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李广被俘,投入死牢,囚犯公孙敖神秘地说:你出钱,我有门路!


公元前129年,57岁的李广兵败被俘。汉武帝大怒,判他死刑。李广仰天长叹,死不甘心!谁知,囚犯公孙敖神秘地说,“你出钱,我有门路!”

公孙敖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领兵7000,全军覆没。同样被判死刑!这一战,十分惨烈!李广带10000兵士,奔赴雁门关,袭击匈奴。不料,敌兵因惧怕李广,提前探了情报,集中主力,伏击李广。匈奴兵多,李广虽拼死抵抗,还是被打晕了!“生擒李广”,够匈奴士兵炫耀一辈子了。他们小心翼翼,拼了老命,也要将李广,送到王庭!可如何押送呢?一个小官,想了个好法子:用绳子结成网,吊在两匹马中间,驮着重伤的李广,奔向大营!只可惜,他们见识浅薄,李广是谁?负了重伤,也战斗力满分!《史记》记载:行十余里,广详死,……腾而上胡儿马……以故得脱。他偷偷睁开眼,瞥见一匹快马,骑马的,是个匈奴少年。趁敌人不备,他飞身一跃,跨上战马,之后,抢过弓箭,并顺势一推,那小少年,转眼已跌落马下。李广迅速调转马头,向南疾驰。匈奴人大惊,紧追不放!李广边逃边撤,一口气跑出几十里。眼见他奔回了雁门关,匈奴垂头丧气,只得回去受罚。至此,匈奴人称李广为“飞将军”,见了他就跑。而逃过一劫的李广,日子也不好过!汉武帝派出4人,姐夫公孙贺,压根儿没遇见匈奴;公孙敖领兵7000,只活了他1个;李广兵败被活捉;只有小舅子卫青,斩敌700,挫了匈奴锐气。很快,卫青被封关内侯。李广和公孙敖,按军法,当斩!

李广征战几十年,被匈奴杀死,算是英雄,可被皇帝杀死,丢人!他日日长吁短叹,十分不甘心。可隔壁牢房的公孙敖,却一点儿不着急!他悄悄对李广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你出钱,我保你活着出去 !”李广不屑:一来,他不信,就是蒙混过关,皇帝也饶不了他;二来,他没钱!他的钱,都分给手下将士了。公孙敖急了,“陛下下旨,危难之际,出钱出谷,可赎罪免死!”李广听罢,兴奋不已,立刻让人带话,卖田卖房,终于逃过一死,贬为平民。赋闲在家后,李广一身抱负,无处释放,成天在家喝酒、射箭。有权贵邀请,他也懒得结交。可精明的汉武帝,怎会放过如此将才?很快,他就再次踏上战场。然而,头顶“飞将军”的光环,也成了他倒霉的开始。公元前121年,65岁的李广,率4000士兵,追击匈奴。因主力张骞误了时间,李广的先锋,成了孤军。匈奴的左贤王,领兵40000,将他们团团围住。见将士们害怕,他命令儿子李敢,带几十骑兵,冲出去厮杀!众人面面相觑,岂料,李敢也是个少年英雄,快马飞冲出去,拼杀了好大一会儿,洋洋得意地回来,大笑着说,“匈奴人,根本不经打!”顿时,军心大定!李广下令,布成一个圆阵,向外站立。并架起大黄连弩,连杀几个匈奴首领,敌人暂时撤退。

直到第二日,张骞才率兵赶到,匈奴见此,悻悻离去。后人为此,留下千古名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匈奴集10倍兵力,也没剿灭心中大患。于国家,是大幸;可于李广,实在有苦难言!敌人为了躲避他,几年都不跟他照面。没仗打,拿什么建功立业?自己的部下,后辈,纷纷封侯,可叹“李广难封”!史记记载,他不甘心,便向相士王朔讨教: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他感叹,大概是有一次,诱降了800敌军,却言而无信,当天就把他们杀了,这才有如今的遭遇吧!可怜他戎马一生,不爱钱,不要命,连这点愿望,都实现不了!后人评价,说李广自负、心胸狭隘、溺爱下属,好逞匹夫之勇,不能封侯,纯属咎由自取。然而,李广羞愤自杀后,举国哀痛。就算汉武帝死时,也不过是穿了白衣,没有如此伤心。《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可见,李广的成功,不在功名,而在人心!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