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战争史上,提到战术一词所有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三三制战术。目前网上有很多讨论三三制战术的文章,但却很少有人提及三三制的发展历史,以及为何八路军、解放军会如此钟情于这种步兵战术。
所以在这篇文章里,笔者打算从三三制的发展源头、战术思路等角度,详细解释一下三三制战术的内涵。首先要提到的,自然是三三制的起源。
三三制的起源
在该节的开头,首先要勘误几个常见的错误,便于接下来的讨论。第一点,三三制并不是中国独创的,而是全世界先进军队的普遍操作。
只需要简单查阅一下一战二战时期的各国编制表与战术手册,不难发现绝大部分军队都会将步兵班分为三个战斗组,以轻机枪或自动步枪组作为战术核心,在战斗中交替掩护前进。
其次,部分网上文章将日军视为最早使用三三制的军队,这也是完全错误的。三三制的战术思想在于通过轻机枪压制敌方火力,步枪小组交替掩护直至进入射击位置。
反观日军的战术思想,很多时候都是武士刀一举,整条战线的日本兵就挺着明晃晃的刺刀发动万岁冲锋,与三三制战术截然相反。
这是因为日军在二战早期,面对的大多是士气低落的殖民地军队、军阀私兵。大规模刺刀冲锋能够迅速击溃敌人的士气,自然不需要通过交替掩护前进这么麻烦的方式。
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面对火力远胜于自己的美军时,日军部分下级军官才开始尝试改变这一习惯,开始强调班组战术的应用。
最后,是三三制绝对不是刻板的条款,并没有绝对要求一班三组、一组三人。三三制教材中说得很清楚,每组以三至四人,在人数不凑巧的时候,班长所在的组可以多增加一个人。这是因为战时缺编、扩编的情况很常见,班组人数不可能长期维持在合适的人数上。
说完这些问题后,我们将视角转回到三三制本身,为何要一班三组、一组三到四人这样编组呢?
这里面实际上蕴含了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即早期的工农红军需要通过某种方式,确保自己能够在长时间的消耗战中存活下来,并让军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在革命早期,红军士兵主要由旧军人与工农子弟组成,前者经过些许战斗训练,而后者就是拿枪的平民。即使有经验丰富的士兵,也很快会因为连年战斗而消耗殆尽。
在主席撰写的《井冈山的斗争》一书中,就对这一情况有过详细描述:
“普通的兵要训练一年半年才能打仗,而红军的很多战士,前天参军今天就被派上战场,没有任何训练。技战术水平太差,很多战士只能依靠勇气去弥补。长时间的整训是不可能的,敌人没有留给我们时间,只有避开一些战斗,争取时间训练部队。”
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部队不得不将老兵分散至每个步兵班中,带领、指挥那些缺少战斗力的新兵。而在纷杂的战场上,一个老兵最多只能指挥两到三个人,这是三人一组的起源。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减少新兵的伤亡,使新兵能够在老兵的帮助下迅速学习如何战斗,让部队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不至于影响到某一部分的战斗力。同时因为老兵在小组中有指挥权,等于是变相培养了基层士官,这样一来只要部队开始扩张,很多小组长立刻就能成为班长甚至是排长。中国很多开国将军,都有类似的升迁路线,比如熊兆仁、王诚汉、饶子健、许世友几位将军。
高强度的战争环境带来的高死亡率,推动着工农红军摸索出了老带新的办法,确保了部队能够坚持到革命胜利。可以说,三三制战术在最早出现的时候,是征兵体制的一部分而不是部队战术。三三制真正成为解放军通行的战术体系,要等到抗日战争中后期,林彪对其进行详细总结后才开始。
三三制战术的核心
前面说了,自二战开始各国军队都习惯性地将班组分为三部分,以机枪作为战术核心进行战斗。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共同点,是因为全新的战争形式带来了新的战争准则:一线步兵与敌军交火后,通过机枪或其他自动火力掩护,帮助突击班进入到战斗位置获得对敌优势,最终压倒敌军。
比较典型的情况,大家可以看看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小分队进攻雷达站的那一幕。美军小队总共8个人,在进攻中分成了两部分,后方的四人用武器掩护突击组进攻,前方的三人分成三个方向对雷达站发动突袭,最后成功拿下了雷达站。
简单来说,任何班组战术都是要依托现实情况进行修正,最大限度发挥己方的人力、火力优势,从而赢得战斗的胜利。
那么我们可以先简单复盘一下,整个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早期,八路军与解放军的具体情况。很多人在描述那一时期的人民军队时,都会用上灵活多变、敢打敢拼之类的形容词,却很少提到一件事,即人民军队时常会集中冲锋枪、机枪等自动火力,对敌进行火力打击。
集中自动火力发动攻击,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三三制战术的核心。也反映了一个很糟糕的现实,即当时的八路军缺少自动火力,只能在加强突击班或掩护班之间二选一。按照抗日战争中的几个经典战例,当时八路军的选择是将机枪加强给掩护班,以重火力压制、驱散某一地区的敌军后,由八路军战士通过近战歼敌。
以1942年的九二七大扫荡为例,日军出动三个师团一个骑兵旅团,对八路军鲁西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冀鲁豫军区教导第3旅政委曾思玉此时正在带着部队进行训练,然后他们就成为了日军进攻的首要目标。
9月27日凌晨,日军大部队通过黄河南岸大堤,包围了曾思玉所在的部队。当地的八路军战士总数加起来不到三百人,却要在抵抗日军的同时保护两千多名当地百姓撤离。看起来是个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任务。
但曾思玉的精妙指挥,为所有人打开了一条生路。他要求将三个连队的18挺机枪,以及所有特等射手都集中到日军南侧战线,靠凶猛的火力驱散了南侧日军的一个中队。日军中队因为战线被打散,很快就陷入到八路军突击组的包围中,上百名日本鬼子当下毙命。
随着突破口被打开,八路军与被围当地群众得以成功转移。
同样的一次扫荡中,由吕正操带领的掌史村突围也是类似的情况,集中轻重机枪与特等射手,寻找到敌军的薄弱位置一通猛打从而撕开突破口。
具体到战术层面,三三制的战术体系有些类似于《亮剑》中,李云龙打县城时说的话:
“这次打县城,没有佯攻,全是主攻。”
当一个八路军步兵班对敌人阵线发动进攻时,一个班会分成3至4个组(有些地区的八路军一个班是12个人),机枪组会安排在最后方对敌人火力点进行压制,两个或三个突击组从多个方向实施进攻。
进攻的第一步,是试探出敌军防线的弱点,在这一步中八路军战士不会发动冲锋或长时间纠缠,只要能引诱出敌军的机枪火力就算成功。如果敌军还装备有迫击炮或小口径掷弹筒,那么突击组与掩护组的队员,会把人与人的间距拉得更大,防止一颗榴弹就炸掉一个组。
确定敌军机枪与兵力配置后,机枪组就会开始进行压制射击,将敌人的机枪与兵力尽可能钉在原地。而突击组则按照进攻方向分配人力,主攻组会多几个人,而辅助与佯攻组可能就剩下一两个队员。
这种打法就是林彪在日后总结出来的一点两面战术,一点即集中自动火器对敌人的薄弱点或机枪进行攻击,使敌人的主力无法自由移动。两面就是要多面接敌,尽可能分散敌军的兵力从而为进攻的八路军战士取得局部的数量优势。
但要注意的是,一点两面并不是一种死板教条式的战术,佯攻主攻的位置是可以随时变换的。在兵力充足或经验丰富的老兵较多的时候,一个班甚至可以三面、四面进行攻击。提供压制火力的机枪,也可以换成用栓动步枪的特等射手。
不过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即抗战时期并非所有部队,都奉行三三制原则。粟裕就曾强调过,游击战绝对不能使用三三制,而要使用四四制或五五制,提升游击队的侦察能力与应对能力。
从以上角度来讲,三三制战术的真正核心,实际上是侦查、误导、合理分配兵力。等进入到解放战争时期后,由于运输大队长常凯申的“帮助”,解放军获得大量轻重机枪与冲锋枪,三三制战术也得到了相应的革新。
具体来说是单个突击组的人数可以降低至两人,从而划分出更多的突击组来。因为冲锋枪极大地提升了单兵火力,解放军战士不再需要靠人数在近距离战斗中形成优势,靠一两个人就能清空掉一条堑壕。
朝鲜战争时期三三制战术
经过十多年的国内战争,三三制战术已经深入到每个解放军战士的心中。但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三三制战术即将迎来一场全新的考验。这个考验就是,如果在躲避美军优势火力的前提下,让志愿军战士能够有效地杀伤敌人。
进入朝鲜后志愿军战士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美军的单兵火力太强。美国陆军常规步兵班总共有8支半自动步枪,一支自动步枪或轻机枪,其中还有一名精确射手。而海军陆战队要灵活得多,一般是一名班长以及三个4人火力组,也就是13个人,除精确射手与机枪手外,还有一个步枪兵会携带枪榴弹。
如果说步兵火力,志愿军方面还能靠调配冲锋枪去应对的话,那么美军的重武器排就真的是一个大问题了。美军与志愿军不同,美军不强调单兵作战能力,因此在班组战术上习惯于联合行动。
简单来说,在美军的体系中步兵班的作用主要是维持战线、侦查敌军方位,如果遇到较强的反击就会后撤,然后将歼敌的工作交给重武器排或坦克大炮。这也是为何,在朝战各次阻击战中,经常会出现志愿军一个排甚至是班,就能挡住数百美军步兵多次进攻。
但反过来说,美军步兵在大量重武器的加持下,防御能力也会得到飞速增长。以砥平里战斗中美军使用的环形阵地作为案例,这是美军第一次对志愿军步兵的进攻做出有效防御。防御成功的原因也很简单,三三制、一点两面等战术,在绝对的火力优势面前毫无意义。
首先志愿军没有办法对这一阵地实施多角度攻击,砥平里的环形阵地上有足足13个步兵连,将堑壕填得满满当当的,这就意味着佯攻没有任何意义,志愿军想要突破这一阵地只能靠强攻。
这时美军的火力优势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迫击炮、高射机枪、组成了一道绵密的火力网,遏制住了志愿军步兵的进攻。
砥平里的失败给了志愿军很大的震撼,致使志愿军上下开始检讨步兵战术,尝试寻找出一种可以应对美军优势火力的进攻方法,以避免再度出现类似于砥平里的失败。志愿军总结出来的方法,其实也挺简单,就是增加支援火器的数量,同时避免多点进攻。
在朝战后期,随着苏联军援的抵达,志愿军在步兵重火力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至少轻重机枪与迫击炮是不缺了。所以当志愿军再度面临类似环形阵地一类的防御工事时,会通过集中自动火器,对敌军战线进行压制射击,同时靠迫击炮将某一地段的敌军与其他部队切割开。而进攻的轻步兵则分为三组,中间的班组主攻,左右两侧则进行牵制性射击。
可惜的是,志愿军战士总结出来的经验,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并没有发挥作用。因为苏军援助的大炮与坦克已经运抵前线,再也不需要志愿军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去硬啃敌人的碉堡了。在马良山反击战中,志愿军就对英军进行了长达40分钟的炮击,还用坦克摧毁了大部分敌军火力点,让志愿军战士们能够以极低的代价攻占马良山。
可以说,从这一时期开始,三三制就从一种战术,转变为了行军、进攻队形的一种参考。虽然依旧在使用,但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了。毕竟相比起轻步兵,坦克与大炮更适合用来啃硬骨头。
所以说不要过度深化三三制战术,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来讲,任何战术都是可以被替代的。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哪种战术更适合当下的情况,如果将某种方法神化反而会限制住视野与思路,导致日后更可怕的失败。
参考资料:
《中国军事百科》
《三三制战术教材》
《朝鲜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