被拧掉脑袋,可从寇连才嘴里说出来,慈禧只是嗔怪道,“你个油嘴滑舌的,分明是嫌我老了,还假装心疼我。“说说笑笑,这事儿就过去了。不久,慈禧告诉他:“皇帝坏透了,事事跟哀家对着干!”寇连才十分心疼,自告奋勇,要去给主子当卧底。一开始,寇连才尽心尽力,光绪几点睡、几点吃、说了什么话,一字不落报给慈禧。可没多久,他发现这事儿不对呀!光绪常彻夜不眠,与大臣们商议国事,分明是个好君王。相反的,慈禧不但逼光绪赌博,还劝他吸鸦片,事后,更命内务府造谣,说皇帝失德。要知道,此时的大清国已水深火热!
更令他崩溃的是,10月28日,珍妃突然被慈禧抓走,扒掉裤子,当着大臣们一顿暴打!寇连才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崇拜的老佛爷,竟是个歹毒的小人!他整日魂不守舍,没几天,果真出事了。二月初十,慈禧正要休息,突见帐外跪着一个人,边哭边说,“老佛爷,国难当头,你不为社稷想,也要为自己的后路想啊!”慈禧一听又惊又怒,“你这个孩子着魔了?出去!”事已至此,寇连才本应悬崖勒马,可没想到,他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向光绪请了5天假,赶回老家,在父亲坟前磕了几个头,并把自己写的《宫廷见闻录》和一点积蓄,都交给哥哥。哥哥预感不详,劝他千万别干糊涂事儿,寇连才却说:“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第二天清晨,寇连才突然跪在慈禧面前,双手奉上奏折,“老佛爷,臣有本要奏!“慈禧纳闷儿,“你有何本?“只见奏折洋洋洒洒,写了11条:还政皇帝;别虐待珍妃;别克扣军费;别听戏;废科举;严办李鸿章,与日本国决战,给皇帝过继个孩子……慈禧气得差点笑出来,“小寇子,你一向乖巧,说,谁指使你的?”寇连才抬头挺胸,“不与任何人相干!”,说罢,将奏折一字一句全背了出来。慈禧瞬间变脸,大骂道,“疯了吗,就不怕我杀了你?”寇连才磕头道:“位卑未敢忘忧国,臣敢作敢当!”慈禧尖叫,“那就成全你,送刑部,斩!”这一次,寇连才真是伤了慈禧的心,他对奴才,从没如此爱护,如今却养出个白眼狼。行刑当日,在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寇连才掏出一只金表,送给前来送行的兄弟,又拔下右手的碧玉戒指,递给刽子手,“大哥,您费心快点!”这时,监斩的大臣怀塔布,突然开口说,“小寇子,老佛爷有旨,你要是后悔了,现在还来得及。”寇连才闭眼喝下壮行酒,并向皇宫三叩九拜:“老佛爷的恩情,小寇子下辈子再报!”怀塔布一声叹息,刽子手手起刀落,人群顿时哭声一片。其实呀,一个18岁的娃娃,哪懂什么权谋,更没有能力扭转乾坤,可中国人的傲骨,让他宁肯赴死,也要仗义执言。自古恩义难两全,小太监舍恩取义,这份肝胆忠烈,顶天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