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真是草包?诸葛亮劝刘备赐死刘封,为何多年后又后悔?



说到诸葛亮北伐啊,可以说是诸葛亮一生的遗憾。六出祁山,五伐中原,往往却因为蜀国内部的诸多原因,半途而废,无功而返,最终落了个秋风五丈原的悲惨结果,而这时,如果一个人还活着,或许真的可以帮助诸葛亮改变大局。然而这个人却早就被诸葛亮所杀掉了。
三国中谁有那么大能耐,可以足以改变诸葛亮北伐的进程?真有这么大能耐,怎么能让诸葛亮给杀了呢?

这个人就是刘封,刘备的养子。那位说了,我看过《三国演义》,这孙子可是个不仁不义之徒,不仅活着的时候没立下什么战功,到最后还把关二爷害死了。最后让诸葛亮一句话,刘备一狠心就给杀了。这样的无能之辈,早就该死,怎么可能改变北伐的进程呢?
您说的那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书中,刘封一出现,就落了不讨好的伏笔。咱们来看看罗贯中是怎么描写的啊:说刘备借着夺取了樊城的一场大胜之后,就要收刘封为义子,这时候关二爷不服了,说你都有一个龙子了,你这再收一个,这不多出来个“螟蛉”。
也该着了刘备打了胜仗高兴,就大气地对关羽说这你担心什么,我拿他当儿子,他必定拿我当父亲一样的尊重,何乱之有啊?关羽虽然心里不高兴,也只能听大哥的,但这也为后期刘封出卖关羽埋下了伏笔。

然而真实的历史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在陈寿记载的史书《三国志》原文中有着这样的记载:先主刘备到了荆州以后,因为自己没儿子,刚好遇到刘封了,就收了刘封作为自己的干儿子。
龙子阿斗的降临还要等到6年以后,您从这名字,您也能看出谁先谁后来,刘封刘禅,这刘备命名明显就是“封禅”之意,憋着自己当皇上呢,要是刘禅在前,禅封,我看刘备是要发疯。

演义中的刘封表现得还不如后主刘禅呢,文不能为刘备集团提供谋略,武不能上阵冲锋陷阵,整天就会跟在刘备大舅子糜芳背后端茶送水,人糜芳自己还是个跑龙套的呢,可见这刘封能有啥出息。
然而真实历史中的刘封,可是颗冉冉升起的将星啊。他本是“罗侯寇氏之子”,长沙人,不过很多历史学家考证,当时在长沙没有什么姓寇的后门,倒是有一家姓窦的,所以不少人推断,刘封很有可能之前姓窦。

如果刘封原本真的姓窦,那很有可能就是东汉名门之后,东汉初年就有吏部天官窦融帮助位面之子刘秀重夺大汉江山。
后有他的曾孙窦宪大破北方匈奴,立下旷世奇功。而刘封的母亲姓刘,本来就是皇室宗亲,所以刘封不敢说是根红苗正,也算是出生皇室之家。
而刘备初到荆州,表面上挂着豫州牧的头衔,实际上那是寄人篱下,依附着人刘表存活,所以急需赶紧融入荆州的士族阶级,那巴结名门贵族自然是少不了的。刘封的家境自然也就成了刘备迅速蹿升的垫脚石。
刘备仗着自己人缘好,跟刘封母亲这么一吹,我乃中山靖王之后,想收你儿子为义子,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啊!刘封母亲也不考证考证这位什么出身—早年一织席贩履小儿,她就真信了刘备这位真是皇叔,立刻与刘备一拍即合,此时刘封只有10岁。
刘封跟着刘备后,可没有像演义所说的跑龙套,而是四处南征北战,练就一身武艺。不仅跟刘备经历了孙刘联军的赤壁大战,打得曹操是望风鼠窜,险些命丧江南;还与诸葛亮、张飞一起参与了入川之战,在攻打益州的时候战无不克、屡立战功,很快就被提拔成了“副军中郎将”。之后又和将军孟达一起攻打上庸,率领蜀军是势如破竹,帮助蜀汉拿下三座城池,刘备立刻封他为副军将军。

按理说这么冉冉升起的将星,未来前景一片光明了吧。结果事与愿违,形式急转直下。
公元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选择亲儿子刘禅作为太子,而不是养子刘封。而正是因为刘禅的存在,让刘封失去了原有的嗣子的身份。毕竟人刘禅是亲儿子,你是干的,刘备也知道自己对不住刘封,就让刘封出兵上庸地区,其实就是把东三郡地区全部封给了刘封。
其实刘备这样的安排可以说是合情合理,一方面让刘封负责益州的东北门户,自家人保护自己人;另外一方面也保障了刘禅集团的内部安定,一旦内部有事,刘封就可以立刻带兵杀回成都勤王。第三,还可以以旧统新、以亲治疏,用刘封来限制不服管教的孟达。刘备的安排可以说是用心良苦。

不过刘封可没这么想,失去嗣子身份本来就令他耿耿于怀了,如今又被发配边疆,远离政治中心,你刘备什么意思?
因此他不仅与孟达不和,还在关羽被围时,拒绝出兵,并回复说:我们刚刚拿下山郡,政局未稳,不方便出兵。这个理由是否站得住脚呢?

当时房陵、上庸、西城郡确实是刚得来的郡,刘备安排的是降将申仪申耽两兄弟分别管理上庸、西城二郡,为当地的太守,主要是因为这二人在当地是豪强,真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所以还让这二位管理,有利于当地的治安。
可这二位只所以投降刘备也是迫于军事压力,所以跟刘备那也是面和心不合,无奈自己实力有限,基本也只好静观其变。
而刘封和孟达真正能够掌握的只有房陵郡,内部也是问题多多,所以刘封和孟达如果真要发兵救援,自己家后院着火,那是肯定的。而房陵、上庸、西城郡可是刘备亲自封给刘封的地盘,也是刘封的归宿,这三个地方要是丢了,刘封就等于没有了根据地,也只能是死路一条。

之后便是关羽败走麦城,刘备气的是咬牙切齿啊,立刻就准备找刘封、孟达问罪,孟达一想刘封少说也是刘备干儿子,自己这没依没靠的,干脆我颠儿了吧。
立刻率兵投降了曹军,曹丕一看大将来降,自然乐得合不拢嘴,升官发财一样没少,甚至还给了孟达封地,但就一个条件,和徐晃一起率兵,给我那下上庸地区。孟达一看曹丕对自己这么重视,自然是调转枪头,准备给刘备蜀汉军来个致命一击。
而孟达一看跳槽之后这么多好处,就给刘封也写了封声情并茂的劝降信,可以说把刘封的下场看得很透,他一针见血地说道:人刘备自从有了阿斗以后,就压根没把你刘封当人看,你自己就别臭美了,你现在处境很危险啊,一旦兵败丢了三郡,你就是死路一条啊,还是赶紧投降来曹魏这边吧,保你吃香的喝辣的,跟着我孟爷有肉吃。
刘封收了信,气的是咬牙切齿啊!你孟达拿我刘封当什么人了!我生是蜀汉的人,死是蜀汉的死人,再说自己跟刘备那亲如父子,人刘备至于置我于死地么?然而他不投降也没用,因为底下的人都投降了,刘封被人里外夹击,只好仓皇逃回成都。

不过刘备说实话,对于刘封还是十分仁慈的,兵败之后只是对刘封进行了责骂,主要就是两点:欺负孟达直接造成了孟达反叛;第二点,不出兵就关羽。但由于三郡的丢失,直接让刘备的主力部队全面撤守益州,完全没有了纵深缓冲的机会,这样对于整体的战略上可谓是非常不利。
不过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刘备自己早年不也经常被人打得丢盔弃甲,仓皇而逃么,况且刘备自己耍雷坑队友的事迹更是多如牛毛,如果这样就是死罪,刘备自己早就够死一百回的了,凭什么处死刘封呢?

因为这里面有个补刀的,这就是诸葛亮, 他劝说刘备:刘封性格刚烈,将来不利于蜀国政权未来的统治啊,等哪天您先走了,这位指不定干出什么事来,那可就后果不堪设想了。
刘备也是在江湖上摸爬滚打的老狐狸了,一听诸葛亮这么一说,想想当初袁术袁绍以及他们的后代袁谭袁尚之间的尔虞我诈,同室操戈。
这血淋淋的教训就摆在眼前啊!刘备实在不想自己的后代也走同样的道路,于是一咬牙一跺脚,对刘封说,你啊,自己看着办吧,也就是下令赐刘封自尽。
接到命令的刘封,表情从错愕转为悲痛欲绝,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敬爱的养父真的会痛下杀手。本应是刘备找来的接班人,就这样在诸葛亮的怂恿下,被人刘备过河拆桥般地干掉了。

刘封之死,说白了,有一半原因也是他自身的,这位打仗虽然有一手,可是人际关系极差,把自己同事都惹毛了,投降了,给人刘备集团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基本属于造成了集团内部重大责任事故。刘备不拿你问责,找谁去啊!要放在今天,公司老大不也得直接把这样的员工给FIRE了!
而刘禅也绝非演义中乐不思蜀的无能之辈,《三国志》中可是连诸葛亮自己都夸刘禅天资聪颖的,刘备去世后,刘禅充分放权给诸葛亮,给了他足够的支持和信任。
而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又明白权力过于集中给国家带来的灾难,于是分权给蒋琬、费祎、姜维等人彼此制衡,并让国家顺利运转,蜀国十多年没有发生过战争,这治国能力可并非刘封所能具备的。
而诸葛亮之所以害死刘封,还有自己的私心。毕竟自己出山之前就给了刘备献上了可以一统天下的良方《隆中对》,也是蜀国最重要的战略方针。
然而这一方针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屡屡受挫,先是刘表病重之时,刘备不忍同室操戈,不愿意取荆州;后面刘琮投降了曹操,诸葛亮又让刘备取荆州,刘备还是不同意,等到真正拿下荆州了吧,还是跟孙权手里借来的。

按说此时刘备入川,荆州又在手里,形势一片大好了吧,谁知关羽又玩大发了,一下子被人吕蒙白衣渡江,败走麦城。荆州这么一丢,基本宣告了诸葛亮想要实施的《隆中对》成为了泡影。而作为间接参与了这场失败的刘封,诸葛亮自然是恨之入骨。
兴复汉室可是诸葛亮毕生的梦想。然而刘封性格刚猛,一旦他继承了皇位,之后蜀国还有没有自己的事都两说呢,更不要说什么兴复汉室了,因此刘封必须死。
事实也证明,刘备死后,诸葛亮任用的也全是自己的亲信,而且还顺便搞掉了总和自己作对的李严势力,由此可见蜀国内部权力斗争的残酷。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诸葛亮掌握蜀国大权之后,穷兵黩武,隔三差五发动北伐战争,耗尽了国内的物力财力,造成蜀国人才凋敝,无人可用,设想如果当初不杀刘封,就算刘封不继承王位,也能作为蜀国大将出马杀敌,北伐也不至于如此困难。


到顶部